为绿色生态“加码”!浮山这项工程正稳步推进→

民生   2025-02-05 11:11   山西  

这是一项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能够让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

这是一次工艺更加先进的改造,可实现污水处理全过程更低能耗、更高效率;

这是一次涉及广泛的改造,包括新建工程、改建工程和设备更换共10个方面……

这就是我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之一——浮山县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

  步入浮山县污水处理厂,着眼处皆是一处处新建、安装、投用的设施设备,让污水“由浊变清”:新的粗格栅、细格栅,拦截了污水中的大块杂物;生化池里,池水泛着层层泡沫,曝气装置一刻不停向池中通入空气;高密沉淀池里,水中的微小杂质被去除,水质明显改善;出水口,清澈透明的水流潺潺而出,与进厂污水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改善出水水质,让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为‘一泓清水入黄河’作出贡献,县委、县政府着眼大局,实施了浮山县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浮山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卫永生介绍,“该项目投资5442万余元,将新建一座生化池、一座絮凝池和一座臭氧发生间,改建厌氧池、粗格栅、细格栅、高密沉淀池,更换生化池曝气系统和回流泵,增加MABR生物膜组件。”


  这项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1日开工,分为三期实施。项目启动以来,浮山县污水处理厂全力做好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支撑,协调内部资源,为施工提供坚实的运营保障;施工方强化资源配备,加强人力、设备、物资的保障,严格按照目标任务实施。

  “既要保障工程进度,加快改造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等工序,又要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不能让改造工作影响出水水质,这就需要我们在技术上紧密配合,不断调整系统运行工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浮山县污水处理厂总经理高鹏说。


  由于厂区原有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加之原始资料缺失,项目部只能组织大量人工,进行人力开挖作业,仅仅DN300、DN500两种规格的管线,就人力挖出500余米。

  项目经理郑建林说:“这里空间狭小、设备老旧,改造难度比较大。我们项目部加强人力、设备的组织,提前与设备生产厂家对接,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和整个施工周期,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浮山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组建专班,蹲点督导,统筹调度,全力以赴护航项目建设。在各方合力下,改造工程快马加鞭,一项项新设备完成安装调试,一项项新建和改建工程依次完成。施工负责人张晓勇介绍:“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厌氧池改建、磁悬浮鼓风机更换和1号生化池的曝气管铺设、内回流泵安装和缺氧区膜组件安装,高密沉淀池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

  改造后的设施设备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据了解,初沉池改为厌氧池后,增加了每天600立方米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处理效率;曾经老旧的曝气系统完成更换后,优化了处理过程,提高了处理效果;MABR生物膜组建完成安装后,增加了工序的抗低温能力,同时更加便于维护。


  “总体进度方面,提质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完成80%以上的工程量,预计2025年5月份可以全部完成。”高鹏介绍,“二期工程将对粗格栅进行改建优化,新建絮凝池,引进先进絮凝工艺技术,强化污水中席位悬浮物的凝聚沉降效果,新建臭氧发生间,利用臭氧强氧化性深度处理污水,为水质达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期工程将新建3000立方米生化池一座。”

  浮山县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不仅是我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之一,也是浮山县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浮山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聚焦城市“双品质”建设任务,紧盯“冬季行动”时间节点,采取务实措施,持续用力、攻坚破难,充实加强9个续建项目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包括浮山县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在内的重点项目达到目标进度。

文/图/视频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柴云祥 祁欣

编辑 荀丹薇

校对 卓莹 郭霞

责任编辑 李晓洁

临汾日报
临汾日报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