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教授、李宇航教授:在氧化亚铜中原子分散的钪削弱CO吸附以促进二氧化碳电还原为C2产物

文摘   2024-11-26 07:07   河北  

作者:Rongzhen Chen

通讯作者:李春忠教授、李宇航教授

DOI10.1002/adfm.202415940

全文速览:铜(Cu)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金属,可用于电化学CO2还原反应(eCO2RR)以获得增值C2产品。而*CO作为C-C偶联生成C2产物的关键中间体,很难在Cu表面有中等程度的吸附。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可以有效地调节周围原子的局域密度,但很少被研究。本文筛选了不同的稀土金属掺杂Cu2O,通过原位ATR-SEIRAS和DFT计算发现,Sc原子分散的Cu2O能减弱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降低C─C偶联步骤的能垒。因此,如此制备的Sc0.09-Cu2O催化剂呈现出改进的eCO2RR至C2产物性能,在6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法拉第效率为71.9%。

研究要点:

1.筛选了不同稀土金属掺杂的Cu2O,发现Sc掺杂的Cu2O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用于eCO2RR制C2产物的催化剂。这是因为在其他稀土金属中,Sc具有较低的eCO2RR热力学极限电位和中等的*CO吸附能。

2.在实验上,采用一步湿化学还原法合成了Sc原子分散的Cu2O催化剂(Scx-Cu2O)。如此制备的Sc0.09-Cu2O催化剂显示出改进的eCO2RR至C2产物性能,在6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法拉第效率(FE)为71.9%。    

3.原位ATR-SEIRAS和DFT计算表明,Sc原子分散的Cu2O能削弱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Sc原子的存在降低了2*CO→-*OCCO的能垒(图1)     

 

图文解析:    

图1.在Cu2O和Sc-Cu2O表面上CO2RR到C2产物的不同 *CO吸附能的示意图。在Sc-Cu2O表面,Sc原子的引入调节了CO的吸附能,促进了C─C耦合,从而提高了C2的FE。

图2.结构表征a)Sc-Cu2O催化剂制备示意图。b)XRD图和c)具有不同浓度Sc掺杂剂的Cu2O和Sc掺杂的Cu2O的放大图。d)Cu2O和Scx-Cu2O的Sc 2 p谱。e)Cu2O和Scx-Cu2O的Cu俄歇LMM谱。f,g)Sc0.09-Cu2O的AC-HAADF-STEM图像。h)用于HAADF强度分析的线分布,标记在(g)。i)Sc0.09-Cu2O中Cu、Sc和O的元素分布。    

通过一步湿化学还原法合成了一系列稀土元素掺杂的Cu2O纳米立方体(图2a)。如图2b所示,所制备的Scx-Cu2O催化剂的XRD图案与Cu2O(PDF#04007-9767)匹配良好,表明Sc-Cu2O纳米立方体的晶格结构不随Sc掺杂剂量的变化而改变。在36.4°、42.3°和61.4°观察到的主峰分别对应于Cu2O的(111)、(200)和(220)面值得注意的是,在Scx-Cu2O中没有检测到与Sc相关的衍射峰,表明Sc原子在催化剂基质内原子分散。将Sc引入Cu2O导致峰向更高角度轻微偏移,这归因于用较小尺寸的Sc原子取代Cu原子(图2c)。此外,为了确认钪的原子分散,测量了像差校正的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CHAADF-STEM)。如图2f、g所示,红色圆圈选择的光点被识别为单个钪原子。其用于HAADF强度分析的相应线轮廓如图2 h所示。STEM中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再次证实了Cu、0和Sc在Sc0.09-Cu2O催化剂上的均匀分布(图2 i)。以上这些发现共同支持Sc原子在Sc0.09-Cu2O中原子分散的概念,而没有任何相分离的迹象。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Scx-Cu2O的电子结构和配位环境Scx-Cu2O样品的分析(图2d)显示了特征Sc 2p1/2(407.0 eV)和Sc 2p3/2(402.6 eV)峰,与Sc3+价态一致。Cu LMM俄歇光谱(图2d)用于区分Cu0和Cu+,证实了Scx-Cu2O中Cu+的存在,在Sc引入后价态没有变化。    

图3.电催化CO2RR性能。a)在CO2(实线)和Ar(虚线)流动的1M KOH电解质中测量的Cu2O和Scx-Cu2O的LSV曲线(没有IR校正)。b)Sc0.09-Cu2O催化剂在1M KOH中在200-800 mA cm-2的施加电流密度下的FE。c)Cu2O和Scx-Cu2O催化剂在1M KOH中施加的电流密度为200、400、600和800 mA cm-2时的C2产物FE。d)Sc0.09-Cu2O与文献报道的Cu基单原子合金的性能及掺杂量比较。

进一步研究了一系列Sc-Cu2O催化剂在流动电池中的eCO2RR性能。LSV曲线如图3a所示。在CO2气氛中,所有Scx-Cu2O催化剂在相同的施加电位下表现出比Ar气氛中相对较低的电流密度,表明Scx-Cu2O对eCO2RR比HER表现出更大的活性。Scx-Cu2O在CO2中表现出降低的电流密度,证实Scx-Cu2O位点对eCO2RR的活性提高对于Sc0.09-Cu2O催化剂,实现了71.9%的FEC2,显著超过Cu2O的FEC2(图3b)。.此外,Sc0.09-Cu2O的FEC2在所有电流密度下均超过Cu2O。此外,还研究了Sc0.09-Cu2O的其他掺杂百分比(Sc0.13-Cu2O和Sc0.07-Cu2O)以阐明Sc在提高eCO2RR中的作用。如图3c所示,在所有Scx-Cu2O催化剂中,Sc0.09-Cu2O表现出最高的C2产物FE。    

在Scx-Cu2O系列催化剂上的C2产物FE与Sc掺杂的量相关,表明掺杂的Sc原子在增强C2产物形成中的显著作用。另外,所制备的Sc0.09-Cu2O的C2产物性能在文献中报道的Cu基单原子合金催化剂中处于良好位置,特别是考虑到掺杂量(图3d)。同时,Scx-Cu2O和Cu2O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CSAs)相当,表明Scx-Cu2O的FEC2改善不是源于ECSAs的增加,而是源于固有活性的增强。

如图4。机理研究。a,b)在CO2饱和的1 m KHCO3电解质中,(a)Sc0.09-Cu2O和(b)Cu2O在不同电位下的原位ATR-SEIRAS光谱。c)归一化的*CO吸附峰面积与阴极电压的关系(相对于*H2O的最大v(O-H)峰面积归一化)。d)在Cu2O和Sc0.09-Cu2O表面上CO2电还原为*OCCO的Gibbs自由能图。

根据文献中的研究,Sc单原子催化剂的主要产物是CO和H2。在本项工作中,当Sc原子分散在Cu2O基体上时,C2产物的选择性提高。如图4a、b所示,各种信号与含水KHCO3电解质中存在的物质相关。例如,位于1545-1512cm-1的峰对应于碳酸根阴离子(*CO32-)。*CO32-首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但随着电位的增加,它们开始因eCO2RR而迅速消耗。因此,由于这种局部浓度变化,在电位增加时观察到大的阳性和阴性条带。在两个光谱中都存在另一个明显的峰,大约在1450cm−1附近(如图4a、b所示)。该峰可归因于*COO中间体的伸缩振动,并且其Stark调谐方向与碳结合构象一致,表明*COO吸附物作为*CO形成途径的关键中间体。将*COatop峰面积归一化为观察到的吸附水的最大O-H伸缩峰。在Sc0.09-Cu2O和Cu2O表面上均观察到*CO峰面积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图4c)。这是因为CO覆盖度首先随着电位的增加而增加,当电位达到一定水平时,CO中间体之间容易发生C─C偶联,导致CO覆盖度降低。可以得出结论,与裸Cu2O相比,Sc0.09-Cu2O的 *COatop峰的面积小得多,表明Sc0.09-Cu2O上的CO吸附能较低。C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是eCO2RR反应的第一步然而,CO2分子在室温下是稳定的,并且是化学惰性的,使得它难以自发地吸附到催化剂上。图4d证实了*CO2的形成是在Sc0.09-Cu2O和Cu2O表面上的放热过程。Sc0.09-Cu2O的ΔG(CO2-to-*CO2)为0.121 eV,远小于Cu2O的ΔG(0.209 eV)。可以得出结论,CO2吸附在Sc0.09-Cu2O比Cu2O更容易,表明原子分散的Sc诱导更有效的CO2活化。    

结论:

综上所述,合成了一系列原子分散的Sc掺杂的Cu2O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eCO2RR制备C2产物。在6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在Sc0.09-Cu2O上实现71.9%的FEC2,观察到在所有电流密度下与裸Cu2O相比更高的FEC2。结合原位ATR-SEIRAS和DFT计算,清楚地阐明了原子分散的Sc原子降低了CO的吸附能,降低了C-C偶联步骤的能垒,从而提高了C2产物的活性。本研究表明,稀土金属Sc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铜基催化剂的eCO2RR性能。

    


来源  能源和环境催化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部分引用图片、表格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及图片、字体等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he  End

   


关注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






联系/投稿/宣传

18610081801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
欢迎您关注“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中心”!让我们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道路上一起同行,在交流的平台上学习新知,在分享中共同感受幸福和美好!感谢您对本公众号的关注和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