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研拾光(第39期)| 2023-2024学年度国奖风采展示(二)

文摘   2025-01-02 16:00   江苏  

为推动落实学校卓越育人工作,激励我院研究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期推出2023-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展。



方溥


个人简介

方溥皓,共青团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导师渠陆陆教授,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框架。


个人荣誉

1. 2022年获校三等奖学金

2. 2023年获校三等奖学金

3. 2024年获校三等奖学金

4. 2024年获国家奖学金


科研成果

1.一作:Reticular Chemistry and In Situ "One-Pot" Strategy:A Dream Combination to Construc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Small, 2024, 2405540.

2.一作Full-Color Emissive Zirconium-Organic Frameworks Constructed via in situ "One-Pot" Single-Site Modification for Tryptophan Detection and Energy Transfer.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e202414026.

3.共一Multi-channel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platform for pollutants detection in water fabricated on polydimethylsiloxaneMicrochim  Acta, 2024, 191(10): 1-11.

4.二作:Nanosized Zirconium-Organic Frameworks with Redox Behaviors for Switchable Detection of Hypochlorous Acid and Ascorbic Acid. Inorganic Chemistry (accept).



科研经验分享

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研究领域,我有幸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探索的激励。我的科研旅程始于对MOFs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好奇,它们由金属离子或簇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相互连接形成,具有高度的孔隙率和可调节的化学性质。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精确控制合成条件对于获得理想MOFs结构的重要性。每一次实验,都是对耐心和细致的考验,因为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可能带来性能上的显著差异。

获得国家奖学金是对我研究工作的极大鼓励,我期待将我的工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能源存储、气体分离和催化等领域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启发和鼓励更多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加入到MOFs的研究中来,一起探索这一领域的无限可能。




王换


个人简介

王换,共青团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导师冯秋梅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


个人荣誉

1.2022年获校等奖学金

2.2023年获校三等奖学金

3.2024年获校等奖学金

4.2024年获校优秀研究生

5.2024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科研成果

1. 一作:An intra-stimuli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bas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iosensor for DNA methylation detec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92), 151870:1-8.

2.一作A multifunctional flexible biosensor for the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24, (206), 111636:1-8.



科研经验分享

很荣幸获得国家奖学金,这既是对我过往努力的认可,亦是对我未来奋斗的激励。对于正处于科研之路上的师弟师妹们,我想针对每个阶段分享一些诚挚的建议。

研一阶段,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要多阅读中英文权威文献,并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能够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要及时与导师沟通交流,导师在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加强交流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问题。

研二阶段,这一年是进行个人学术积累和撰写发表论文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深入研究,积极撰写和发表论文,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研三阶段,要及时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加快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完成毕业论文后,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未来的规划。

科研之路充满挑战,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是持续前进的动力,遇到学术困境是常态,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




凡文丽


个人简介

凡文丽,中共党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导师贾文林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治理。


个人荣誉

1.2022年获校二等奖学金

2.2023年获校一等奖学金

3.2023年参加江苏省研究生污水低碳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学术创新论坛,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4.2024年获校二等奖学金

5.2024获研究生国家奖学



科研成果

1. 一作Enhancing anammox nitrogen removal by static magnetic field exposure: Performance,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nalysis. 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2023, 53, 103709.


2. 一作Deciphering anammox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to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microplastic exposur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4, 480: 136044:1-11.


科研经验分享

首先,科研要从问题出发,明确研究目标。刚开始我的研究时,我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对前沿问题的探索,找到了一个既有挑战性又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在选择课题时,我特别注重问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力求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突破。

其次,科研不仅需要理论支持,更需要实践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如实验条件的不完备、数据与预期不符等。面对这些困难,我学会了冷静分析、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并通过不断尝试改进实验设计。每一次的失败和调整,都让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科研是一项团队协作的工作。与导师和同学的密切合作,对我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定期向导师请教、参与学术讨论,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拓宽研究思路。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聆听他人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思路。

最后,科研的最终目标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术贡献。我在课题完成后,积极撰写并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既锻炼了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王展展


个人简介

王展展,共青团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导师闫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化学


个人荣誉

1.2022年获校二等学业奖学金

2.2022年获校一等学业奖学金

3.2024年获校一等学业奖学金

4.2024年获校优秀研究生

5.2024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科研成果

1.共一:Niobium Boride/Graphene Directing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Derived from Favorable Surface PassivationACS Nano, 2024, 18, 8863−8875.


2.共一:In-situ conversion method for Co9S8 embedded in N-doped carbon derived from resin waste induced ultra-stable Li-S batteri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24, 995174844.


科研经验分享

开始研究首先要清晰地定义自己的研究目标与所研究问题这有助于聚焦研究方向,避免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浪费时间确保问题是具体、可衡量的

其次是深入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来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前人工作的成果与不足,找到自己的研究可以填补的知识空白或改进之处。阅读文献之后,进行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实验方法,考虑实验的重复性、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研究结果具有说服力。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总结整理,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最后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效的时间管理与计划执行保持好奇心,不放过实验中的任何蛛丝马迹,对新知识保持开放态度;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失败,平衡好心态也非常重要。科研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保持对新技术、新理论的关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葛梦雅

个人简介

葛梦雅,共青团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导师王庆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化学。


个人荣誉

1.2022年获校二等奖学金

2.2023获校一等奖学金

3.2023年获校优秀研究生

4.2024获校一等奖学金

5.2024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科研成果

1.一作Multifunctional gel electrolytes for high-performance zinc metal batterie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24110121.

2.二作Multifunctional Electrolyte Additives for Better Metal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4, 34, 2301964.


科研经验分享

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研三学生,我深深体会到科研之路的曲折与艰辛,同时也收获了无限的乐趣与成就感。今年荣幸获得国家奖学金,并在学术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已发表两篇SCI一区论文。在这段宝贵的经历中,我总结了一些科研经验,与大家分享。

首先,坚持不懈是科研之路上最重要的品质。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是常有的事情,但只坚持不懈地钻研,能突破难关,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记得在研究项目中,我曾数次碰到实验失败、数据异常等问题,但通过不断调整方向、改进方法,最终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次,与老师和组里的同门经常交流,是科研取得成功的关键。在科研过程中,师兄师姐的建议和经验分享能够有效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在遇到瓶颈时,与导师交流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研究的思路和方向,找到问题所在,确定新的实验

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我将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前行,探索化学世界的无限可能希望以上经验分享能够让同学们有所收获。






青春荣耀加冕,榜样故事延续。路在远方,亦在脚下,时间最不会辜负的就是当下的汗水和努力。愿我们汲取榜样的力量,不忘初心,踏实进取,孜孜不倦地在青春岁月里默默奋进,成功之花终会绽放!




关注JSNU科研化院

文案 | 院研究生会

排版 | 张节明

审核 | 赵玉璋、崔沁宇、王倩、毛治涵


JSNU科研化院
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