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路同行丨网络育人工作案例:构建“一本两维度三平台”工作体系 推动网络育人守正创新

文摘   2024-12-30 18:04   辽宁  



构建“一本两维度三平台”工作体系  

推动网络育人守正创新

           作者:李德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网络具备时效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网络空间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构建完备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充分推动校园融媒体平台建设,是扎实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开展的重要举措。

一、案例背景及思路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放眼神州,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东方文明古国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新任务,网络空间日益成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因此,网络育人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强网络育人阵地,构筑立体化网络育人生态体系,持续推进网络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通过构建“一本两维度三平台”工作体系,即“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同专业不同年级作为纵向维度,同年级跨专业作为横向维度全方位建立育人空间,用好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平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和易班媒体平台。通过教育引导、广泛宣传、榜样引领、习惯养成,推动网络育人守正创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主要内容

(一)强化“以生为本”工作理念,提升网络育人能力

建立网络育人团队,团队围绕思想教育引领、优秀典型展示、文明素养教育、安全防范教育、学生社区文化活动、心理健康等主题创作了一大批优质的原创网络作品,运用微信公众号围绕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撰写了一系列温馨提示、榜样引领、学生调研工作文章,积极落实好学院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心理育人、实践育人、学风建设等融入其中,在“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指引下,我们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将育人工作贯穿于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以学生为主的育人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追求。在“一本两维度三平台”工作体系中,学生始终处于中心位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终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我们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育人方案,让道德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土木工程学院2023年家访活动被“二三里”融媒体平台进行报道,学院学雷锋活动被鞍山电视台进行报道。

(二)构建网络育人新阵地,共筑成长微空间

建立网络育人体系,根据横向、纵向两个维度,不同学生在学习阶段、专业能力、心态及面临的问题上均存在差异。低年级学生可能正处于适应期,对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学习方法和习惯尚在形成中;而高年级学生则面临实习、就业等更为实际的问题,技能掌握较为熟练,但可能面临更多的职业选择和规划压力。学习进度与难度差异也可导致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目标不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如学业帮扶:高年级向低年级的同学传授学习心得,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分小组讨论、大学生双创项目等,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教育基地,如:九一八纪念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市博物馆、满洲省委旧址、辽宁省科技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数字美术展览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等场馆定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微信进行展播,扩大学生覆盖面。高年级组织专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面向所有学生联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三)深耕文化建设,挖掘网络育人新路径

土木工程学院导学驿站主要设计思路是充分展现学校以“四进三联五到位”工作机制为主要展现“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服务功能,把“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推进“三全育人”的有效载体、实践园地。坚持以凸显立德树人、“一本两育”工作成果、以学生聚集区空间为依托、以服务力量为载体,将学院学生社区打造成学院工作成果的展示平台,将一系列特色亮点活动以浸润式教育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取心。通过导学驿站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构建了覆盖“院—专业—社区骨干”三级媒体矩阵,遵循分众化、差异化、多样化传播趋势,有效形成了网络育人合力,生产贴近学生、利于成长成才的网络产品,打造畅谈个人理想、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抒发爱党爱国正能量的舆论场。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平台根据“知己—知彼—决策—行动”的生涯规划范式,提供职业测评、职业探索、决策平衡单、行动计划等功能模块,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网上测试问卷的方式,进行职业性格测试。测试过程中,辅导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解答疑问。测试完成后,通过职业报告,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优劣势、职业偏好等。通过测试,引导学生审视自我,将性格特征与职业选择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挖掘自身职业性格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方案,并为之付出行动。

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运用好传承好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易班发展中心依托易班优课教学系统开展“党史‘易’起学|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活动,易班平台不断优化升级。丰富课程资源库,涵盖各个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如在线讨论、小组项目、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学生反馈、教师互评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视频总大小2177.6MB,总时长396分钟17秒,涵盖28讲,参与人数140人,截至目前活跃值1253。

三、总结反思

通过扎实推进“一本两维度三平台”工作体系的各项工作内容,我们在网络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守正创新,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为网络育人提供了全面而坚实的架构。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从两个维度精准发力,借助三大平台协同推进,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构建网络育人矩阵、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打造网络育人文化精品,下一步土木工程学院将依托网络思政实践育人项目继续紧抓网络育人契机,丰富育人载体,探索育人路径,深化育人效果,发挥网络空间文化滋养育人作用。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易班发展中心

供稿部门丨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丨李德瑞

排版 | 曹阳

责编 | 生舒

审核 | 李丹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易班发展中心
传播青春正能量,网络育人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