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初,我市某工程公司会计柳某,向公司负责人报告,称公司急需缴纳10万余元税款。然而,此时公司正因资金周转困难,一时拿不出钱缴纳税款,“柳会计,你看能不能帮我个忙,借点钱给公司周转一下,等工程款到账我立马还你。”负责人对柳某说。
由于两人平日里私交不错,柳某此前也曾多次在公司资金紧张时慷慨解襄,所以这次她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然而,柳某自己存款有限,要一下子凑出10万余元并非易事。
于是,她向男友泉某借款求助。没过几天,泉某转给柳某10万元,加上柳某“自掏腰包”,两人最终凑齐税款借给某工程公司负责人,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2023年11月22日,公安机关突然接到我市某电缆公司负责人报警,称该公司仓库内约5吨铝杆不翼而飞。经公司一番排查,怀疑是公司会计柳某利用职务之便所为。
那么,热心助人的某工程公司柳某和被公安机关认为有职务犯罪重大作案嫌疑的某电缆公司柳某之间是什么关系?柳某、泉某凑得的钱款究竟从何而来?
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柳某同时担任某工程公司与某电缆公司会计。因某电缆公司负责人经常出差,其间便由柳某负责公司运营工作。
起初,柳某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可时间一长,面对公司的监管漏洞,心中的贪念也随之滋生。她通过虚增损耗方式“平账”,积攒虚增部分到一定数量后会私留或销售,从而获得“回扣"。
此次借款,泉某虽答应了女友的请求,但实际上一查自己余额寥寥无几,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他突然想起柳某平日里在某电缆公司捣鼓的那些“小动作”,便试探着向柳某索要在某电缆公司“平账”积攒的铝杆,想着变卖换钱来获取资金。怡逢某电缆公司负责人出差在外,柳某觉得这是个天赐良机,于是利用手中掌管仓库进出的职务便利,偷偷安排公司仓库内的两根铝杆称重后出库,并嘱咐泉某先行存放,待公司未发现铝杆损失后再行“处理”。
然而,泉某为尽快获取资金,在未告知柳某其准备贩卖铝杆的情况下,便自己联系好友寻找买家,经过一番周折,最终以10万元的价格将铝杆售出。泉某随后将钱款转给柳某,柳某便转账至某工程公司对公账户内缴税。
柳某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谁知事情还是败露。某电缆公司负责人出差回来后发现,公司铝杆账目对不上,于是联系销售经理了解情况。
通过多方打听,销售经理从圈内客户得知,公司的铝杆已被私自兜售,在汇报公司负责人后,于2023年11月22日报警。得知事情败露,柳某与泉某本想买回已售出的铝杆归还某电缆公司,却得知只剩下一根铝杆,另一根已被拉丝使用。两人四处联系铝杆供应商,可都没有找到他们所需规格的铝杆。
在接到公安机关传唤后,两人于次日投案自首。经认定,涉案铝杆重量约5.9吨,价值10万元。2023年11月23日,犯罪嫌疑人柳某考虑到销赃价低于铝杆市场价,且为争取谅解,主动向某电缆公司负责人退赔12万余元,并最终获得谅解。
此次借款,泉某虽答应了女友的请求,但实际上一查自己余额寥寥无几,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他突然想起柳某平日里在某电缆公司捣鼓的那些“小动作”,便试探着向柳某索要在某电缆公司“平账”积攒的铝杆,想着变卖换钱来获取资金。
怡逢某电缆公司负责人出差在外,柳某觉得这是个天赐良机,于是利用手中掌管仓库进出的职务便利,偷偷安排公司仓库内的两根铝杆称重后出库,并嘱咐泉某先行存放,待公司未发现铝杆损失后再行“处理”。
然而,泉某为尽快获取资金,在未告知柳某其准备贩卖铝杆的情况下,便自己联系好友寻找买家,经过一番周折,最终以10万元的价格将铝杆售出。泉某随后将钱款转给柳某,柳某便转账至某工程公司对公账户内缴税.柳某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谁知事情还是败露。
某电缆公司负责人出差回来后发现,公司铝杆账目对不上,于是联系销售经理了解情况。
通过多方打听,销售经理从圈内客户得知,公司的铝杆已被私自兜售,在汇报公司负责人后,于2023年11月22日报警。得知事情败露,柳某与泉某本想买回已售出的铝杆归还某电缆公司,却得知只剩下一根铝杆,另一根已被拉丝使用。两人四处联系铝杆供应商,可都没有找到他们所需规格的铝杆。
在接到公安机关传唤后,两人于次日投案自首。经认定,涉案铝杆重量约5.9吨,价值10万元。2023年11月23日,犯罪嫌疑人柳某考虑到销赃价低于铝杆市场价,且为争取谅解,主动向某电缆公司负责人退赔12万余元,并最终获得谅解。
——来源:宜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