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籍活起来 把文脉传下去——《慕天颜集》首发仪式侧记

政务   2024-12-20 23:34   甘肃  

让古籍活起来 把文脉传下去
——《慕天颜集》首发仪式侧记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柳娜/文 姚志强/图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要将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古籍事业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那些卷帙浩繁的故纸,那些在故纸堆里泛黄的卷册,那些穿越历史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重要见证。

人们常用“浩若烟海”“汗牛充栋”来形容中国古籍之多,但存世古籍虽多,如未经校勘、标点、注释,不仅一般读者难以阅读,就是专家学者也难于使用。“什么时候,才能把中国重要典籍全部整理出来供给读者呢?”忧心于中华文化命运的学者不断追问。

在陇上乡贤、康熙名臣慕天颜诞辰400周年之际,50多万字的巨著《慕天颜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慕天颜著作于道光四年(1824)被林则徐等江苏官员作为资政文献支持重印后,第一次以现代读本的方式走进读者的视野。该书的出版,是平凉市委、市政府和平凉人民对乡贤慕天颜的最好纪念,也是解答如何让“古籍活起来、文脉传下去”这一时代命题的最好答案。

12月20日,由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慕天颜集》首发仪式在兰州市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对《慕天颜集》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慕天颜著作的辑校出版,不仅为研究慕天颜个人以及康熙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加强廉政教育、厚植为民情怀、推动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更为宣传陇上乡贤、讲述平凉故事、加强平凉与江南等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活动现场。

传承薪火 解码经典

慕天颜是明末清初平凉府静宁州人,是清代平凉第一位进士和《清史稿》中唯一立传的乡贤,也是康熙年间最具革新思想的治世能臣之一。在30多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始终秉持清正廉洁的操守,心怀经世济民的抱负,积极致力于地方治理与民生改善,革除弊政、整饬吏治,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既能坚持原则又能通权达变,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为当地老百姓创造了安定繁荣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在“天下财赋重地”江南为官从政12年,是清初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重大工程的实施者和重大改革的推动者,赢得了朝野上下、江南绅民和林则徐等人的高度赞誉,其功绩和风范历经数百年至今仍为后人敬仰和传颂。
慕天颜就任江苏布政使之后的重要奏疏,曾于第一次落职后,被苏州士绅辑为《慕中丞疏稿》,并与记载当时江南官员政绩的《兴革事宜略》一并刊行。此后,在慕天颜诞辰200周年的道光四年(1824),又在江苏官方的支持下,被作为资政文献第二次刊印,时任江苏巡抚韩文绮、江苏按察使林则徐等人作序,对其人其文给予高度评价。这些文献,内容丰富,资料完备,既是其个人的从政履历,更是其任职各地乃至康熙前期整个国家的历史实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自2022年起,辑录点校《慕天颜集》就被列为“平凉市古籍整理出版重点项目”,由平凉文史学者李世恩、李安乐历时二年完成。全书共51万字,分为四编:第一编“《慕中丞疏稿》全集”,依据康熙、道光两个版本对照录入,是全书的主体;第二编“《兴革事宜略》选录”,主要是该书中江南士绅所撰有关慕天颜政绩的文章及所附慕天颜政务文稿。第三编“佚文集锦”,是目前能搜集到的慕天颜所撰文牍、序跋、碑记、诗词等;第四编“集外汇编”,是辑录清代文学家尤侗、叶方霭、李渔、毛奇龄等名家所撰有关慕天颜的诗文及后人所撰其生平家世等资料。

与清代《慕中丞疏稿》相比,《慕天颜集》的内容更为广泛和丰富,可以全面展示慕天颜的人生历程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其点校,是对清代奏疏整理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主要是用标点、特殊符号和简注的办法,厘清了容易造成误读的多层套引;同时,还就每道奏疏的背景、特点和难点,以“题解”方式予以解读,以便于普通读者阅读。商务印书馆称《慕天颜集》“具有古籍普及化的示范意义”,并被列入该馆2024年10月份10种重点新书之一。

赓续文脉 泽被千秋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慕天颜集》的出版,有着诸多重大意义,从历史与收藏、阅读等层面看,它是一个弥补诸多典籍传世遗憾的非凡举措。

省政府文史馆党组书记、馆长王华存发言。

省政府文史馆党组书记、馆长王华存说,甘肃静宁籍乡贤慕天颜以其卓越的才华,由科举而一跃龙门,历任广西南宁府同知、福建兴化府知府、江苏布政使、江宁巡抚、湖北巡抚、贵州巡抚、漕运总督,兼衔最高至正一品。他“平生以文章经济为己任,除大害,兴大利”,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治世能臣,他优良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其著作也为研究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其中蕴含的宝贵文化价值迄今依然熠熠生辉,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利用和继承发扬。辑校出版《慕天颜集》,是平凉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全省文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为我省加强古籍整理、深化史料研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平凉市继续聚焦建设文化强省使命,深度挖掘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打造出更多更好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为推动我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贡献平凉力量。

省文联副主席、省社科院研究员马步升发言。

“《慕天颜集》的整理、出版和发行,这是近年来甘肃省地方文献整理方面的一项重要收获,是一项功在当下,泽被后世的文化传承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板。”省文联副主席、省社科院研究员马步升对此书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甘肃文化积淀深厚,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打开中国通史,以及各种类别的通史,比如哲学史文学史等等,总会发现,对于甘肃历史的一般性叙述,从来不会出现断代情况,在任何一个朝代的政治军事格局中,甘肃的位置都是重要的,但在文化史上,常常会出现缺席现象。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在某一个时代,甘肃出现一个重量级的文化人,光芒四射,然后人去事毕,乃至湮没无闻。经过漫长时间的冷寂期,又一个重量级人物横空出世,然后又是人去事毕,甘肃文化史上又会出现一个漫长的冷寂期。如此循环往复,绵延数千年。究其内因,甘肃的地方文化缺少来自地方文化力量的强力关注。

马步升认为,文化是一个不断传承、累积和堆积过程,信息也是一个不断迭代而叠加的过程,文化如果没有传承累积堆积,那么文化便会流失终至湮没,信息如果不是处在不断叠加的过程,原有的信息就会被新生的信息无情覆盖。而后人对前人事功的不间断挖掘阐扬,信息就会一直处在翻新更新而叠加的过程。后人绍述先贤,并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行为,而是一个与时俱进和与时俱新,以及与时俱增的过程,前人的信息在传承与阐扬过程中,一直处在增量状态。整理出版研究慕天颜的言行功德,是为了以今天的视角去解读他,从他那里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提供有益的精神元素。

汲古润今 推动创新

挖掘深植于传统文化中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内容,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使之成为当代丰厚的文化滋养,是编纂《慕天颜集》的初衷。在内容上,《慕天颜集》的编纂镌刻下历史实录。慕天颜以国计民生为念,他的数十万字的著作,都是历宦之地特别是江南一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灾荒、水利、司法以至民情、风俗、地理、气象等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当下珍贵的精神遗产

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原甘肃农大党委副书记胡云安发言。

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原甘肃农大党委副书记胡云安说,“慕天颜深受儒家文化之启蒙,关陇文化之熏陶,吴越文化之濡润,铸就了他西北人敦厚直率、南方人周密细腻的性格。他熟稔经典,始承大任,不避艰险,敢于担当。秉持‘修齐治平’,践行‘横渠四句’,以报国之志和为民情怀,支撑了他在人生舞台上精彩绝伦的一系列壮举善举。慕公的影响力超越百年,也将会历千祀而不衰。今年诞辰四百年,为什么会历久不衰?这个论述题留给大家共同思考。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人的评价是最重要的。最客观、真实、可信,因为评价者皆为同仁同僚,同朝为官,亲历、亲闻、亲见,故为信史。自古地灵生人杰,更以人杰耀地灵。今天我们纪念慕公这位从甘肃这块土地上走出的乡贤,不仅彰显这位乡贤的学问学识,执政理念,为官治世的德范功业,更重要的是挖掘慕公深厚的文化资源,深邃的思想价值,继承他在文化思想方面的不朽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传统治理还是现代治理,慕公的理念和思想都是重要参考。任何时代,仁政和德政的思想都不会过时。任何时代,唯有治理的经典才能穿越时空。任何时代,造福于民的人是会被传颂和纪念的。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纪念乡贤慕公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所在。” 

首发仪式吸引了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新华社甘肃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甘肃总站、光明日报甘肃记者站、中新社甘肃分社、环球人物杂志社、央广网甘肃频道、凤凰网甘肃频道、甘肃日报社、甘肃经济日报社、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的媒体记者,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来宾进行了现场采访。专家、学者被记者“包围”,谈感受,谈体悟,谈古籍保护和传承的未来。

活动现场。

近年来,平凉文化学者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爬梳耕耘,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致力于价值创新和产业探索,赋予古籍新的时代价值,先后整理出版了《赵时春诗文集》《静宁古今诗文集粹·先贤遗编》《幸邦隆诗文集》等,取得了丰硕成果,《慕天颜集》的编撰发行,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我市向部分省直单位捐赠《慕天颜集》。 

让古籍“活起来”,这既是对文明根脉的溯源,也是对时代发展的思考。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需要我们向下扎根、久久为功,前路任重而道远。


来源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制作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审核丨冯宇强  刘英娜
编辑丨吴   鹏

平凉发布
我们将在这里为您第一时间发布平凉政务信息和民生资讯,讲述平凉好故事,传播平凉好声音,展示平凉新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