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宝宝出生第一年的5个发育关键期,一个都不能忽略!
教育
2025-01-24 00:02
海南
妈妈们都知道,宝宝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例如在某个阶段,他只爱妈妈抱,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妈妈;又或者,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宝宝爱上了吃手,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他。
其实,这些都是宝宝处在某个“敏感期”的表现。受敏感期的驱动,宝宝在一段时间内,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后,宝宝的心智水平便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那么,0-12个月的宝宝,将会经历哪些成长敏感期呢?
1、口腔敏感期
大约从4个月大开始,宝宝的嘴巴慢慢出现了咀嚼的动作,此时的他不管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放到嘴巴里面尝一尝。很多妈妈把宝宝“吃手”、“啃玩具”的行为看成是宝宝的坏习惯,整天想着该如何纠正宝宝的行为。
但是,这个阶段的宝宝是用口腔来探索世界的,妈妈强行纠正,反而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蒙氏理论认为,如果宝宝在口腔探索期得到足够的满足了,这个敏感期持续的时间相对会更短;如果父母阻止宝宝的这种探索行为,宝宝的口腔敏感期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还可能会反复出现。
因此,妈妈们要做的不是整天守着宝宝,不让他吃这吃那,而是把有危险的物品收藏起来,给宝宝提供干净卫生的磨牙玩具、洗干净宝宝的小手,让他尽情地咬。宝宝的口腔探索欲望得到满足了,自然会顺利过度到下一个成长阶段。
2、语言发育敏感期
很多宝宝在9-12个月开始咿咿呀呀学说话,但是千万不要等到这个时候才多跟宝宝说话,实际上从宝宝一出生开始,他就开始对妈妈的声音产生兴趣了。这时妈妈对着宝宝轻声说话,能让宝宝很快乐;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的声音还能带给宝宝很多安慰。
例如,你正在洗手不能马上抱宝宝,此时宝宝哭了,你告诉他“宝宝乖,妈妈在洗手,马上就来抱你了,等妈妈一下。”
这时大部分的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了,都会停止哭闹,乖乖地等待妈妈。这个阶段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他小小的脑袋,时时刻刻都在尝试着理解大人的话。此时妈妈应该做的是:
1、多在宝宝面前说话。
当宝宝在叽叽咕咕、嗯嗯啊啊地“演讲”时,妈妈要认真地听,宝宝一停下来,就马上回应他,重复他的发音,或者用你的话跟他交流,主动与宝宝“对话”。
2、回应宝宝时,表情要丰富。
语调要稍微升高,这样更能激发宝宝对语言的兴趣。
3、大动作发育敏感期。
关于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民间有句广为流传的话——“二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这句话大体上总结了宝宝大动作发育的一般规律,但宝宝的大动作发育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发育早一点,有的宝宝发育晚一些,这都是正常的。
然而,很多爸妈为了促进宝宝的大动作发育,会经常性人为地训练宝宝。例如,宝宝刚学会迈一两步,大人就常常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多走路。实际上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是以身体发育为基础的,过多的人为训练,可能会给宝宝的脊椎、骨骼、肌肉等,带来更多压力。
4、精细动作发育敏感期。
宝宝的精细动作,主要指宝宝手指或足部的动作,1岁前是宝宝精细动作发育的关键期。
5、情感发育敏感期。
刚出生的宝宝谁抱他都不拒绝,慢慢地小家伙开始变得“爱憎分明”,一会儿不见妈妈的影子,都要哭得撕心裂肺。其实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内,宝宝的情感发育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0-3个月】
任何人都爱。这个阶段的宝宝几乎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差不多的,虽然也有可能会偏爱妈妈,但表现并不明显。
【3-6个月】
偏爱妈妈和家人。这时宝宝开始有选择地对周围人做出反应了,在自己更熟悉的人面前,宝宝的情绪会更放松,心情会更愉悦。
【6-12个月】
只爱妈妈一个人。这个阶段的宝宝最黏妈妈,只要妈妈在身边,他就能安全地玩,放松地探索周围环境。要是见到陌生人了,宝宝不再像以前那样露出友好的微笑,而是感到紧张,甚至恐惧、大声哭闹。
想要养出一个安全感十足的宝宝,妈妈要及时对宝宝的哭泣做出反应。平时在照顾以及陪伴宝宝的过程中,积极和宝宝互动,表达你对他的爱意,包括哺乳时跟宝宝微笑说话、轻轻爱抚他等,这些小的细节,都能培养宝宝的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感。
另外,不要为宝宝怕生的问题感到焦虑,多点带宝宝接触不同的人,在他感到焦虑的时候告诉他“妈妈在”。当宝宝度过这个敏感期后,他就能慢慢放松自己,渐渐接纳周围的人,变得不再“怕生”。
新生儿护理
介绍新生儿护理常识,新生儿各种症状,新生儿注意事项及健康资讯。
最新文章
适合0-12个月宝宝抚触的方法,你掌握了吗?
为什么我的宝宝总是在傍晚和晚上哭闹?
教你预防宝宝“淹脖子”,宝宝免遭罪
吃母乳还补钙?妈妈别犯糊涂啦!
宝宝“撑劲”到底是在干什么?
小女婴为什么哭不停,父母怎么哄都没用,直到袜子脱掉后发现这种危险!
宝宝便秘,这个妈妈的做法把宝宝害惨了
天冷了,宝宝晚上睡觉你会给TA穿袜子吗?
16个婴儿护理绝招,太实用了,一定要收好!
辅食与母乳、配方奶的区别,宝妈要知道的知识!
冬季给宝宝穿衣,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
如何缓解宝宝长牙期的不适?
0-1岁宝宝体检,六个细节千万不要忽视
原来新生儿的这个睡姿竟然是聪明健康的表现!妈妈们都看懂了吗?
为了一瓶红酒,狠心把无辜的小宝宝弄成这样,太可怜了!
老人那些“善意”的育儿观,你纠正了吗?
照顾宝宝10大最常犯的错误,千万不要再犯了!
新生儿护理马虎不得,小心常见小问题变大麻烦
宝宝发脾气揪头发,究竟为了啥?
三大方法轻松应对宝宝打嗝
5招赶走“起床气”,让孩子起床时笑眯眯
产后真的需要卧床一个月么?
坐月子的妈妈,没有鸡汤鱼汤排骨汤,却只有泡面?
宝宝身边最脏物品盘点,奶瓶毛巾全上榜!
月嫂支招:9个育儿技巧,妈妈你也应该知道!
喝水8大秘密,你家宝宝喝对了吗?
新生儿护理之冬季护理要注意哪些?
奶粉喂养最易犯的9个错误,影响孩子发育
"摇晃婴儿"是否正确? 有哪些危害?
你家宝宝屁股上的纹(臀纹)对称吗?
要想宝宝走路稳,应该怎么坐?
不当妈,绝对不知道这7个心酸又感动的瞬间
宝宝补钙,大多数妈妈都不会在意的小细节,你知道吗?
如何从宝宝的睡相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做好这几点,宝贝轻松告别湿疹,看完这些全懂了!
冬季了,0-12月宝宝该怎么保暖?
新生宝宝的这几个表现是在告诉你,我很聪明
宝宝不喜欢的5种妈妈,看看有你吗?
宝宝出现这4种行为,说明被你宠坏了
这6件恶心事,只有亲妈才肯做!
如何安排0-12个月宝宝们的吃奶,睡觉,辅食时间?
你家宝宝频繁抓耳朵?有可能是在暗示你我生病了!
那些错误的冲奶方式,妈妈们别再犯了
新生儿吃奶时嗓子呼哧呼哧怎么回事
学会这些交流技巧,你的宝宝成长会更好
闹百天,老人说宝宝闹人到过了百天就好了,是真的吗?
生也悔,不生也悔?二胎,你考虑好了吗?
宝宝突然安静了,你会想到什么?
让宝宝成功安睡的11秘密!告诉你身边的妈妈们吧!
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