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林逋,生于宋朝乾德五年(967年),少年时期的林逋,非常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百家。
他是北宋初年的著名隐士,目下无尘、孤高自许,隐居在西湖边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不入仕。终身未婚无子,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
北宋初年,江山稍微稳固以后,大一统的局面,令书生们意气风发,加之政治上朝廷对待文人的特殊待遇,更加使得书生们豪情万丈,要入仕途,指点江山。
古人提倡“学而优则仕”,所以绝大部分像林逋一样的才子书生,一般都会选择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光耀门楣,然而林逋却算是一个另类。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林逋虽然感激,但不以此骄人。人们都劝其出仕,但都被林逋婉言谢绝了,他说:“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他虽然精通诗词、绘画,才学过人,但一生都从未尝试走向官场,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在中国古代,隐居也分很多多种。
有像东晋的陶渊明,明朝的唐寅这样的隐士,是因为在官场受挫,转而愤然归隐的。
也有像苏东坡,黄庭坚这样,“以官为隐”,他们表面上入朝为官,但实际心中却有闲云野鹤,下朝以后,他们便是仙。
还一些人,就是林逋这样的,任你千呼万唤,我就是不人官场,甚至连城市的大门都不肯进,怎一个“倔”字了得。
古代隐居者虽多,但能丝毫不被政治风波所牵扯,隐得如此功德圆满、 自在洒脱的却并不多见, 林逋便是其中一个。
提到林逋,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非常形象地把梅花那种清幽香逸的风姿描绘了出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这首《山园小梅》的名声实在太响,盖过了林逋其他的词。
林逋一生存词仅仅三首,除了这首《山园小梅》,还有一首《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湘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
这首《长相思》,浓缩了吴越青山绿水的万种风情,如一朵凝香含露的小花,意境优雅,盈溢出一抹清香。
《长相思》虽然写的是离愁别绪,但笔调清新优美,因为林逋长期隐居在西湖江畔的孤山之中,他孤傲的情怀,向来为人称道。
因此,人们一直以为“和靖先生”,是个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一定是爱情的“绝缘体”。
不曾料想,这首《长相思》一出,直接颠覆了原来人们对林先生的印象,原来“梅妻鹤子”对人间真爱也如此深情。
其实,后人曾无数次地揣测,林逋是不是因为受了什么外力的干扰,爱情不能如愿,才隐居孤山,与动植物为伴?
然而不论如何解读,历史只有一个结局:他是清高的隐士,无子, 未婚。
除了《山园小梅》和《长相思》,林逋还有一首《点绛唇》,也写得气韵生动: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傩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妆东西路。”
林逋的这首《点绛唇》于众多咏物诗词中脱颖而出。
残园、乱春、烟雨、落花、离情、日暮,在阡陌交通的小路上不断蔓延,全词无一草字,却字字令人联想到芳草萋萋,写景抒情浑然一体,被奉为咏物词的佳作。
王国维更是称赞为“咏春草三绝调”之一,另两首分别为梅尧臣的《苏幕遮》和欧阳修的《少年游》。
林逋的词中融进了自己的离愁别恨,又无关时局的波澜,在眼界和境界上自然与别家不同。
即便退守深山,林逋还是招来无数的羡慕。有一年冬天,一个年轻人冒雪坐船到西湖,踏雪寻山,拜访林逋,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文坛大佬——梅尧臣名士梅尧臣。
还有北宋名臣范仲淹,也曾造访林逋的孤山草庐,还赠诗给林逋:“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风俗因君厚,文章到老醇。”
纵然隐蔽孤山,生活清贫,然而林逋亦不乏生活情趣,三两旧友,于风雪之日,饮酒取暖,围炉话谈,谈笑风生。
天圣六年(1028年),林逋去世,享年61岁,宋仁宗听说后,赐谥号“和靖先生”,世称“林和靖”。
宋朝南渡之后,杭州就变成了当时的帝都。于是皇帝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完全迁出,可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坟墓。
后来,南宋灭亡,元军攻占临安,许多盗墓贼趁火打劫盯上了宋朝名士的墓葬,林逋也没有例外。有盗墓贼认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的珍宝必定极多,结果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墓以后,发现陪葬的只有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
回看林逋一生,世人皆说他一生超脱凡世,无婚无娶,亦无情爱,这支陪葬的玉簪,是否可以证明,他并非无情无爱之人?
作者简介:青丝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遇见李菁签约作者。喜欢雨天,在文字里穿行,热爱人间烟火,细水流长的日子,也追求诗意和远方。
公众号
~ 青丝綰流萤~
在喧嚣忙碌的世界,
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温暖空间
我是綰綰,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谢谢你这么好,还为我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