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强迫中企转让技术,这就是一场荒唐至极的“技术抢劫” 闹剧

情感   2024-11-21 08:30   海南  

欧盟近期的一系列举动,再次让人大跌眼镜,其计划强迫中企转让技术以换取补助的行为,简直是一场荒唐至极的 “技术抢劫” 闹剧。

事情始末:欧盟的 “霸王条款” 与背后动机

据英媒《金融时报》11月19日报道,欧盟正计划要求前去设厂的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给欧洲企业,以换取享受欧盟补助的资格,而且此规定将于 12 月率先纳入 10 亿欧元电池开发补助案。 这一计划的背后,是欧盟本土电池企业,如瑞典的Northvolt,面临着产量难以提升、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并濒临破产的困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在新能源电池等绿色科技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优势。以宁德时代为例,其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海外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也已超越韩国的LG能源,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厂商,并且其德国工厂已实现电芯量产,匈牙利工厂也在稳步推进中。

欧盟此前就已多次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采取不合理的限制措施

今年年中,欧盟对华电动汽车挑起关税争端,企图迫使中国车企赴欧洲组建合资企业并分享技术;9月,又在欧洲绿色氢能项目补贴竞标中,新增限制使用中国制氢电解槽产品及零部件的规定,要求中国成份不得超出整体的 25%。此次要求中企转让技术,不过是其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延续,目的在于挽救其本土产业的颓势,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中企的技术优势,以应对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我方态度:坚决抵制与理性呼吁

对于欧盟这种毫无道理的 “霸王条款”,中方态度明确且坚定。

新华社曾严正指出,中国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外国企业必须转让技术给中国合作伙伴,企业间的技术转让本就是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行为,中国在特定领域的合资和股权比例限制等要求,也都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与所谓的 “强制技术转让” 毫无关系。 

中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也强调,中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了众多有效措施来保护国内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并且中欧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建立了工作组机制,一直保持着积极沟通与合作,取得了不少成果。

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呼吁欧盟尊重市场规律和国际贸易规则,摒弃贸易保护主义思维。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只有通过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采取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强制手段,破坏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

应对方法:多管齐下的智慧策略

面对欧盟的不合理要求,中国企业和政府展现出了全方位的智慧应对策略。

在企业层面,中企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在欧盟的投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要强化自身的技术壁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市场策略,降低对欧盟单一市场的依赖,拓展全球业务布局,寻找新的增长机遇。

政府层面也积极行动,多管齐下为中企保驾护航。一是依据国际法和双边对话机制,坚定维护中企的合法权益,对于欧盟的不合理贸易措施,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争端解决程序妥善处理,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维护公平贸易的决心和态度;二是加强对中企的引导和支持,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组织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应对策略,形成合力应对外部挑战;三是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电动汽车磋商为解决问题带来了积极信号。11 月 2 日至 7 日,中欧技术团队在北京进行了 5 轮磋商,并在价格承诺框架和协议执行机制方面达成了 “技术性共识”,这表明双方都有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诚意,只要保持这种积极的态度,继续推动谈判进程,有望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保障中欧经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欧盟的这一计划,实在是充满了讽刺意味,其短视和荒谬之处令人不禁哑然失笑。

欧盟以为通过强制中企转让技术,就能让本土企业轻松获得技术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无疑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技术的掌握并非简单的知识转移,它需要企业具备深厚的研发底蕴、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从欧盟企业目前的表现来看,他们在这些方面显然存在不足,否则也不会陷入如今的困境。即使中企被迫转让技术,欧盟企业能否真正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身的竞争力,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欧盟这种公然违背自由贸易原则的行为,无疑是在自毁声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合作紧密,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合作关系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石。欧盟此举向世界表明,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可以随意践踏国际规则,这必然会让其他国家和企业对欧盟的商业信誉产生严重质疑,进而影响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谓是得不偿失。

欧盟试图通过限制中国企业来保护本土产业,这完全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短视行为。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独善其身,只有开放合作、共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欧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也会使其自身错失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巨大机遇,最终很可能导致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更加落后,陷入更深的困境。


李畅随笔
李畅随笔,想到什么聊什么,你愿意听,我愿意聊,随意即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