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份交通安全提示 请您查收

政务   2024-12-31 18:19   青海  

元旦、春节临近

元旦、春节是亲朋好友聚会的高峰期

亲戚朋友们在此时相聚

把酒言欢、享受团聚佳节

是少不了的环节

推杯换盏固然快乐

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

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超员超载

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请记住!

节日期间门源公安交警

        

严查各类交通违法犯罪不打烊!

请牢记

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超载

害人害己

切勿触碰法律底线

借此之机,门源公安交警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关于无证、醉酒、三超一疲劳等一系列违法驾驶行为的判定依据以及处罚标准和所要承担的各种成本,希望能帮助大家增强一些法律意识,对违法驾驶处罚后果有个清晰的判断和了解。

无证驾驶

什么是无证驾驶?

以下行为均属于无证驾驶: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

二、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期间驾驶机动车。

三、机动车驾驶证被注销驾驶机动车。

四、驾驶与驾驶证所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相符的机动车。

五、驾驶证被公告停止使用期间驾驶机动车。

无证驾驶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是重大交通安全隐患之一。无证驾驶人员大多未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考试,未取得驾驶证,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基本驾驶技能和安全驾驶心理,一遇突发情况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引发交通事故,甚至车毁人亡,其危害主要有四点:

一是扰乱交通秩序。无证人员缺乏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加之日常驾驶时规避执法检查的心理而超速、超员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现象司空见惯,影响到其他道路参与者正常通行和道路交通管理秩序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严重威胁安全。因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和驾驶技能,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交通事故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威胁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败坏社会风气。无证人员无视交通规则,轻视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此类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弱化群众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是诱发违法犯罪。因诸多原因,无证驾驶人员往往欠缺合法驾驶要件,加之车辆本身来源不明、手续欠缺等更易滋生和诱发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等违法犯罪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二项规定: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一次记9分。  


酒驾醉驾

★饮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法律成本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酒驾、醉驾交通违法,均要付出沉重的法律成本:

★饮酒驾驶=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2000元罚款+一次记满12分。

★再次饮酒驾驶=10日以下拘留+1000-2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

★饮酒和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15日拘留+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酒驾驶=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征信成本

1. 律师、医师会被吊销执照

2.公务员、法官等直接开除公职

3.参军、入党、出国、留学等受限制;参军入党招飞政审难通过。

经济成本

1.被单位辞退,且无赔偿

2.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3.职工因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不享受国家工伤保障

时间成本

1.喝酒后开车不出事故

酒后驾驶会失去人身自由:10天拘留至6个月拘役。

2.喝酒后开车发生事故

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责任

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2022年的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82429元/年(按20年计算),丧葬费约28192.5元(公式:当地社平工资×6),被抚养人生活费(全额)25527元/年(按20年计算),仅此三项赔偿数额就达到170多万元。

家庭成本

酒驾违法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阴影。

家长醉驾被判刑,犯罪记录将伴终生,子女考公务员、上军警校、入党等受到限制。

社会成本

办理移民签证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否则拒签!而醉驾犯罪记录则会伴随终身。受到刑事处罚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

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除上述成本外,还会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立案标准

1、血液内乙醇含量低于80毫克/100毫升:一般不予立案。

2、血液内乙醇含量高于80毫克/100毫升以上但低于150毫克/100毫升:一般不予立案。但如果有从重情形,则应予以立案。

3、血液内乙醇含量高于150毫克/100毫升:立案处理。

★从重情形: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三)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汽车的;

(四)严重超员、超载、超速驾驶的;

(五)服用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的;

(六)驾驶机动车从事客运活动且载有乘客的;

(七)驾驶机动车从事校车业务且载有师生的;

(八)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的;

(九)驾驶重型载货汽车的;

(十)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的;

(十一)逃避、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的;

(十二)实施威胁、打击报复、引诱、贿买证人、鉴定人等人员或者毁灭、伪造证据等妨害司法行为的;

(十三)二年内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查获或者受过行政处罚的;

(十四)五年内曾因危险驾驶行为被判决有罪或者作相对不起诉的;

(十五)其他需要从重处理的情形。

三超一疲劳

“三超一疲劳”,即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

1、超速 指不允许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不允许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速度。

2、超员 指不允许超过客运车辆核定座位配客。 

3、超载 指不允许超过车辆核定吨位运输。 

4、疲劳驾驶 驾驶人在24小时内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连续驾驶不能超过4小时,凌晨2点至5点必须停车休息。

超速驾驶:“十次交通事故九次快”,超速行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而就是这个路人皆知的道理,发案率却非常之高。超速驾驶危害不可小视。

客车超员:许多客车车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选择超员拉客。而客车超员给安全行车带来严重隐患,是发生交通事故,车辆自燃等意外情况的重要原因,并且给乘客逃生,抢救伤员带来极大困难,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货车超载: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威武庞大”的超载货车,他们占据了高速公路的“半边天”,不仅给道路桥梁带来沉重压力,并且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事故隐患。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它能制造出交通事故于无形,成为当之无愧的车祸元凶。

违法载人

三轮摩托车、电动车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是短途轻量运输工作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受到务工人员及农村群众的青睐,但总有一些人为图一时便捷,把三轮车当作载人工具,三轮车缺乏安全防护措施,是严禁载人的,这种因一时侥幸的心理,实则将自己和他人置于危险之中。

三轮车到底危险在哪里?


一、缺少安全保障

首先,三轮车主要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货物运输等需求,本身没有设置必要的乘客座位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具备载客条件;其次,三轮车未经过安全技术检测及定期保养,使用时间一长,其安全性缺乏保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将给驾驶人自身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损失。

二、驾驶人普遍未取得相关驾驶证

三轮车的驾驶人员大多未经过正规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对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的时候,普遍不懂得如何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三、不稳定因素较多

首先,大多数三轮车驾驶人并不具备系统、良好的交通安全素养,在行驶过程中易存在超载、逆行、穿行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其次,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于未登记、未依法购置保险、且驾驶人自身收入也不高,无经济赔偿能力,乘员和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

四、安全性能差

三轮车的车辆转向、制动等安全部件安全性能普遍较差,在违法载人或装载货物的情况下,由于重量增大、重心增高等方面的原因,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车辆难以控制,可能会出现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三轮车违法载人事故成本

家庭成本

驾驶员和乘坐人员伤亡,造成不可挽回的伤痛!

事故成本

驾驶员依法承担交通事故责任。

经济成本

无车辆保险,驾驶员自负巨额经济赔偿。

行政处罚成本

三轮车驾驶员违法载人将被处以行政处罚。


安全头盔对于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具有非常强的防护作用,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头部受伤的风险相对较高,而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以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在发生交通事故摔倒或撞击时,安全头盔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冲击力,有效避免或减轻头部受到的损伤,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的人比未佩戴头盔的人受到的头部伤害要小得多。

1.为什么要戴头盔?头部是人体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电动自行车事故发生时,对驾驶员的冲击力很强。因此,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出行,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当事故发生时,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头盔对于摩托车、电动车驾驶者来说,相当于汽车驾乘人员所系的安全带,是骑行者遇到危险时的最后一道防线。

2.头盔怎么戴?

带≠戴

有些人头盔“带”而不“戴”,让头盔成了摆设,也有部分骑乘人员,虽戴了头盔却未系好扣绳,结果发生事故瞬间头盔飞出,造成头部严重受伤。

把工地安全帽当头盔

工地安全帽用于缓冲高处坠物的冲击,而安全头盔除缓冲直接撞击外,还要经得起高速摩擦等考验。且工地安全帽往往没有保护住头部最脆弱的后脑部分。因此,工地安全帽不可用来代替骑行时使用的安全头盔。


不戴头盔的危害

在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中,因颅脑损伤导致死亡的在交通事故死亡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从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头部是人的生命神经中枢所在部位,对头部的保护就是对生命的保护。骑乘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就是在发生交通意外时对头部的重点保护,防止头部受到严重伤害。

一般电动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由于速度惯性,人体往往是头部先向前撞击和跌落,而头部是生命的要害部位,又极其脆弱。如果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戴上安全头盔,发生交通事故时,受伤和死亡的概率相比于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要高得多。据调查,死亡的电动车骑乘人员中,有80%以上是因为不戴安全头盔造成的。

门源交警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提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