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只为说一声“谢谢”

创业   2024-11-25 11:22   内蒙古  

初冬的呼和浩特温润如秋。11月23日,“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的姐姐杭巧云携家人一行7人从江苏南京踏上内蒙古的感恩之旅。跨越3000里,此行她和家人要亲眼看看弟弟从小到大生活过的内蒙古草原,还要感谢一位特别的老人。
杭巧云一家与侄女及接站亲友团在白塔国际机场合影(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南京姐姐打飞的“回娘家”
这是一场探亲之旅,更是感恩之旅。
23日12时50分,杭巧云一行走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出口的那一瞬间,惊喜地看到了从四子王旗赶来接站的大侄女一家和庞大的接站亲友团。
大侄女亲切地拉着姑姑的手,分别4日,重逢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鲜花相迎,媒体簇拥。在机场,杭巧云一家领略到了内蒙古人民的热情。
“我要看看弟弟长大的地方,特别是要感谢都贵玛额吉的养育之恩。谢谢内蒙古的父老乡亲把我弟弟养大。”杭巧云说:“父母不在了,弟弟是我唯一的亲人,这一次来内蒙古就是回娘家。”
她表示,与前几天认亲时的难过相比,此行更多的是兴奋。
与她同行的探亲团成员还有老伴、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还有上大学的孙子。
13时,接站的大巴车缓缓驶出机场,驶向四子王旗。一路上,姑姑和侄女聊着家常。姑姑说的浙江省丽水市方言,侄女说着略显生硬的汉语,但并不妨碍两人轻松愉快地交流。
坐在车上,杭巧云不时向外观望(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要不是你的爸爸在内蒙古,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过来。”杭巧云告诉侄女,这是她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之前家人组织到海南等地旅游,她都婉言拒绝。但是这次,是她提议要坐飞机来内蒙古探亲的。从决定到出发,仅用了三天时间。
出发前一天,杭巧云准备了很多南京特产,包括盐水鸭、御带糕等,要让弟弟一家人和都贵玛额吉品尝到更多的江苏味道。
从江南的满山青绿到北疆的满目苍茫,一家人感慨南北冬天差异之大。
坐在车里,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大青山,女婿刘伟华感叹道:“原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的就是这里。”可惜此刻的敕勒川已是冬季,他们无法看到草原最美的景色。
一路上,靠车窗坐着的姐姐杭巧云眼望窗外。自从得知弟弟居住在内蒙古以后,遥远的北方草原就成了她时刻牵挂的地方。
包饺子杀羊,扎拉嘎木吉用草原最隆重的礼节迎接姐姐一家
“到了,到了!”15时许,大巴车驶进四子王旗白音花镇,姐姐杭巧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里泛着泪花。
等车开到扎拉嘎木吉所住的小区大门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耳畔。随即,写有“幸福温馨再相聚 欢迎姐姐杭巧云来四子王旗探望‘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字样的拱门映入眼帘。
扎拉嘎木吉和姐姐姐夫深情相拥(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在小区楼下,扎拉嘎木吉和他的家人早已盛装迎接。在此等候的还有从各地赶来的“国家的孩子”、热情的四子王旗父老乡亲、乌兰牧骑的演员们。
红色的地毯、蓝色的哈达,热烈深情的马头琴迎宾曲、醇香扑鼻的下马酒……此刻,情感的交融早已逾越了时空的间隔。姐弟见面,热泪盈眶,并久久相拥。千言万语化作两句话,“感谢内蒙古将我弟弟养大”“感谢政府帮我找到弟弟”。
“我们都是国家的孩子,欢迎姐姐来内蒙古探亲。”在迎接仪式现场,多名身着蒙古袍的“国家的孩子”围拢在“姐姐”身边,表达着他们的真诚祝福和热烈欢迎。
仪式结束后,在亲友团的陪同下,扎拉嘎木吉挽着姐姐一起回家。
姐姐一家在扎拉嘎木吉和亲友们的簇拥下回家(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此刻,扎拉嘎木吉的家里挤满了亲友团和媒体记者。
这是一个两居室的楼房,在客厅偌大的餐桌上,摆放了各种草原特色面食和奶制品。最惹眼的是桌子中央那只全羊。
前一天的晚上,扎拉嘎木吉三十多位亲戚包好了饺子。次日早上还杀了羊,他们用草原人民最隆重的方式迎接远道而来的亲人。
扎拉嘎木吉的三女儿胡日其其格说:“我们这次准备了丰盛的内蒙古美食,就是让姑姑一家能尝到家的味道。”
热腾腾的奶茶、醇香的奶酪、美味的手把肉、纯羊肉馅饺子、蒙古长调、草原美酒……姐弟两家人围坐桌前,品美食、唠家常,其乐融融。
“从欢迎仪式和舅舅的家宴,让我们感受到了四子王旗人民的热情和舅舅一家的幸福生活。”杭巧云的儿子陈明说。
扎拉嘎木吉用草原的美食招待姐姐一家(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杭巧云:“都贵玛是我们永远的草原母亲”
24日早上,四子王旗草原迎来今冬第一场雪,细碎的雪花漫天飞舞,为北方大地营造了一幅美妙梦幻的世界。早上起来,扎拉嘎木吉和姐姐一家人开始准备探望都贵玛额吉的礼品。
上午9时,踩着薄薄的雪,扎拉嘎木吉和姐姐带着一家人来到镇上额吉的家。
都贵玛的女儿查干朝鲁说,母亲得知家里要来客人,早早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候。
进门之后,手捧鲜花的杭巧云将早已备好的花束和礼品献给了额吉,两人深情相拥。
“谢谢您,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谢谢您养育了我的弟弟。”这句话在杭巧云心里埋藏许久。今天,她终于当着额吉的面说了出来。
杭巧云和弟弟围坐在额吉旁边(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随后,杭巧云将自己的家庭成员一一介绍给额吉。
“草原欢迎你们!”都贵玛额吉用蒙语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她说,扎拉嘎木吉能找到家人再一次证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血脉相融。
从南方到北方,从江苏到内蒙古,两家人用行动证明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谈及扎拉嘎木吉找到了亲人,都贵玛激动到几度落泪。
在额吉心里,她养育过的27个“国家的孩子”就是她的亲生儿女。这些年来,这些曾经的孩子从未忘记过额吉的养育之恩。
而在扎拉嘎木吉三个女儿的眼里,都贵玛额吉就是她们的亲奶奶。大女儿说,她每天都和奶奶语音聊天,从一日三餐到家长里短。年过八旬的奶奶虽有眼疾和腿脚不便,可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姐弟之约:2024年共赴双向探亲之旅
探望当日,扎拉嘎木吉姐姐一家人和额吉拍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定格了与老人的难忘时刻。
合影留念(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杭巧云的女儿说:“我舅舅是幸运的,能够遇到都贵玛奶奶,还有舅舅慈爱的养父养母,他们是草原最可爱的人。”
杭巧云说,64年前,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母亲带着3岁的弟弟前往上海姨妈家。弟弟在火车站与家人分离。
后来弟弟从上海孤儿院辗转到内蒙古,成为“三千孤儿入内蒙”故事中的一员,和其他27名孤儿一起被送到了内蒙古四子王旗保育院。当时年仅19岁且未婚未育的都贵玛主动承担起28名“国家的孩子”的养育任务,杭巧云的弟弟扎拉嘎木吉便是都贵玛额吉照顾的最后一个孩子。
都贵玛额吉称,27个孩子被抱走后,只留下扎拉嘎木吉。于是把他领到自己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帮他找了第一任养父母。由于第一任养父母家条件不好,怕扎拉嘎木吉受苦,就又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直到找到第二任养父母。没生养过孩子的养父母都是牧民,他们视扎拉嘎木吉为亲生儿子,极尽所能给他最好的生活条件。如今,扎拉嘎木吉一家人过着城里有楼房,草原有牧场的现代牧人生活。
11月24日,扎拉嘎木吉计划带姐姐一家回到自己的牧场,让姐姐看看他从小长大的地方。
“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天蓝地阔,人民厚道,来到弟弟长大的地方,现在完全放心了。”杭巧云说,他们已经约定,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接弟弟回南京住一段时日。待明年七月草原最美的季节,一家人再次来内蒙古,好好体验一下草原人民的生活。


往期回顾



编辑|邬玥
校对丨李彩红
初审丨刘梦轩
复审丨邰永平
终审丨王岩
来源|央广网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旨在传递信息,不涉及任何商业活动。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3.本公众号保留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活力内蒙古
春听风追马,夏看酒浇花;秋送鸿雁归,冬眠雪原上。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微信互动平台,我们提供内蒙古的资讯,更希望成为您又一个喜爱草原的理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