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引领,“材”启未来!2024第九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透视纺织材料新趋势

科技   2024-10-11 21:12   山东  


一代材料催生一代装备,发展军民两用新材料及技术是我国参与世界竞争、抢占科技工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是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

10月11日,2024第九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暨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青岛世界博览城举办。



本届大会以“先进材料引领高端装备发展”为主题,超3万平米展览面积汇聚了来自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海工、船舶、核电、兵器、舰船、化工、电子、汽车等行业领域的超500家企业参展,打造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材料对接交流平台。


同期还举办2024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与技术创新论坛等20余场高峰论坛、技术交流、供需对接及新品发布会等活动,探讨高端装备相关材料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推动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合协同创新,共同促进高端装备的更新发展。


本届大会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青岛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武汉理工大学等共同主办,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管委、军工资源网等承办。


自主创新,深耕纺织新材料领域


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从高分子材料时代到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时代,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伴随着材料科技的革新。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材料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材料是划分时代的标志,是一切科技的载体。”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蹇锡高表示,我国已经是高分子材料大国,但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均存在较大差距。2035发展战略研究建议重点发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功能化,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可回收循环利用的高分子材料。


蹇锡高表示,高分子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重小、易加工、耐腐蚀等突出优点,其中,杂萘联苯高性能树脂凭借耐高温、绝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石油化工、能源环保、电子电器、高铁、医疗等高技术领域,为中国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南京玻纤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教授、高级工程师朱建勋介绍了“热防护复合材料用预制体的形性调控技术”。他表示,预制体以纺织纤维材料为基础,多根纤维多向排布、网格互穿构成的纤维集合体,复合材料的整体增强骨架对复合材料性能起关键作用,是保障国家航空航天等高新装备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初期可解决复合材料层间力学性能低的问题,现已发展成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材料,预制体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性能、多功能、复杂形状可设计等优点,为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提供广阔发展前景。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崔洪介绍了“极端环境材料设计与损伤防护技术开发”。她表示,极端环境材料设计开发面临高强-高韧、耐磨-耐蚀性难以协同,多元、多相、异质结构难以调控,极端环境多因素损伤机制难以明确的技术问题,因此研发团队按需设计,比如针对高速运动部件,提出设计多尺度纳米结构——高密度的共格的沉淀相,显著提高硬度,解决了材料耐磨、耐蚀性能的矛盾;为了提高强韧性,设计网状结构,提升加工硬化能力,提高耐磨性,达到“高强耐磨”。



“金融是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晋豫介绍了“金融支持先进材料产业发展的策略思考”,指出了金融支持先进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行业企业要重点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要关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机制,合理利用政策机制赋能产业发展;金融机构应坚持体系打造,不断丰富金融支持先进材料展业发展的金融产品。


此外,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技术研究等单位的专家共同探讨了高端装备相关材料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



会上,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等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了签约;还举办了“2023-2024年度高性能材料技术创新企业”颁奖仪式,发布了《海洋新材料知识产权白皮书》。



创新纤维,编织未来世界经纬


建设材料强国,打造“大国筋骨”。以创新为驱动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先进材料作为支撑高端制造业的基础,有助于解决国家重大战略亟需和产业发展瓶颈。



作为第九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的重要参与方之一,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联合多家联盟单位参展,展示先进纤维材料的前沿成果、在航天航空、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创新应用、市场动态与成功案例。



该展区以智能纤维&可穿戴技术、低空应用&轨道交通、功能纤维与面料、生命健康&先进医疗、先进能源&绿色环保、国防科工&特种防护、创新联合区域七大主题展示了纤维制品的应用场景。


智能纤维&可穿戴技术区域展示了由碳纳米管复合发热技术制成的产品,该技术由创新中心自主研发,通过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材料,经过特殊工艺组装制备柔性导电薄膜,再使用包括柔性导电薄膜在内的6层保护材料进行压合,并加入温控、线材等组件制成碳纳米管复合柔性发热模组,从而实现温度调节以及灵敏控温。现可广泛应用于服饰、家纺、低温极寒环境特种加热装备、军警极寒特种加热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其衍生用品加热系统、城市发展的户外场馆建设以及宠物用品等领域。


现场展示了碳纳米复合发热毯、多功能暖手宝等产品,其中碳纳米复合发热毯以高导电、高柔性、高远红外发射率的碳纳米材料作为电-红外转换材料,其产生的热效应更加保暖并促进血液循环可手洗、机洗随心选、易打理。


低空应用&轨道交通区展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蜂窝复合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特性及广泛应用。创新中心凭借自身及平台优势,现已掌握两种成网方式、四种成网方法制备复合材料网纱。其中,一步成网方式包括静电纺丝法和长丝铺网法;两步成网方式包括纺丝与短纤湿法成网法或编织成网法的组合。此次重点展示的网纱以高性能聚合物为原料,通过一步法或两步法制备而成,纤维直径可从纳米级到微米级自由调整、纤维分布均匀基重一致,可提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用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提高品质和性能。



功能纤维与面料区展示了功能纤维与面料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体育休闲、个体防护和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成果。由三防面料、阻燃面料、抗菌面料、吸光发热面料等制成的T恤、防晒衣、户外服饰、登山服、风衣、雨衣等纺织服装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生命健康&先进医疗区域展示了纺织纤维与健康科技领域的跨学科交叉创新应用,创新中心采用新型催化剂技术及特殊的聚合工艺流程,合成相对常规PET更纯净的PET材料,制备出达到生物相容性要求的医用高强PET纤维,并与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合作研发出大口径人工血管。此外,还展示了壳聚糖纤维、海藻纤维、纤维素纳米纤维等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滤料、药物包装、化妆品等的应用。



先进能源&绿色环保区域展示了新一代高效纳米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纳米纤维气体扩散层、一体化纤维膜电极等关键材料,研发出再生资源回收、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等绿色低碳技术,展示了耐高温的增强纤维隔膜、多功能的聚酰亚胺、芳纶、聚芳酯纤维膜,以及陶瓷改性PP和PE纤维隔膜等产品,积极推动纺织行业向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转型。



国防科工&特种防护区域展示了高强保障纤维、生物防护纤维、化学防护纤维、核防护纤维等的应用场景。其中,生物防护纤维主要用于医卫防护、生物实验室和个人防护等领域;化学防护纤维主要用于防护各种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核防护纤维满足核电、放射医疗、航空电子、辐照加工等核技术运用领域的辐射防护需求。



创新联合区域联合联盟单位展示了超高性能、多重功能新材料,以及三维编织技术、复合材料轻质化、一体成型、自主化设备等在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据介绍,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是2019年获工信部批复建设的第1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功能纤维新材料、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领域,构建功能纤维高效成形中试与产业化平台、前沿纤维培育与孵化平台、纤维工程设计与应用集成平台,攻克先进功能纤维新材料等纤维行业基 础材料、核心工艺和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我国纺织纤维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模式,依托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行,由盛虹集团、东华大学牵头组建,股东单位汇聚了13家纤维产业链上下游龙头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联盟,集聚产业链供应链优质创新资源,覆盖行业内主要国家级创新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NAFFIC

官方网站-http://www.naffic.cn




设置星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介绍、股东和联盟介绍及相关动态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