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查看部分典型案例
网络用户不断增长,网络谣言一直没有消停,甚至以更多元的形态、通过各种渠道无孔不入。仔细分析谣言的生成,这些“爆款”生意有什么样的操作套路和逻辑?
越是“离大谱”“放大招”,越能触发“传播”键。“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否则医保无法报销”,歪解国家医保政策,以讹传讹损害群众合法权益。“中国‘天眼’变成垃圾场”纯属张冠李戴,网传图片实为美国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2020年发生坍塌的画面。“青海地区因洪水致数十人死亡上千人失踪”纯属编造,炒作灾害谣言危言耸听。个别自媒体臆测编造公共政策、虚构突发案件事件,尽管信源模糊、细节不清,却导致一些网友信以为真,甚至辟谣后还在盲从。
越是撩拨人心“带节奏”,越能深挖流量陷阱。越是挑动社会敏感神经,越能够“吸睛”。针对社会转型期的发展变化,谣言制造者利用当下热点,带动公众情绪、贩卖焦虑。社会民生等领域成为重灾区,社情类话题呈裂变式扩散,谣言借助网友的关心与共情传播,引发担忧、恐慌情绪,甚至造成群体对立和社会的撕裂。
越是“熟悉的配方”,越透着金钱的“味道”。“配方如一”,却能屡屡得手。“吸睛”更为了“吸金”,说到底是变现逻辑。比如“‘体考神器’喝一口就能及格”,就是一些商家利用伪科学炒概念,为了带货赚钱。潜流之下,还有黑灰产业链在推波助澜,一些造谣者高度职业化、规模化,雇黑粉、刷好评,恶意炒作事件、操控舆论,达到引流牟利甚至敲诈勒索的目的。
用大量时间追更、浏览糟粕内容,不仅没有收获任何滋养,反而可能上当、“中毒”。网络谣言占用公众大量时间和资源,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当人们看到网络热点时总要打个问号,看到话题不断反转时总打个惊叹号,一旦内心发出太多这样的信号,就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社会信任基石的消解。社会信任是宝贵的公共资源和公共财富,不能被网络谣言的杂音噪音损害,干扰到社会主流价值观。
后真相时代,更需寻求真相。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告诉《热评》,以批量方式曝光网络谣言典型案例,能够以正视听,让网友举一反三,起到警戒作用;对影响比较大的一些谣言,也能进行二次辟谣和澄清。
2024年“清朗”系列行动的重点,就包括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等专项行动。相关部门在持续重拳出击,平台应持续提升完善审核机制,让谣言无处遁形。公众对奇葩离谱的信息要小心,别被这些内容牵着鼻子走,不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王 妃
一审:梁小冰
二审:吴一华
三审:李贤荣
往期回顾
赶文明集市 沐文明新风 秀英区周末两场亲子活动“上大分”!
共绘和美乡村“新篇章”!秀英这场活动盛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