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何不敢在黄鹤楼题诗,是怕写不过崔颢吗?真相很让人失望!

文化   2024-10-21 21:00   中国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  01  -

黄鹤楼,绝景武昌,因处黄鹤山而得名,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又为“古代四大名楼”“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修筑夏口城,于黄鹄矶建瞭望守戍楼一座,即黄鹤楼。

传,三国蜀汉名臣费祎曾在此羽化,驾鹤西去,仙人子安也曾乘黄鹤过此楼,故寻仙问道之人常尊此楼为圣地。

“诗仙”李白便是其中一位。

李白对黄鹤楼的热爱,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曾在诗中写: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并且,“黄鹤楼”在李白的诗中,至少出现过14次以上,他在此送过孟浩然、送过储邕、送过蜀僧晏、别过韦良宰、怀过王判官、丁十八、裴侍御、汉阳辅录事、卢侍御、县令韦冰等人,更与史郎中一起在黄鹤楼上听过妙曼的横笛之音。


遗憾的是,李白从未在黄鹤楼上题过诗,因为他想要题的时候,早有崔颢写下了那首经典。

-  02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出自崔颢的《黄鹤楼》

这是崔颢笔下最出名的一首诗了,实际上也是沾了李白的光。

眼下热映的《长安三万里》更是把这首诗推到了一定高度:黄鹤楼诗在,长安就在,理想就在。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长安三万里》的编剧对历史知识多少是有些欠缺的。一定也会有人说,一部商业电影而已,看个热闹,不必那么较真。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一篇文章而已,目的都谋益,你也不用跟我太较真呢?

人不思考,就会失去真知,大家都糊涂着过,日子就混沌了。

传达错误历史知识以推动经济的行为,至少是不应该被提倡的。

实际上,自李白出翰林,与杜甫、高适梁园一聚后,至“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入狱前,他和高适都没有见过面。

并且,他们一生也只见过这两次面。


崔颢这首诗作于何时,不曾得知,史书中没有可考的资料,但崔颢卒于754年,安禄山755年以清君侧为由反,硬要把“安史之乱”和黄鹤楼诗的情怀绑在一起,恐怕是有些过于招摇了。

崔颢出“博陵崔氏”,为名门望族,750年任监察御史前,曾游历天下,所以这首《黄鹤楼》当作于750年之前。

所以问题来了,李白那么喜爱黄鹤楼,为何不曾题诗?是真的写不过崔颢吗?

-  03  -

李白什么时候登黄鹤楼、见崔颢诗为之搁笔,史书中也没有明确记载。

不过只要我们肯用心,就一定能查找出蛛丝马迹,这也是读诗、读史的乐趣所在。

根据李白留存下来的诗作,我们可以知道,他最早登黄鹤楼为727年,与孟浩然分别之际,李白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便迎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入赘。

虽然攀上了高枝,但此时的李白依旧求官不顺,甚至还得罪了裴长史。在唐代,赘婿的身份比较低微,常被人瞧不起。

而李白最晚登黄鹤楼为公元760年,那时候他已经从夜郎过白帝城回到了江夏。

在这期间,李白只有公元734年前后两登黄鹤楼,并留诗两首,一首为送友,一首为怀妻: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所以他搁笔黄鹤楼极有可能是作于此间,且不会超过公元740年。很简单,许夫人卒于740年,之后李白居东鲁、入长安、出翰林、遇杜甫和高适,游梁宋和齐鲁,之后与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安史之乱爆发,避难庐山,入永王璘幕,捕狱流放夜郎,遇大赦时李白已经59岁了,人生只剩最后三年。

从这些紧凑的时间线我们又可以得知,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诗时,他还没有入翰林,正是四处求官郁郁不志的阶段。

而崔颢为“博陵崔氏”出身,“五族十望”背后的势力极大,李白在大匡山跟随赵蕤学了三年的“纵横术”,自然是明白这个理的,所以他不是不能题诗,也不是写不过崔颢。

只是,他权衡之后为之“搁笔”,既成就了崔颢美名,也彰显了自己的器量。李白结识的高官很多都姓崔,“安史之乱”后救他的人,并不是高适、郭子仪,而是宰相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

纵横术讲的就是交际,李白24岁仗剑去国,很懂人情世故,也很懂现实,不然就不会两次入赘宰相府。

-  04  -

虽然李白未曾在黄鹤楼题诗,却留下了一首打油诗:
“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首诗很可能是真的,因为后来他曾在自己的诗作中提过: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关中遇大旱,天下大赦,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闻此讯喜出望外,写下《早发白帝城》后,第一站就到了金陵,登凤凰台,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经典: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几乎就是崔颢《黄鹤楼》的翻版,至此,李白的遗憾也算得以弥补。

两年后,诗仙与世长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换句话说,李白诗篇在,大唐盛世才在,这才是中国人深藏内心的古典情怀。

作者:槐序姑娘,喜欢写字,热爱古诗词。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新朋友点击下方“关注”按钮后,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唐诗宋词古诗词
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鉴赏、品读中了解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一诗一词一幅画,一吟一舞一仙境!读诗书,品中华好诗词,关注后可免费查阅十万古诗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