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故事】秘境,如何寻踪?野生动物追踪术告诉你

文摘   2025-01-13 20:02   北京  

野生动物追踪术



在广袤无垠的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与行为习性宛如一个个神秘且亟待探索的“秘境”。它们穿梭于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里,其行踪充满变数,而这背后隐藏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生态奥秘。如今,野生动物追踪技术已然成为我们解锁这些奥秘的关键“钥匙”。


追踪术的历史与演变:

从“原始侦探”到“科技达人”

远古时期的人类在狩猎活动里,为了生存而逐渐摸索出依靠自然痕迹追踪动物的方法,可以说是相当“原始”,就像初出茅庐的“菜鸟侦探”。像成年棕熊的后脚印,那长度能达到20 - 30厘米,宽度也有12 - 18厘米,看着就很有“大佬范儿”;再看野兔的后脚印,长度通常也就是5 - 8厘米,宽度在3 - 5厘米左右,和棕熊的比起来那就是个“小不点”呀脚印的深度呢,还得看动物的体重以及走路时用力的情况,那些体重几百公斤的大型动物,走过之后留下的脚印深度超过5厘米是常有的事儿,而体型小的动物留下的脚印深度大多就在1 - 3厘米范围里了。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足迹特征,人们就能推测动物的种类、体型大小以及大致的行进方向了。


动物的粪便也是个重要的追踪线索,要是发现某种动物的粪便里没消化的植物纤维占比超过了70%,那基本就能判断这动物是个“素食爱好者”。而且通过观察粪便的干燥程度,还能估摸出动物什么时间从这儿路过过。在温度20℃ - 25℃、湿度50% - 60%的常规环境下,新鲜的粪便过个3 - 5小时表面就开始变干了,等12 - 24小时之后就变得又干又硬,靠着这个规律,就能大致推测出动物经过的时间范围。

虽说这些传统的追踪方法挺“老土”的,但在当时那可是人类了解动物习性、保障自己能活下去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科技手段融入野生动物追踪领域,让追踪的各方面性能都有了质的提升,追踪术逐渐从“原始侦探”变成“科技达人”。


现代追踪技术揭秘:科技“魔法”追踪秀

1、GPS追踪器与卫星定位:给动物装上“天空之眼”

GPS追踪器就好像给动物装上了一对能精准定位的“导航眼”,在接收到至少4颗卫星发射的信号后,通过多维度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就能精确确定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坐标,水平方向的误差能控制在10米以内,垂直方向的误差也不会超过15米。

北极燕鸥每年的迁徙往返路程可达约40000公里,跨越南北半球。科研人员将GPS追踪器安装在候鸟身上能够每隔1 - 2小时就能知道它们飞到哪儿了,进而详细绘制出候鸟完整的迁徙路线图,这就好比给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全面了解北极燕鸥迁徙生活的大门。

2. 红外相机的隐秘观察:动物世界的“隐藏摄像师”

在世界各地的野外环境里,每年都有好多红外相机在默默地“蹲守”,捕捉到的野生动物行为画面数量超过50万张当动物进入感应范围的半径5 - 10米左右,且动物自身散发的热量与周围环境产生的温差达到0.5℃ - 1℃时,就会触发红外感应相机自动启动拍摄功能,记录下动物的行为瞬间。

通过对热带雨林区域内红外相机拍摄资料的分析发现,猕猴群体每天花在找吃的上面的时间占了它们一天活动时间的30% - 40%,还有差不多20% - 30%的时间是用在互相梳理毛发、打闹玩耍这些社交行为上了。

通过这些丰富的数据,科研人员就能直观、详细地了解野生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习性,就好像是在看一部部野生动物的“生活纪录片”。

3. DNA分析技术:打开动物的“基因密码锁”

DNA分析技术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打开动物的“基因宝盒”科研人员收集动物的粪便、毛发、脱落的皮肤组织等样本后,运用专业的提取、扩增以及测序等实验技术流程,分析种群中个体的DNA样本,准确判断该种群的数量。

依据DNA分析确定朱鹮种群的亲缘关系后,近亲繁殖率从最初的约20%降低到了目前的5%以下,种群的遗传质量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就好像是给这个种群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让它们能够更好地在大自然里繁衍生息。

追踪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动物世界的“大揭秘”

在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实践中,追踪技术那可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追踪技术有着诸多成功应用案例,有力推动了对动物习性的了解以及生态保护工作。

以大熊猫为例,科研人员长期利用追踪技术对其进行监测发现,大熊猫平均活动范围面积大约在5 - 10平方公里左右,它们一天当中大概有60% - 70%的时间都用来吃竹子,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在休息,简直就是一个“竹子吃货”。了解这些习性后,保护区管理部门依据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和食物需求,合理规划保护区的范围,优化其栖息环境,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

非洲象每年因寻找水源和食物会进行大规模的季节性迁徙,科研人员借助追踪技术,把非洲象的迁徙路线摸得那叫一个清楚,就跟自己跟着走了一遍似的。相关部门知道了它们的迁徙路线之后,在迁徙路线上设置了宽度1 - 2公里左右的保护廊道,这样就能避免人类活动对它们造成干扰。

大象廊道平面(局部) © J’studio 2020 Fall Student Work

非洲象在迁徙的过程中还会带动植物种子的传播,传播的范围能够达到迁徙路线两侧各5 - 10公里的区域,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维持都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在给大自然“播种希望”。


野生动物追踪的挑战与未来:

困难与希望并存的“冒险之旅”

1. 技术挑战:那些让人“头秃”的事儿

追踪设备的电池寿命可是个让人挺“头大”的问题现在许多常用的追踪设备锂电池一般只能维持3 - 6个月的工作时长,对于那些需要长期追踪的动物,比如鲸类动物,它们的迁徙周期可有好几年呢,现有的电池根本就没办法满足全程追踪的需求,经常会出现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数据采集中断就成了家常便饭了,就好像是正看着一场精彩的电影,突然屏幕黑了一样,让人无奈!

另外,数据传输也是个关键的难题。在一些深山老林或者是广袤的沙漠、海洋等区域,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可仅占总面积的20% - 30%,追踪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很难顺利地传输回研究端,导致部分珍贵数据丢失,好比是拼图少了好多块,怎么都拼不出完整的画面...

2. 未来发展:充满期待的“科技升级”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担心,现在研发人员正在努力开发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时间更长的新型电池,一些基于新型材料像固态电解质的锂电池研发项目是很有潜力的,预期能够把追踪设备的续航时长提升到1-2年甚至更久。

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像低功耗广域网(LPWAN)以及卫星通信技术也在赶来“救场”的路上。有望实现在偏远野外环境下,追踪设备快速、稳定且高效地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其传输速率预计可提升2 - 3倍,丢包率降低至5%以下,确保科研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完整的数据信息。

同时,追踪设备本身也朝着小型化、轻量化以及对动物影响更小的方向发展设备的重量有望从目前的平均50 - 100克降低至20 - 30克左右,体积缩小30% - 50%,降低设备对动物正常生活和行为的干扰,让追踪设备和动物“和谐相处”。





借助如GPS追踪器、红外相机、DNA分析技术等多种追踪手段,我们得以更加精准地掌握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活动范围、种群数量等关键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当然,现阶段野生动物追踪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相信随着科技的持续创新发展,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优化解决。希望大家能对野生动物追踪技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共同期待它未来能为生态保护领域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新发现。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野生动物卫星追踪技术规程

[2] 中国生态城发布·【镜头】迁徙季,护鸟用上黑科技

[3] 百度百科·科学探险家的足迹探秘动物50年(全彩)

[4] 人人文库·动物的追踪与保护技术

[5] 鼎星生态监测· 创新鸟类监测技术:双摄像头鸟类追踪器引领生态观察新视角

获取更多相关数据

可扫描文章底部“林草科学数据平台小程序二维码”

或登陆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官网http://www.forestdata.cn/index.html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关于我们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NFGSDC)是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的20家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之一,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性科技机构。林业数据中心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领导下开展数据中心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工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林业科学数据支撑和技术服务。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涵盖森林资源数据、荒漠资源数据、森林保护数据、科技信息数据、草地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森林培育数据、科技项目数据、湿地资源数据、自然保护数据、木材科学数据、行业发展数据等12大类别,共计208个数据库(组),数据总量达到26.8TB。


联系我们

010-62888745

010-62871547

原创投稿

houreix@ifrit.ac.cn

林家那些事儿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用数据讲林业的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