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野化基地,多年来,通过自然繁育与人工孵化相结合的方式,基地丹顶鹤数量实现稳步增长。项目共增殖放流沙蚕185万尾、投放弹涂鱼4.5万只,大幅提高增殖区沙蚕和弹涂鱼密度,为鸟类觅食提供了充足的来源,也为湿地生态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通过疏浚11.739公里潮汐沟,使潮水漫灌翅碱蓬滩涂次数增加,有效维护区域内湿地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盘锦市还在辽河口湿地连续10年实施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生态补水3.5亿立方米以上,修复滨海湿地6878公顷、清淤疏浚供水渠系168.23公里。其中,实施“退养还湿”工程,恢复湿地面积5727公顷、自然海岸线15.77公里,造就了全国最大“退养还湿”单体工程。保护,壮大珍稀物种种群湿地生态持续向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眼下,随着气温降低,它们已经陆续洄游至辽河口保护区三道沟海域一带,晒着日光浴,享受着梭鱼的美味。近几年观测统计,斑海豹在辽河口保护区内的数量逐年递增,2021年181只、2022年253只、2023年302只、2024年393只。
作为丹顶鹤自然繁殖和越冬的重要区域,盘锦自1990年开展丹顶鹤人工繁育工作。2012年,盘锦建立了辽宁省丹顶鹤种源繁育基地,着眼推进丹顶鹤野生种群壮大和物种保护工作。先后采用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以及自然繁殖与人工孵化相结合、异巢并卵等方式,开展试验研究,逐步提高丹顶鹤人工繁育成活率,目前已达90%以上。在盘锦,丹顶鹤每年3月中下旬至5月初开始孵卵,自然情况下,每年1巢,每巢两枚卵,整个孵化过程需31天至33天。我们利用鸟类的补卵习性,第一巢由亲鸟完成前15天至18天抱孵工作,之后将卵取走进行人工孵化。在12天至16天后,丹顶鹤会产下第二巢卵。通过这种方式繁育数量得到大幅提升。2016年以来,人工繁育丹顶鹤442只、野化放归243只,调查监测到野外筑巢、孵化的丹顶鹤22对,成活雏鹤24只。人工繁育技术不断成熟,为建立丹顶鹤不迁徙种群和野外种群复壮奠定了基础。退潮了,纵横交错的潮沟中,不时有黑头白身的飞鸟停驻。这里是辽河口湿地南小河区域,是濒危鸟种黑嘴鸥的重要种群繁殖地。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黑嘴鸥观测到的数量仅2000余只,盘锦黑嘴鸥种群数量有1200只。近年来,通过建设人工繁殖岛、恢复滨海湿地功能等,为黑嘴鸥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可栖息的家园。目前,黑嘴鸥繁殖种群由1992年1200只增至2023年11357只,成为濒危物种保护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近年来,盘锦市以湿地为品牌,探索出一条湿地产业之路。稻渔综合种养是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实现水稻稳产的。目前,该种养模式已推广至黑龙江、吉林、甘肃等10多个省份,带动蟹农1万余户致富。如今,盘锦已成为全国湿地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来到辽河口湿地,春季观鸟赏花,夏季畅享湿地风光,秋季观红滩绿苇,冬季赏冰凌景观。依托湿地资源,当地开展的“二界沟开海节”“湿地芦花节”等特色活动,吸引游人纷至沓来。2023年,全市接待域内外游客3780.0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1.04亿元、同比增长540.31%。
湿地保护任重而道远。盘锦市正积极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 资料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在此,小编也梳理了一些相关数据,数据涵盖:2017年各地区湿地资源情况,2016年全国湿地资源情况,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濒危鸟类,中国重要湿地名录37个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0-2007年黑嘴鸥繁殖数量。
获取更多数据,请戳下方小程序
或扫描文章底部“林草科学数据平台小程序二维码”
还可登陆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官网http://www.forestdata.cn/index.html
-END-
关于我们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NFGSDC)是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的20家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之一,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性科技机构。林业数据中心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领导下开展数据中心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工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林业科学数据支撑和技术服务。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涵盖森林资源数据、荒漠资源数据、森林保护数据、科技信息数据、草地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森林培育数据、科技项目数据、湿地资源数据、自然保护数据、木材科学数据、行业发展数据等12大类别,共计208个数据库(组),数据总量达到26.8TB。
联系我们
010-62888745
010-62871547
原创投稿
houreix@ifri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