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实测剖面、地质填图的步骤

学术   2024-11-27 17:48   贵州  

基本功!实测剖面、地质填图的步骤

01

实测剖面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包括:实测地质剖面(简称实测剖面)和实测勘探线剖面。其比例尺的确定见表6-3。

表 6-3  实测剖面比例尺确定

1.实测剖面目的

为了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填图单元,统一技术要求。矿区填图前至少应实测1~2条完整的剖面。

剖面位置的选择,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基岩露头较好、构造较清楚或较简单、岩石变质或蚀变较浅、矿层(体)与围岩关系清楚的地段,剖面线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地质体走向。

2.测制方法

在剖面的起点处打入写有A0(A剂面)编号的,后测手持测绳的端点站于A0处,前测手持测绳向剖面前进方向推进,在地形明显变化处或与A0点有一定距离处设置导线点1,打人编号为1的木桩或用油漆在基岩上写上编号1。前测手用测绳丈量该导线斜长,前、后测手分别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度(均要求误差≤3°内取平均值),并将上述测量数据记录于剖面记录表中(表6-4)。以此类推,测制A0~1,1~2、2~3导线的斜长、方向、坡度(坡度角记录时,上坡为正、下坡为负)绘出剖面导线平面位置图。在导线布置的同时,要求作剖面导线平面图和自然剖面图地形线。

表 6-4  实测地质面记录表

3.实测剖面图的内容

(1)实剖面图的图面内容

实测剖面图上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剖面图、平面图及责任签等(见图6-12)。作图时,剖面图的西、北西、南西、南端应放置在剖面图的左边,而东、北东、南东、北端放在剖面图的右边。剖面图自左至右总体方位应小于180°。如果有物化探工作,其曲线图可视情况放在实测剖面图的上方或单独成图。

(2)实测剖面图上的主要内容

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岩性、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及标本、样品编号、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如图6-12所示)。如有放大素描图应在剖面上方绘制并用箭头指示位置。

(3)导线平面图上的主要内容

方位、导线(长度以平距计)和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如图6-13所示)。

图 6-12  实测剖面图

图6-13实测地质剖面图

4.实测勘探线剖面

(1)矿区勘探线剖面布设

布设矿区勘探线剖面时,应照顾到矿区各地段或相邻矿区,勘探线剖面应尽可能垂直矿体(带)走向,等间距布设,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布设为放射状或网格状,主要控制矿体的探矿工程应沿勘探线布置。

(2)勘探线地形剖面测制

勘探线地形剖面用仪器法测制。对剖面上的探矿工程(槽、井、坑、钻)位置和各种主要地质界线(如矿体顶底板界线、重要断层线等)必须用仪器定位。勘探线的端点要埋设水泥桩,水泥桩要编号并测量位置坐标(X、Y、Z)。

(3)勘探线剖面的内容

勘探线剖面要反映探矿工程的种类、数量、位置间距及相关关系,样品分布与品位从而反映矿区勘查工程对矿体的控制程度、矿体形态、产状及变化特征,矿体圈定的合理性及各类资源储量分布的合理性。


02
地质填图



1.目的任务

1)1:10000~1:25000地质填图(以下简称填图)的的任务是:了解测区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扩大矿床(区)远景。

2)1:5000~1:1000填图的目的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特征;查明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提供矿区基础地质资料。

2.准备工作

1)设计编写阶段的准备工作。①充分利用前人工作成果:收集工作区内或较大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1:50000~1:250000)地质图也应收集;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测区内褶皱、断裂的分布、形态特征、规模、性质、产状以及对岩(矿)层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的资料:测区地形图(应与填图比例尺相同或更大的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资料。如果收集不到与矿区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可以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使用或新测地形草图;测区内物化探、重砂、航遥解释等资料。②确定填图比例尺:依据矿区的查程度及范围大小、地质复杂程度、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区填图比例尺。③确定填图范围:1:10000~1:25000填图范围,一般在矿区外围有与已知矿床有地质联系的地质体及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地段,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发现或圈定的综合异常地段。1:1000~1:5000填图范围,通常为矿区或矿段(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探矿工程集中布置的地段应位于填图范围的中部。

2)填图准备工作。①准备矿区地形图:矿区地形图可收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矿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例尺。②踏勘:针对拟定的工作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矿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地质、水文、物探、化探、测量等工作人员,对测区进行踏勘和实测剖面,并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填图单元、统一野外岩矿石命名、统一填图方法和要求、统一图式图例。③人员组成:填图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应由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

3.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观察路线布置。填图工作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首先将实测剖面及确定的填图单元界线、断层线、侵入体界线和矿层顶底板界产状等的位置,绘到手图上,再从实测地质剖面两侧逐渐展开。

2)穿越法填图。以手图上实测剖面线为起点,按照填图精度要求的观察路线距离垂直(或大致垂直)岩层走向布置观察路线。观察路线要根据填图精度和基岩出露情况考虑点距和线距,见图6-14。

3)追索法填图。选择标志层、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主要断层(或断裂带)等采用沿走向追索填图。观察路线一般采用“之”字形迂回布置,以控制其顶底界线和了解其变化情况,见图6-15。

图 6-14  穿越法填

图 6-15  追索法填图


4.地质点布置

1)地质点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①基本点: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②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③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2)地质点密度及数量。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见表6-5。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

表 6-5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

3)地质点定位。①现场标注点位:将写有地质点编号的木桩(竹)打入地质点处的基岩裂缝中,或者用红油漆在基岩上划“”以示点位,并在“⊙”旁边写上地质点号。若需要仪器定测的地质点,应在地质点附近挂上小红布条,以方便找点。②测量坐标: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图定位,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用直径2mm的实心圆点()和空心小圈(O)分别表示实测和推测的地质点,并标注点号。③精确定位: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质点,需用经纬仪进行精确定位。一般的做法是填图人员在现场经观察确定地质点,用GPS测量点位坐标后,将这类地质点及坐标通知矿区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测量定位。

4)地质点记录。在地质点测量到的坐标数据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都要记录在地质点记录表中(表6-6)。如果采用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时,应按表6-7的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

表 6-6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表 6-6  音像记录表

5.地质描述

每个地质点所具有的地质意义不完全相同,在描述地质现象时,应有重点,切忌千篇一律或平淡叙述。内容主要有:岩石组合特征、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等;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蚀变及矿化现象;矿脉(层)、岩脉的岩矿石名称、岩矿石特征、产状、厚度以及穿插关系;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皱、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性质、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及水文地质等。

6.地质界线勾绘

地质界线勾绘是指将控制同一地质界线上的相邻两个地质点相连接。地质界线勾绘应在野外实地进行,勾绘时,应充分考虑两点间距离的远近、产状及变化、有无断层切割及地形变化(按“V”字形法则勾绘)等因素。实测的地质界线用实线表示,推测界线用虚线表示。

7.地质填图工作总结的内容

1)概况:目的任务、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完成实物工作量;

2)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3)矿区地质:地层、构造、变质岩、岩浆岩、矿床;

4)结语:主要成果、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意见。


03

数字化填图(RGMAPGIS)




数字化填图是指地质图的完全人工工作过程,跨越式转变为野外现场地质调查与填图信息数字化过程。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从1999年开始了系列与配套的“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项目研究,经过几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地质调查与填图野外数据收集的技术核心,创建了我国PRB(POINT-一地质点,ROUTING-分段路线BOUNDARY--点和点间界线)数字填图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建立了PRB过程及其形影的数据模型,实现了野外路线观察过程精确的定量化描述。以PRB数字填图的技术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集CPS、CIS、RS技术与手持计算机为一体的野外数据采集器为主体的新五件(手持计算机、GPS、数码相机、数码录音笔、数码摄像机),向世人展示了21世纪我国数字化地质队员的新形象。经国家一级科技和专家评审的结果标明,已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它使野外数据采集的空间定位及数据采集方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填补我国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现场数字采集技术的空白。

1.系统组成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从工作环境来分,可分为野外与室内,因而从硬件(手持计算机、GPS、数码相机、数码录音笔、数码摄像机)到软件(MEMAP一-掌上机系统、MEMAPGIS--桌面系统)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区别:从数据采集方式来看,可分为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从数据采集类型来看,可分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从数据获取方式来看,又可分为GPS自动获取坐标和人工实时通过键盘、电子手写笔、电子词典录入。基于PRB数字填图技术的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将构架以下子系统

2.系统间关系

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可用图6-16来表述。

图6-16数字固体矿产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建模图

3.数字填图系统(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该系统直接采用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由于该系统应用范围与比例尺无关(XX1:10000万矿区填图实验已证明),故可用于矿区填图。其特点有:①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由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MAP)、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数据综合处理系统(RGMAPGIS)、数字剖面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SECTION)、数字剖面数据综合处理系统(RGSECTIONGIS)、岩石花纹库创建系统(SIGN)组成。可以满足矿区地质调查填图全过程的需要。②RGMAP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底层具有在不同PPC【(掌上(口袋)机,运行于WINDOWSMOBILE、HPC【掌上(手持)机,运行于WINDOWSCE和平板电脑上运行具有运行效率高、稳定等特点;提供丰富的图示图例库,满足地质专业的图示需求。③具有先进的数据组织和压缩技术,极大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④可采全采准野外数据。⑤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从野外数据采集拓展到整个数字填图过程,系统功能从数据处理拓展到数字填图过程定量质量评价。⑥完善和丰富了数字地质填图中的PRB数据操作。⑦可对地球化学采样数据、自然重砂数据、矿点检查数据采集组织与管理。

4.数字填图

1)启动程序和环境配置。首次启动时,对系统使用的字库(CLIB)、符号库(SLIB)、工作目录进行配置。工作数据的盘符指向创建的RGMAPPING目录,系统路径指向MeBasedata。

2)创建PRB图幅库。对新的工作图幅,必须创建PRB图幅库。根据填图要求选择比例尺。

3)设计路线。野外手图组织,野外手图数据转换CF卡,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导入野外手图。

4)室内PRB路线数据录入。路线号、地质点号、地质数据、分段路线、点和点间界线、产状、照片、采样数据等输人。

5)PRB数据整理、PRB数据输出。

5.数字剖面

1)启动程序和环境配置。首次启动时,对系统使用的字库(CLIB)、符号库(SLIB)、工作目录进行配置。设置工作数据的盘符指向创建的RGMAPPING目录。置系统路径指向MeBasedata。

2)创建新剖面。选择新的工作比例尺图幅,新建剖面号,进入剖面编辑状态。

3)录人数据。在桌面录入新的剖面数据,输人导线数据、分层数据、分层描述、产状、采样、素描数据、地质点等。

3)数据输出。录入数据的阅读、编辑、修改、输出。

地学之家
报道地球科学前沿学术进展,分享地球科学资讯,交流科研技术手段,主要涉及:1壳幔相互作用与板块俯冲;2地球历史时期的气候和环境;3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与地表物质循环;4行星科学;5矿床学;6地球内部物质物理化学;7新技术新方法;8科研软件和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