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近5年平均在4.5-5.0之间,2024年为5.12,JCR1区,中科院1区Top。
年发文量:EG每年出版8期(半季刊),年均发文量约70篇,主要为研究长文、综述、短讯。
发文难度:作为领域顶刊,EG对文章创新性与科学性的要求极高,录用率不足20%。
中国学者EG发文趋势
随着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中国学者在EG上的发文数量持续增长。
据Web of Science统计:自EG创刊至今,中国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在EG上累计发表256篇文章,涵盖多个研究领域。热点研究方向:成矿作用机制、金属矿床预测与评价、地球化学分析等。
中国学者年度发文趋势:从1986年至2024年,中国学者在EG期刊的发文数量呈显著增长趋势。2010年前,年发文量不超过6篇,尤其在最近五年表现尤为亮眼。
1986-2025中国学者EG年发文量
谁是EG发文最多的中国学者?
EG作为矿床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对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学术价值要求极高,加之期刊年发文量仅70余篇,发文难度极大。据统计,中国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数量排名前十的学者中,舒启海教授(地大北京)以5篇文章居榜首,翟德高教授(地大北京)、毛伟研究员(贵阳地化所)、欧阳荷根研究员(地科院矿产所)紧随其后,各发表4篇文章,此外,李晓春研究员(中科院地质所)、吴鸣谦副教授(地大北京)、张道涵副教授(地大武汉)、柏中杰研究员(贵阳地化所)、李伟副教授(地大北京)、赵新福教授(地大武汉)等学者也均有3篇发文。
中国学者作为第一作者EG发文Top10
以国内机构为第一单位,中国学者作为共同作者的学术贡献逐年增加。据统计,毛景文院士(地科院矿产所)以25篇文章位居榜首,周美夫研究员(贵阳地化所)紧随其后,发表24篇文章。侯增谦院士(地科院地质所)和胡瑞忠院士(贵阳地化所)分别以16篇和15篇文章排名第三和第四。此外,李建威教授(地大武汉)、赵新福教授(地大武汉)等学者的发文数量也均在10篇以上,邓军院士(地大北京)、钟宏研究员(贵阳地化所)、谢桂青研究员(地科院矿产所)、杨志明研究员(地科院地质所)等学者发文量在5篇以上。
中国学者作为共同作者EG发文Top10
谁的EG发文最受关注?
中国学者在EG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屡获关注,多篇论文成为矿床学领域的重要引用来源。据统计,侯增谦院士(地科院地质所)的论文(Hou et al. 2015)以总被引次数546次位居榜首,凌明星研究员(中科院广化所)和杨立强教授(地大北京)分别以497次和276次分列二三位;在年均被引方面,侯增谦院士(Hou et al. 2015)以年均被引55次高居榜首,可谓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邓军院士(Deng et al. 2020),同样表现优异,以年均被引48次排名第二。这些高年均被引论文多集中于成矿作用、矿床预测与评价等核心领域,反映了中国学者在国际矿床学研究中日益增强的学术话语权和持续的科研活力。以下是中国学者EG发文总被引排行Top 10
Hou, Zengqian et al., 2015. Lithospheric architecture of the Lhasa Terrane and its control on ore deposits in the Himalayan-Tibetan Orogen. 总被引:546次,年均被引:55次
Ling, Ming-Xing et al., 2009. Cretaceous ridge subduction along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belt, eastern China. 总被引:497次,年均被引:31次
Yang, Li-Qiang et al., 2016.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ld and pyrite at the Xincheng gold deposit, Jiaodong Peninsula,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old source and deposition in a brittle epizonal environment. 总被引:276次,年均被引:31次
Shen, Ping et al., 2015. Oxidation condition and metal fertility of granitic magmas: Zircon trace-element data from porphyry Cu deposits 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总被引:255次,年均被引:26次
Liang, Hua-Ying et al., 2009. Porphyry copper-gold mineralization at Yulong, China, promoted by decreasing redox potential during magnetite alteration. 总被引:255次,年均被引:16次
Hu, Rui-Zhong et al., 2008. Uranium metallogenesis in South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rustal extension during the Cretaceous to Tertiary. 总被引:251次,年均被引:15次
Deng, Jun et al., 2020. In situ dating of hydrothermal monazit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geodynamic controls on ore formation in the Jiaodong gold province, eastern China. 总被引:241次,年均被引:48次
Yuan, Shunda et al., 2019. Protolith-related thermal controls on the decoupling of Sn and W in Sn-W metallogenic provinces: Insights from the Nanling region, China. 总被引:237次,年均被引:40次
Su, Wenchao et al., 2009. Sediment-hosted gold deposits in Guizhou, China: Products of wall-rock sulfidation by deep crustal fluids. 总被引:233次,年均被引:15次
Wang, Rui et al., 2014. Increasing magmatic oxidation state from Paleocene to Miocene in the eastern Gangdese Belt, Tibet: Implication for collision-related porphyry Cu-Mo ± Au mineralization. 总被引:217次,年均被引:20次
发文趋势与矿业环境的反向变化
21世纪的前十年被誉为“中国地质的黄金时代”,国家在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投入巨大,直接推动了矿床学领域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2010年后全球矿业逐步进入“寒冬”,地质行业在资金支持和勘查力度上显著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在《Economic Geology》上的发文数量却呈现出反向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
学术研究转型:随着传统矿业的衰退,学术界逐步将研究重点转向基础成矿理论与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矿产、深部成矿作用等)。
国际化科研合作:更多中国学者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EG等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
科研经费倾斜:虽然矿业整体低迷,但国家在战略矿产资源、新材料与能源等领域的科研投入增加,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支持。
这种“逆势而上”的发文趋势,不仅体现了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活跃度,也反映了矿床学研究从应用驱动向理论引领的转变。
随着研究水平的提升,中国学者在国际矿床学领域正从“跟随者”逐步成为“引领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活跃在国际舞台,担任矿床学相关顶级期刊的编委和主编,如《Ore Geology Reviews》和《Mineralium Deposita》等。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学者的国际认可度,也促进了我国矿床学研究成果的全球传播。
这一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国家在科研资源整合、战略矿产勘查与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投入。通过重大科研专项、国际合作基金以及人才引进计划,我国逐步建立了完整的矿床学研究体系,并为相关学者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未来,中国学者将在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贡献智慧和力量。
END
样品袋, 地质锤, 硬度笔, 记录本, 放大镜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