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为底色,这条“山海大通道”将开启浙南山区交旅融合新版图

文摘   2025-01-14 17:22   浙江  

曾几何时,“路阻且长、闽浙之末”是外界对浙南山区的“刻板印象”;今朝时光,“归园田居,慢品人生”已成为大众对惬意生活的向往。

从“峻岭难越”到众人向往的度假胜地与兴业摇篮,苍泰高速在万众期待中,开启了山区高速公路与地方经济破浪前行的征程……

01

翻山越岭

开启交旅融合新版图



苍泰高速起于苍南县沿浦镇,止于泰顺县罗阳镇东南侧,与文泰高速紧密相接,全线总长达到了99.1公里,沿途穿越苍泰两县境内的14个乡镇98个乡村,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将沿线的资源与机遇逐一串联,点亮浙南山区交通脉络。




苍泰高速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廊氡旅游度假区、玉苍山4A景区、温州168生态海岸线……高速建成后,将有效串联沿线各景区,打破各景点“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带状发展,形成联动效应。




02

联动地方

优势互补促建设





苍泰高速有7座3公里以上特长隧道,其中大坪山隧道长达7.3公里,是苍泰高速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浙江省在建最长公路隧道之一。隧道宛如一条巨龙穿越6座山峰与6条节理破碎带,其通风竖井深度达372米,也是未来该工程要攻克的难点之一。











“大坪山隧道正巧处于矾矿脉附近,我们在项目前期谋划时便有意识地想要结合利用当地多年来的地下打井技术和经验,助推竖井作业。”苍泰2标生产副经理罗剑向大家介绍,由于矾山矿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许多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处于待业状态,而他们正急需一支技艺精湛又有着丰富打井经验的施工队伍。项目部与当地施工队伍的合作,既可以弥补标段人才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促进矾山产业工人的再就业,优势互补,携手并进。

自大坪山隧道于2024年6月15日开工以来,其出口处累计进尺已达300米,进口处也已推进78米。在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将会紧密结合当地专业施工队伍,借助地方工人多年练就的地层判断能力,精准识别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状况,如可能出现的渗水层、不稳定岩层等,并及时反馈施工团队,帮助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风险。










03

无废工地

引领绿色交通新风尚




苍泰高速线路绵延,途经多处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以及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这些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且极为敏感,因而整个项目对于环保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与标准。沿着路线前行,来到苍泰土建3标1号三集中场地,这里也是贯彻环保理念、落实环保举措的重要“阵地”之一。
















































“我们将工地常见的石渣、灰尘、水、泥浆进行4大利用,例如将碎石扬尘通过设备收集压缩成饼状,作为灰砖的原料;将拌合站、碎石场等工业废水,通过压滤设备过滤再循环……”苍泰3标项目副经理李顺兵说,三集中场地在设立初期便有意识地调整布设拌合中心料仓、加工料仓、加工、沉淀池等区块。配备砂石分离设备,对混凝土搅拌车清洗后的混凝土残余物进行分离、清洗及再利用,减少场地尘土飞扬的情况。





除了先进设备的巧妙使用,苍泰高速秉承着“预防为主,防治并举”“污染者担责”“强化全程监管”的理念,建立健全环保工作体系和环保责任制度,明确各参建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建设工程的环保工作承担责任。积极推动施工单位常态化开展产业工人环保教育,把环保工作纳入立功竞赛考核标准中,激励全体参建人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来源:浙江交通、交通旅游导报

编辑:王诗颖

浙江交通质监
浙江交通质监行业权威信息发布平台、行业形象展示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