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 在物质生活上学习知足
文摘
2024-11-03 06:40
福建
保罗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可见,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拥有知足之心。“知足”的境界是需要追求的。我们都要学习知足的功课。藉保罗的人生体验,与家人们分享“为什么要在物质生活上学习知足”,愿我们从中都能得到造就。保罗的人生体验说明,拥有“知足”的心态与外界的环境无关。一个不知足的人,即使拥有整个世界,仍然觉得不能填满自己的欲望。一个知足的人,尽管可能面临困境,却能够随遇而安、苦中作乐。就如同成语“知足常乐”,一个知道满足的人,总是生活在快乐当中。有衣有食虽不代表大富大贵,却表明物质有保障,生活无忧。故保罗教导,“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心里知足了,才能有喜乐的生命。不知有多少人满脸愁容,不是因为他们缺衣少食,也不是他们无钱无产,反倒是因“贪”之心,使自己陷入各种试探和网罗中,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不知足的人贪得无厌,轻视他人的帮助,又怎么能感恩呢?而知足者凡事感恩,不轻易发怨言。知足的人不但会常常数算恩典,而且对于别人给予他的一点点的好,都能够对人充满感谢,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此,使自己的人生进入到恩上加恩的良性循环中。反之,譬如以色列百姓走旷野地,日夜有云柱火柱指引,有天降吗哪供饮食,又有行走四十年衣裳鞋子不破的奇事;可谓是生活在爱的恩典中。但他们却因不知足,常常起贪欲、发怨言;以致多半成为主所不喜欢的人,不得进入迦南地;保罗教导,他们的失败要成为今日我们的鉴戒。诚如书上所说:“嫉妒是骨中的朽烂”,嫉妒的心理疾病如同病入膏肓一样无药可医。而一个知足的人就不易产生嫉妒的心理,从而得尝心灵的安静。一个知足的人常常为自己所拥有的知足,自然就不会去嫉妒别人所拥有的。当他看到自己的缺憾时,却能想到:“自己所拥有的,别人未必有。”因而得着心态的平衡。而一个不知足的人却喜欢拿自己没有的与别人所有的进行攀比,结果让自己心生苦根,长出嫉妒之心。就好像以法莲原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的,却因为骄傲、不知足、嫉妒,使自己最终成为被弃绝的。可能有人会认为,知足意味着不思进取、懒惰;知足的人越多,社会的发展将越倒退。其实这是对知足者的错误理解。知足,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非但不是消极的心理,反而是积极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物欲极简、善于知足的人,他反而更加专注于高级的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因兴趣、志向而引导的努力反而真正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家人因在物质生活上学会知足,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追求那更美的,促使我们走向更高。比如摩西贵为王子的身份,但他并不贪恋世界地位、金钱,他看到生命中更高的价值,那就是“想望从主而得的赏赐;故而他宁可受苦,不愿享受罪中之乐,追求比财物更加有宝贵的人生目标。
《老子》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罪莫大于放纵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错莫大于贪婪。所以只有知足才会有长久的富足。”与家人共勉,让我们在物质生活上学会知足,然后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价值的事上,以得享主所赏赐的长久的富足。
底波拉心灵驿站 | 我用心写 | 您喜欢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