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引言
“记得是在一个腊月的小酒馆里,腾嶽兄和贤全兄作陪。把酒言欢微醺之际,先生酣定‘现代经济过程中的毛利人’作为论文题目,顿觉热血沸腾,我也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由此成为本书的缘起。现在想来,还十分温暖。”
——张剑峰
张剑峰,1970年生,云南昆明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枕海问天,目皆蔚蓝。
公元950年,在颠簸的浪潮上,一支族群循着全天88星的光辉,远渡重洋,勾勒家园的边界线。岛屿陆地上所蒸发的湿热空气远远多于海面蒸发,更有利于云层的形成——传说中,毛利先祖由此判断群岛的方位,并将那片沃土命名为“长白云之乡”。
2016年,张剑峰踏入那塔胡部落属地时,这里的农场已经全面装设现代化设施,从家庭农牧到资产企业,当地的毛利人民用自己的双眼细数这片土地的丰饶、用自己的双手缔造一个部落的繁荣。
张剑峰在所著书籍的篇末附有自己在当地采风的实录,言辞间不仅有对于毛利人现代生活方式的好奇,更多通过深刻的思考展现出自己对于这个民族历史的熟悉以及作为人文社科学者的情怀。
远山卧野,牛羊低伏。
张剑峰乘车在新西兰的土地上遍访南北,向东西方诸多学者请教形色问题,也不断亲身探究部落的古老记忆与企业的经济模式。跨过古今时代的经济“大洋”,是毛利人的创举,也是张剑峰努力还原这一历史进程的研究成果。
后记中,他说,“人生的偶然性无处不在。但于我而言,学术苦旅的确是开启了艰辛而又多彩的一程。”
波利尼西亚地区及其相邻的美拉尼西亚和新几内亚地区,是人类学关于物的交换的传统研究领域,产生了无数经典的民族志和理论模型。张剑峰以毛利部落的社会历史为线索、在当代的商业领域有重大建树的那塔胡部落为研究对象,围绕当地土著的文化生活,刻写下一卷卷经济的史诗:
那塔胡部落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毛利人部落,在那塔胡人的口述史中,南岛起源的传说与他们的祖先——半人半神的奥拉基(Aoraki)有关。在毛利宗谱中,人与自然常是密切连结;附于自然的特殊力量“豪”,亦可为人所用,成为毛利社会中最早的物品价值认知。
天降奇石“婆纳穆”从丧葬仪式后的赠品步向部落攻伐时的利刃,整合起毛利人的原始社会关系,却无力在面对资本的火炮舰船时为自己世代从事渔猎的同族提供庇护。和欧洲文明的早期接触之路,毛利人走了很久,同时,他们也在用鲜血与金币向前铺就发展之路。捕鲸的开拓时代为这些原始居民带来火枪与部落战争,《怀唐伊条约》的签订则进一步搭建文明与部族间的栈桥。
兴许是在最初的顽强抵抗让侵略者投鼠忌器,又或是列强间的势力争夺刻不容缓,不同于亚非殖民地的悲惨遭遇,毛利人的部落联盟在很大程度上保有了自身的管辖自由。如同赤道南北不相互通的鲸,这支南岛的族群远离日不落的帝国,就在太平洋的一隅,步步发展经济、走向自得的未来。
毛利大宪章对主权的让渡虽则有限,却逐渐从若有似无的影子向确凿的实质转变。面对失去直接管理、使用权力的土地,毛利部落联盟势必要自行探索出路,放下渔猎工具,再次荡起祖先的船桨,从原始社会横渡到文明的时代,去往一个白云依旧的新西兰。
张剑峰动身去往那个国度时,便怀着所有经过“现代化”发展历程学者的疑惑:毛利的部落所走的道路,与自己所见是否一致?他们的经济变迁,与其他被殖民国家有何不同?
在他的书中,收录了那塔胡现代部落次级法理地位的形成过程、解释了那塔胡索赔谈判和赔付方案,借助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读回答毛利那塔胡部落为何能够取得众多现代一体化成就。
1998年,国会批准了“那塔胡部落赔付法案”,一家以“代表部落委员会谨慎地使用和管理资产,进行盈利和高效的商业运作”为职能的控股公司应运而生。如今,那塔胡控股公司在新西兰的市场占有极大份额,成为了“毛利化”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典型范例。
现代的毛利人仍在发扬他们先祖不畏风险、积极挑战的民族精神,在商业领域不断创造佳绩。古今经济洋上,他们的远渡,将成为后辈未来可靠的参照。
荐语
本书是新西兰人那塔胡部落的经济民族志,系统呈现了近二百年以来那塔胡部落经济的历史变迁过程。近十年来,那塔胡一直以“来自新西兰的成功案例”而蜚声于全球原住民经济发展研究。
那塔胡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成功,还开辟出一条小众族群参与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政治经济博弈的创新之路。那塔胡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未成为现代部落发展的障碍,而是在资本的协助下形成了更高水平的部落一体化形式。它的未来发展预示着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生态的繁荣。
翻开本书,横渡古今经济洋,愿人类文明寻到群星的归处。
|中南大学商学院|
CSU BUSINESS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