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平整开阔;连绵群山层林尽染,色彩斑斓;万亩中药材基地青山环绕,绿意葱茏;现代农业产业,风生水起;“宅改”后的村庄,幸福满满……近年来,武山镇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千方百计便民惠民,不断在凝聚乡村发展活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中积极探索创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绿色生态 乡村环境美起来
冬日傍晚,走进武山镇武前吴家嘴自然村,村口绿树掩映,桥面宽敞;村前溪流潺潺;村内设施完善,卫生整洁。农家书屋优雅清静,茶室闲适淡雅,推窗可见山水,给人一种小桥流水般的归家感。
“体验具特色的民宿、感受农耕丰收的喜悦、体验采摘乐趣、享受诗意田园的治愈……这样的时光太珍贵了。”近日,游客陈女士一家自驾前往武山镇武前吴家嘴自然村乐享山水田园。如今,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通过和美乡村建设的“梳妆打扮”,当地成为周边游客网红打卡地。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武山镇积极整合盘活生态资源,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颜值”不断提升,推行“生态+旅游+产业”模式,依托油菜花节,知青馆、赣鄱中药文化馆接待各类团体、游客开展参观、研学活动,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中药文化,成功获批3A乡村旅游点,知名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武山镇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创新旅游富民方式,着力发展全域旅游,做活“旅游+”文章,使一个个落后的村庄变成了“金窝窝”,逐步形成了“景区带动型”“农旅融合型”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让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柱。
接续发力 产业引领富起来
武山镇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地处天山山脉和武山山系的腹心地带,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出产的中药材质量高、品质好。为强化药材质量标准化建设,武山镇各村成立经济合作社,与弘盛药业、钟山药业、九普药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中药材新品种研发基地、中药材加工基地。同时,该镇还立足中药材的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加大三产融合力度,做好“接二连三”好文章。结合“大美湖口·五彩武山”发展定位,持续壮大农文旅产业,打造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出巨大效益。
在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武山镇依托境内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蔬菜、水果、养殖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该镇还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力打造沿天山乡村振兴“四融一共”示范带;不断补齐基础薄弱村庄短板,提升万亩油料基地、天山景区、一方农旅、王常中心村、桃李梅农庄、丰润桃园、杨梅山庄、年丰百果园、弘盛药业等现代农业服务水平,有效培育武山地方特色产业品牌。此外,武山镇还用工业思维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采取“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扩则扩”形式,鼓励村集体将闲置校舍、旧厂房、旧村室、村民空闲房舍等资源入股建成“微工厂”,探索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资产增值、企业增效、集体增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内外兼修 乡风文明树起来
夜幕降临,武山镇王常村文化广场热闹起来了,妇女们跳着广场舞、小伙子们打着篮球、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一起聊天……“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条件,谁还愿意整天待在家里看电视,困在牌桌上。”村民们纷纷表示,村里新建了文化广场,新修了通村公路,沿路栽种了景观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现在哪怕是晚上,大家也能时常出来走动走动了。
弘扬文明新风,助力振兴发展。近年来,武山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引导各村常态化开展“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平安和谐文明户”“孝老爱亲模范”等创评活动,着力培育现代文明家庭,以家风带民风转村风。坚持以法治、德治、自治为抓手,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在改善民生方面,武山镇全力推进粮站改造项目,新建集镇农贸市场、冷链物流、文体广场,8个新农村点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刘珏危桥改造、西桥埠堰两条农村公路建设以及新能源物流停车场、佳禾上品扩产增效、龙潭涧灌区改造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持续完善“六员合一”治理模式,加强各村配备的“五老”人员管理,切实做好道路管养、森林防火、防溺水、秸秆禁燃等工作。持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积分制”管理模式、信访矛盾化解机制、网格化管理等基层治理手段,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漫步武山沃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崛地而起,乡村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和美乡村治理有效……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东风,武山镇正在奏响农业强、农村美、乡风好的“交响曲”,一幅产业兴旺、乡村秀丽、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