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过,天气渐寒。早晨8点钟,高台县第四次文物普查队的队员们在县城采购好一天的口粮,便驾车出发,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黑山1号烽火台位于罗城镇侯庄村东北8.9公里处的合黎山山顶,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山之路地形错综复杂,爆胎、陷车等突发状况时有发生,他们也因此常常需要化身为修车能手,来处理各种棘手的车辆问题,以应对这复杂的路况。更艰难的是,大部分路段连越野车都无法进入,他们只能身背普查设备,徒步翻沙丘、跨沟壑,一步步向山脚靠近。
普查队员杨海东额头上满是汗珠,在寒风中蒸腾起丝丝白气。他一边费力地用扳手拧着轮胎上的螺丝,一边无奈地说道:“今天轮胎又爆胎了,这已经是第三次爆胎了,路况比较复杂,又是陷车又是爆胎,感觉已经成了工作中的一部分。”
山脚下的路还算平稳,再向上的道路,就更加难行,碎石遍布,还非常陡峭,队员们手脚并用向上攀爬,到达山顶烽火台时已经是上午11点钟。大家各司其职,打点、拍照、记录……一套流程已经相当熟练,很快就完成了普查的复核登记工作。
陈静作为队里唯一的女同志,主要负责GPS定位、测绘、标本采集等工作。此时,她正半蹲着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随后轻轻地将一块标本放入采集袋中。“文物普查本就是个‘细致活’,其中文物标本采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关系到后续工作的开展。每到一处文物点,我们都需要采集这样的标本,有些地点像这样的标本已经很少了,所以需要我们更加耐心细致地去找。”陈静说。
上山难,下山更难。等回到山脚下,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半了。平时,队员们用自带的干粮作为午饭,在寒冷天气里连口热水都喝不上;要是普查点靠近镇子,那就是很“幸福的事儿”,可以到小饭店解决“肚子问题”。不过,按计划今天要完成2个文物地点的普查,时间比较紧张。队员们稍微缓了口气后,便支上小桌板,拿出早上买的午饭简单吃了起来,准备再次出发。“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在这外边简单吃上些,就开始干活。”杨海东边吃边说。
郇德飞曾是“三普”队员,现为“四普”普查队副队长,经验丰富。回忆起“三普”,郇德飞感慨万千。如今,到了“四普”,得益于“三普”积累的经验,他对文物普查工作已然驾轻就熟,心中更多了一份成竹在胸的自信。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要确保各种防范措施到位,保障组员的生命安全。他就像一个大家长,努力将组员们“拧成一股绳”,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每一个人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都能感受到温暖,齐心协力完成普查任务。
“‘四普’相比‘三普’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提升,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还是比较大。虽然大家一天下来都比较辛苦,但过的还是很充实。”说到这儿,郇德飞微微皱眉,嘴角却又泛起一丝欣慰的笑意。有对困难的正视,也有对团队的骄傲。
朝起而行,暮落方归。然而,一天的工作并未就此画上句号。记者跟随普查队员来到“四普”办公室。在这里,队员们会对当天的勘查数据和信息进行细致整理并上传,常常要忙碌至很晚才能收工回家。对于记者而言,这一天是充满新奇的普查体验;但对于文物普查队员来说,这却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与责任。普查队员度过的每一天,看似平淡,实则不凡。他们跋涉于山川之间,记录下的不仅仅是文物数据与资料,更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实习记者:李渊博)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gtxwwxb@163.com
举报电话:0936—6621910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