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聚焦槟榔谷 | 在深谷山野中,感受海南黎族文化…

旅行   2024-11-12 14:58   海南  

近日,新华社摄影记者深入槟榔谷景区

从专业的角度、国际化的的视角

深度挖掘海南黎族非遗文化

传播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报道《在深谷山野中 感受海南黎族文化

由中、英、印尼、泰、乌尔都语等语言

向全世界报道

其中,仅新华社中文APP一个端口

阅读量就近百万



新华社报道


同时,国内外主流媒体

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网

环球时报、华兴时报、世界新闻网

通过不同语言文字向各国传播

海南黎村的故事




以下是新华社报道的完整内容

虽然篇幅不长

但是图文传递的黎村故事

原汁原味地展示了这里的乡土和风情

每一幅,都能触动人心


新华社报道

在深谷山野中 感受海南黎族文化

↑11月4日,游客在位于海南保亭的槟榔谷文化旅游区体验黎村夜游活动。


位于海南保亭的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坐落在热带雨林中。多年来,槟榔谷挖掘、保护和传承海南黎族文化,向外界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打柴舞、黎族竹木器乐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11月4日在位于海南保亭的槟榔谷文化旅游区拍摄的黎族竹木器乐表演。


↑11月4日,黎族老人在位于海南保亭的槟榔谷文化旅游区展示黎族织锦绕线技艺。


↑11月4日,黎族老人在位于海南保亭的槟榔谷文化旅游区展示黎族织锦技艺。


↑11月4日在位于海南保亭的槟榔谷文化旅游区拍摄的民族歌舞情景演出《槟榔·古韵》。


↑11月4日在位于海南保亭的槟榔谷文化旅游区拍摄的黎族打柴舞表演。


新华社报道的

只是槟榔谷丰富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把黎族文化千年史铺陈开来

是一幅古老、悠长、宏大而浪漫的历史画卷



作为中国首家民族文化5A级旅游景区

槟榔谷以其26年的坚守

挖掘、保护、传承、弘扬

海南黎苗文化,使其生生不息

把槟榔谷打造成海南民族文化的“栖息地”

民族文化从静态展示

转向沉浸式体验

不一样的黎村

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槟榔谷,拥有得天独厚的雨林生态环境




槟榔谷,拥有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槟榔谷,拥有原始的黎族民俗文化生态区



槟榔谷,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承机制



在这里

平日里很难见到的

黎族纺染织绣、竹木器乐演奏

打柴舞、黎族最后一代文身绣面等

一批濒临失传的黎族苗族古老的文化符号



以及日渐淡化的海南本土文化元素

都能在槟榔谷里找到

景区内几乎珍藏着整个海南岛

最齐全、最珍贵、最能见证

黎族苗族发展历程的

各种民间文物和图文资料

被称为一部生动恢弘的

“黎族苗族人类历史教科书”



近年来

槟榔谷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

文化旅行新IP

推出甘什抄、甘什嘚、雨林苗家三大体验区

以及《黎村水秀》、《夜探黎峒》

全民嬉水+黎家五味什菜宴+篝火晚会

白天到黑夜的狂欢

让你走进黎村苗家

新奇玩法不重样

快乐体验乐出圈



槟榔谷,正以更加醇厚的文化魅力

吸引中外游客前来体验

槟榔谷,总会让你多留点时间

去真真切切地感受它

真实生动的黎村故事


槟榔谷——总有你想去的理由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简称:槟榔谷) 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