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部第749篇文章
# 一群热爱教育的人
在收到牛津大学的录取offer以后,我们和潘文博同学作了简单的对话。
当被问到“收获录取的关键”时,在他的回答中,最让我们动容的是一些熟悉的名字。
“杨老师的物理课堂点燃了我对物理的兴趣,也正是这份一直延续的热爱让我收获了牛津的青睐”;
“是汪老师一次次的跟盯,让我得以在雅思考试中取得阅读满分的成绩”;
“因为牛津的每科成绩要求最低都是A,所以很感谢身边的每一位老师,是他们用三年的付出帮助我全部达标”;
......
在潘文博同学提到的所有老师背后,其实都有同样一个名字,那便是“榜样的影响”。
是这群热爱教育、追求卓越的老师,造就了同样拥有热爱、向往卓越的学生。
他们跨越了知识传授的范畴,用自身的奋斗与正直、善良与坚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对教育的热爱和赤诚、责任与使命,在育人的底色上带领孩子们探索各自的可能。
他们是学生的榜样,也是教育事业的榜样,一六八国际部五年来的每一次突破,都有他们不可替代的身影。
# 一片自由生长的土壤
如果说牛津大学的录取是我们在高度上的突破,那么当我们把聚光灯对准整个2025申请季的结果上时,其实更容易发现:
在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的这片教育土壤中,并非一枝独放,而是满园芬芳。
在前段时间我们对阶段录取做出的小结中,除了录取院校的耀眼,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在录取专业方面的多元化。
在通往梦想的这条路上,不止有牛津大学,还有很多不同的、令人神往的目的地。
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坚持在做的便是——给予孩子一片可以自由生长的土壤,让他们找到热爱、抵达各自心中向往的地方。
# 一种不断进化的力量
牛津放榜以后,很多人好奇:
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这样一所年轻的学校,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成就最顶尖的梦想。
是“不可复制的偶然”,还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当我们细细回忆五年来的办学历程,以及每一年的迭代和突破,点点滴滴组合在一起,会更加坚信:
这一切,其实有迹可循。
从20年基础教学的扎根,到21年全面育人的萌芽;
从22年竞赛录取的初步开花,到23、24年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齐头并进;再到25年培养目标逐步实现的蓬勃绽放......
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成长中的每一年,都是在坚持中国心、民族情、国际眼、济世才的基础之上,默默蓄力、不断进化着。
而这种“进化的力量”,正是推动一六八国际部跨越重重挑战,登上国际教育前沿的关键密码。
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早已超出了校园的围墙,成为每一个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学子,应对挑战的勇气和能量。
写在最后:
如果说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向来是两个难以抉择的课题,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用五年的成长给出的答案是:
秉持脚踏实地的坚毅,怀揣仰望星空的热忱。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一群热爱教育的人,在一片能够自由生长的土壤中,坚持不断突破和进化的力量。
这便是我们对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践行,也是我们在牛津录取后,继续出发的决心。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
供稿:朱瑞婷
一审:李先敏
二审:陈 凤
三审:许 静
编辑:朱瑞婷
排版:朱瑞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