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与344万人的双向奋斗

时事   2025-02-05 21:30   北京  

新的一年,绿水青山再出发


以春为始,万象更新。

当春天刚刚拉开帷幕,热火朝天已然呈现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之上。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多个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各地迫不及待冲刺“开门红”。跨越南北、无论西东,这份源自各地的不约而同,凝聚了大家对未来的共同期待。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新春第一会”往往是一个观察点、风向标、信号源,可以观察一座城市的整体态势、读懂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核、把握一座城市的发展方向。

相比其它地方的“新春第一会”,湖州显得有点特殊。因为这几年湖州“新春第一会”的主题是不变的。这种不变,显得意味深长。

陆明亮 摄 图/湖州发布

01

步履不停,春山可望。

自2022年6月“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启动,连续3年的“新春第一会”都雷打不动聚焦这项工作。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不变的奋斗,三年如一日。奋斗回赠这座城市的,是无数的蜕变。这样的蜕变,在过去一年尤其明显。

蜕变源于经济运行回稳向好。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200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前50位,城市品牌指数列全国地级市第13位。

蜕变源于产业发展提质向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指数连续2年居全国第1位,新增上市公司数居全省第2位,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蜕变源于城市特质持续向绿。出台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成为全国唯一的转型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城市,“创谷经济”蓬勃生长,青年入乡发展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蜕变源于民生福祉不断向优。沪苏湖高铁如期建成通车,实现全部区县通高铁,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当选“东亚文化之都”。

实干争先这一年,无数匆忙的脚步、奔跑的身影、奋斗的汗水,共同写就了一幅绚丽而隽永的“绿水青山图”。

谢尚国 摄 /湖州发布
春风不负年年信,湖州今年的“新春第一会”,奋斗成了关键词。市委书记陈浩在会上强调:以今天这次大会为标志,我们要收心归位、整装出发,以砥砺奋斗的姿态、昂扬奋斗的激情、接续奋斗的脚步,奋力开创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崭新局面。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背后,是2025年对湖州的特殊性。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一个个重要节点交汇,一项项重点工作叠加,推进今年各项事业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以“新春第一会”为契机,湖州立下奋斗的誓言,吹响奋斗的号角,还褒奖了奋斗的功臣。聚光灯下,来自湖州各界的“奋斗者”个人、“奔跑者”单位、“贡献者”企业登台接受表彰,他们述说着平凡的努力,却不觉地散发出光亮,成为点亮一座城市的澎湃能量。

2024年,湖州涌现出62位“奋斗者”个人、121个“奔跑者”单位、42家“贡献者”企业,这是这座城市“人人逐梦奔跑、人人拼搏向上、人人出新出彩”的生动缩影。这些带风奔跑的个体,诠释着“最中国”的湖州样子。

“新春第一会”的参会主体,也意味深长。不仅有党员干部,还有企业家和群众代表,大家都是推动湖州发展的主力军。

一座城市的宏观前行,浓缩着每个人的微观努力。每个人的奋斗汇聚在一起,便是一座城市的奋斗。而城市的奋斗,如江河入海,融入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

02

微光成炬,星火燎原。

这一次的微光与星火,始于2022年应运而生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通过主题实践,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呈现湖州,使湖州成为美丽中国的集成之地、浓缩之地、经典之地。

于是包括区县、部门、镇街、企业、干部、群众在内的各个主体被全部动员起来,形成6条“赛道”及相应的闭环管理机制,并设立实干争先主题实践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简称:市看见办),从顶层设计上和日常推进中提供动力。

主题实践启动后,湖州亮出三大品牌和抓手,以全媒体《看见》栏目推进“闻风而动、事不过夜”,以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推进“闻风而动、政企同心”,以12345政府阳光热线推进“闻风而动、接诉即办”。

吴拯 摄 /湖州发布

《看见》是一档聚焦民生的全媒体监督栏目,关注的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真实问题。早在栏目上线之初,湖州就提出要求:所有的批评报道,20点播出,21点相关部门必须研究如何整改,事不过夜。

《看见》栏目的选题素材,除了记者发现,以及各部门、各区县的报送之外,还有来自12345市长热线的重要反馈。此外,在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的官方APP“南太湖号”上,“看见”被放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市民点击“我要曝光”,即可反映问题,相关部门会在后台进行回复,并将回复率、满意率全网公开晾晒。

“最有力量的故事,就是天下人共同讲述的故事。”《看见》充分激发了344万湖州人的主人翁意识,人人都是主演、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主力。

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则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轮流主持,市、区县两级联动,接近三年的时间里,这个畅通政企沟通的平台不停迭代,主题不停更新,成为湖州市政府倾听企业呼声、破解企业难题的前沿阵地。

这让很多企业家不禁感叹,“湖州是一座为企业‘雨中打伞’的城市。”有了城市为企业遮风挡雨,企业家可以安心的增资扩产、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朱群燕,是湖州冠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带头人,带领公司研发团队攻克技术壁垒,成功申报发明专利14项,其中八金片绣装置填补世界多金片绣技术空白,获浙江省首台套产品认定,企业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个人获评“浙江好企业家”。

吴之中,是信之高新材料(浙江)有限公司的技术带头人,攻克了5G高频高速覆铜板核心树脂材料的产业化技术难题,申报专利11项,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高端集成电路树脂材料技术空白,突破了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现状。

无数位像朱群燕和吴之中这样的企业家,带领企业砥砺前行。他们的奋斗被湖州看见,评为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即时激励“奋斗者”。

主题实践开展以来,累计选树348个实干争先“奔跑者”先进集体、125家实干争先“贡献者”优质企业、146名实干争先“奋斗者”先进个人。

城市以奋斗激励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个人以奋斗回馈城市,这是一次完美的双向奔赴,也是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能持续深入推进的重要原因——

置身于主题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人民群众都是参与主体,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实干争先·奋斗有我”是他们的写照,也是时代的强音。

03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湖州的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头。“做虚了是形式主义,做实了是生产力,做久了是竞争力。”这是三年前的寄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一个承上启下,意味深长的数字。《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站在过往的肩膀上,挑战也更胜过往。从零到一、由一生二之后,第三年如何“生万物、直至无穷”?

“新春第一会”上,湖州直面挑战,叩响了四个诘问:思维变革有没有跟上时代变革?长期目标有没有坚持长期主义?微观战术有没有匹配宏观战略?共同认识有没有化为共同行动?

这座城市从来无惧挑战,因为迎难而上、啃硬骨头,本就是湖州的DNA。

20年前,两山理念最初被提出的时候,湖州徘徊在发展与生态不可兼得的困境里。很多工厂冒着废气,排出的污水让南太湖满眼蓝藻,“两山”理念诞生地的余村更是尘土飞扬。面对历史的使命、高层的嘱托,湖州开启了壮士断腕的环境治理。这背后既有湖州对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路线的沉痛反思,也是对高质量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

航拍余村。记者 项飞  摄

3年前,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目标新定位。也就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湖州市委经过深入调研,精心谋划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并将此作为湖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总载体、总抓手。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

看今朝,为破解城市“成长的烦恼”,陈浩提出,从当前湖州的改革发展来看,重点要加速提升“五个力”:发展的支撑力、创新的驱动力、开放的牵引力、城市的磁吸力、幸福的感知力。

正如一座城市的宏观前行,浓缩着每个人的微观努力。一座城市希冀提升“五个力”,同样离不开344万湖州儿女的参与,汇聚成磅礴之力。

再细微的动能,乘以344万,就是波澜壮阔的发展增量;再艰难的险阻,除以344万,就一定能被跨越攻克。

从这个角度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湖州“新春第一会”的参会主体,不仅有党员干部,还有企业家和群众代表,并将鲜花和掌声留给了“奋斗者”、“奔跑者”、“贡献者”。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老百姓眼里,现代化是宏大的,更是实实在在的——它是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是立德树人的菁菁校园,是牢牢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稳稳的高品质生活,是家家户户响起的幸福笑声……

如今湖州正探索在城市看见更广阔的美丽中国。在理想城市的蓝图里,政府与社会顺畅沟通,政府直面问题,党员干部与企业家、普通群众彼此扶持,一同看见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

奋斗为笔,山河为墨。这幅绚丽而隽永的“绿水青山图”,源于344万湖州儿女实干争先的共同擘画。是一个个党员干部奔跑有风的拼搏故事,是一个个企业家勇立潮头的变革故事,是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逐梦的奋斗故事……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每个湖州儿女,都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代言人;也招引着更多城市合伙人,来湖州成就美好人生。因为人心所向,湖州人用每一天的个人奋斗,乘以344万的“人气度”,也乘以365天的“热力值”,诠释出“最中国”的湖州样子。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沪苏湖高铁开通后湖州全面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首启之年。

机遇与挑战同在,责任与使命在肩,湖州片刻不敢停歇,奔向新的征程,这也是每一位湖州儿女的新征程。

绿水青山再出发,不负辽阔山河。

作者:王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为什么新出的冰箱,吸不住冰箱贴了?

过个年,有多少家庭因洗碗机而吵架?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影响有影响力的你。和我一起拨开迷雾,追寻真相,守望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