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旧文,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说到离职,99%的离职都可以在短期内完成。试用期只要提前三天书面向HR提出就可以了,而正式的员工需要提前30天向HR书面提出,做好交接工作。
辞职这个动作只是很短一段时间的事情,可是从你计划想辞职开始却是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准备辞职的时候,这几个问题也必须要问清楚自己。
在看答案之前,你也可以试着回答一下:
1、你的经济状况能否负担你正常的生活
2、能否承担失业期的心理压力
3、反思之前的工作时间
4、跳槽?换行业?你想好了吗
5、你要调整短期内的工作状态?
6、关于辞职你需要考虑的几个法律问题
问题1、你的经济状况能否负担你正常的生活
很多人都说,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做出“跳槽”这个决定的时候,有一个现实的问题要考虑,就是经济状况,不要一时意气用事“裸辞”,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做好理财计划,未雨绸缪,储备一些应付不时之需的资金。你可以思考清楚,维持你正常生活需要多少资金,比如:
你每个月开支是多少?
是否有贷款或债务需要还?
你是否有储蓄支持你度过事业之间的空窗期?
你有没有进修的计划?
gap的这段时间有没有旅行的计划?
你的资金能够支持你多长时间寻找下一次机会?
如果你的答案都非常乐观,那么你可以准备辞职后的生活了~
如果以上的答案都不乐观,那么你需要更加谨慎的面对离职,如果你非走不可,那么你需要抓紧时间找到下一个工作,填补工作之间空白期,或者找到一份兼职来支撑自己空白期的生活。
2、能否承担失业期的心理压力
没有工作的日子,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能否依然过有规律的生活,不过度熬夜,朝夕颠倒。这个问题是你需要考虑清楚的。
待业期和寒暑假不同,不是时间一到你就会自然的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中去。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挥霍和浪费。你想自由自在的休息一段时间?
一旦适应自由自在的生活能否迅速调整会到紧张的朝九晚五
除了自身的心理压力,多和同行和家人朋友分享,寻找机会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沟通清楚你的想法,避免自己因为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导致精神压力加重。
3、反思复盘之前的工作
在这次工作之前你做过几分工作,在职时间分别是多长?
如果在职时间较长,说明你是比较稳定的工作者,
可是如果每一份工作的工作时间都不长,
过多的短时间工作经历只会让你的简历越发不值钱。
为了避免下一次的短时间跳槽,
你需要对之前的工作进行反思。
你可以花时间做一个职业规划
从短期到长期,为何你精心选择的“理想工作”最终会离职收场?你可以复盘到你是如何选择工作的那一天?
如何考量一个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分析自己离职的原因,工作压力太大?业绩不佳?人事关系处理不好?还是企业的临时变动?那么下一份工作你会如何避免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求职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了解!
对行业、公司和岗位做足够的了解,可以帮助你在下一次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4、跳槽?改行的风险你考虑清楚了吗?
是否转行?这是个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
你在本行业中人脉和个人品牌都不断累积着,
当你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有很多的机会找上门。
你的良好业绩和表现是你跳槽最有力的筹码。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越来越“值钱”
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导致着会涌现出一大批新兴行业,
肯定是有的行业会好几年,有的行业会衰败,
如果你是计划换行业的话,
那么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在新行业里,你可能会面对很多的菜鸟级难题
做好理想和现实之间落差的心里建设。
5、你要调整短期内的工作状态?
这个短期,是指你有了辞职的念头,
到你真正完成辞职这个动作之间,
你需要仔细思考,
在原公司你是否还有转机,
比如转换一个工作岗位,
有什么实际困难可以和领导尝试沟通
作为工作者,专业度很重要,
既然你已经决定要辞职,无法挽回,
那么一个完整的Ending就是你专业度最后的体现。
把工作总结交接好,
可以避免离职后前公司以此为理由来纠缠,
在下一份工作的尽职调查时,
也会涉及到前公司对你的评价。
6、关于辞职你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工资如何结算?
对于自己提出辞职的人来说,常见的做法是跟随公司正常发工资的时间一起发放,劳动者辞职最后1个月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来计算。
计算公式为:月工资÷21.75×出勤天数。
(2)如果你遇到了一个黑心老板拖欠工资,你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解决 :
A、你可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
优点:方式简单。
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B、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
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C、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3)社保尽量不要断~
公司帮我们缴纳的五险,在离职后,尽量不要断,因为社保在很多地区有比较大的用处,比如入户,买房,比如办理签证等等~
个人也可以购买社保,很多城市在手机以个人名义购买社保。
最后,
相对所有求职的小伙伴们说一句,
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
勇敢的踏出这一步,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