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达符忠墓志》

文摘   2024-11-19 08:35   河北  



北周《达符忠墓志》 




《达符忠墓志》


信州总绾大将军东来公达符使君墓志铭》,墓志立于建德元年(572)。拓本51厘米见方,志文30行,满行30字。志主达符忠其人生平事迹不见史籍记载。志文中最清楚的一条线索,就是“魏永熙中(532-534)为相高欢,以君为帐内都督,俄而逼遁鸾舆,窃据关洛,凭陵海岱,荡摇崤潼。大祖文皇帝,亲总元戎,龚行天罚,厉兵沙苑,耀武华阴。”高欢乃是东魏权臣和北齐的创建者。由于志石有多处损伤,有些文字已不能句读。


















































精彩局部













深埋于地下的各类墓志,以不同方式重新“面世”,使得书家能够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满足各色人等“喜新厌旧”的脾胃。

这一墓志很特殊。如果从中想要找出一定数量的字例,归类后进行横竖撇捺等进行具体分析,竟然很难。这就说明,此志的书写多用短笔画,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换一个角度,没有规律就是一种规律。所以,即便在开篇找到了若干字例来解剖麻雀,却只能大致说明,全志的规律远不在其中,正因为如此,更有独特的耐人寻味之处。

点画为魏碑中常见的笔法形态,方入尖出,自左而右,不管是碑或帖,不管是何种风格,自然变化才能见高明之处。“之”字捺画醒目,疏密关系强烈,这也是全篇为数不多的长笔画,是短笔画中的长笔画。

除了点画有一定的规律性之外,钩画尚有一定的规律,如“菀、先、元、礼、龙”五字,比较短促,说是钩画,基本上都不出钩,只有一个出锋的动作,这是隶法的“残存”,也因此而非常特别。

令人称奇的是,此墓志中有一些字的笔画和整个字形,非常接近汉简,也许这是一种“想象”——但这种“想象”不可缺。如“伏、终、俄、归、守”等字,这些字中的笔画都比较细,有飘逸之感,“伏”字捺画,“终”字的捺画,两字捺画各有千秋,“俄”字斜钩,整个字形疏密非常有趣,“归”字的简省,真正出现了汉简效果,“守”字最为神似,看不出刀刻之功,只见笔意。

除了神似汉简笔意之外,还有若干字借用行书笔意,极为生动。说一千、道一万,精品墓志总是可以给书家带来无穷想象。“邑、于、烈、无、器、洒、楚”七字便是。“邑”字的“巴”部竖弯钩形成一个带圆弧的半包围结构,没有一丝刀刻痕迹,十分难得。换个角度来说,刀法高超,自然可以传达笔意。“于”字的收笔两点连带而有流动感,成为点睛之笔。“烈、无”二字的四点底化为长横画,意味简洁。与此同时,也形成非常特别的疏密关系,尤其是“无”字,结字非常奇特,耐人寻味。“器”字则将“口”部变成点画,也因此而变得非常有趣。“洒”字三点水,“鹿”部中“比”部,略为两个三角,“楚”字“疋”部,因独具匠心的处理而有一种意外的情趣包含其中。

转折处理变化丰富。“君”字得力于刀法,笔画极其方锐,气势凌厉,与“口”部的略带圆转,形成强烈反差。总体上来看,此志中以圆转居多,也是非常特别之处,少了生硬之处。“皇”字“白”部和“阻”字“且”部,圆转的弧度极大,“祖”字“且”部则有平肩缓冲一下,“都”字左耳旁为难得的圆转,可以与“邑”字相对照,“忽”字处理比较紧凑密集,与此处圆转有很大关系,“菊”字更是因为草字头的缘故,让人回味不尽,妙趣横生。“用、开、风”三字的处理方圆结合,以圆为主,略见方意,非常率意,不拘一格。有意思的是,此三字竖画也是自然下垂,几乎不出钩,所以此碑在很大程度上比较含蓄圆融。

此志还有一个特点,有大量的字形随意增减笔画,主要是“减”,在临摹时不宜照搬,如“安”字宝盖头少一点,“翼”字少了下方两点,“波、清、源”三字的三点水旁只有两点,在临摹时需要留心注意。

除了随意增减笔画之外,此志中还有若干字形,笔画颓废,结字恶俗,可谓触目惊心,甚至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如“于、厉、虏、为”四字。若干单列,几乎很难以为同出一志。正如前文所言,此墓志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观此四字,想不到落差竟然如此之大!尽管如此,不能因为这极少数恶劣之字而影响整体上的评价。就结字而言,可圈可点甚多,可资借鉴之处不在少数。

体势为正方形的字,求变化最难。此志做到了主笔和夸张部分的有机统一。独具匠心,也只有魏志中才可能出现。

更多的字形则是随意生发,自然生姿,自由自在,大朴不雕。“镌、蠖”二字上重下轻,险象环生,却又能最终回归平衡。“轼、猛、献、传”四字为左右结构,左右不齐,形成错落对比,总是有出人意料之处,总有一二惊人之笔,但无一不出乎自然,每每能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发挥。

很多字形常常夸张字形中的某一部分,可谓艺高人胆大。这种不受任何陈规戒律限制的发挥,确实可以在临习中获得某种启示。如“务”字将“务”部错位,“习”字“曰”部夸张,“智”字部首位移,面目一新。“英”字上大下小,“照”字更是对比悬殊,而“响”字则不免小家子气了,“声”字将反文旁单放一侧,声势立马大增。“氏、民、武”三字中的“”钩画极其醒目。率意之美必定出自率意之人,“泉”字“白”部夸张,略显比例失调,“起”、魏”二字也是有一些累赘。“举、忠、恩”等字大巧若拙,举重若轻,分外夺目,堪称精彩之极。

作为墓志,常常借用篆隶笔意

同字之变亦有可取之处。三个“督”字粗细有别,方圆不同。

反复阅读此志中的字形,总是不禁想到一个人——徐生翁。这其中的稚拙之味,真是太接近了——也许这只是一种“暗合”,但也是一种缘分!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一般说来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大成期。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


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语出《书林藻鉴》,马宗霍辑)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裴李岗文化,在裴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演变历史

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一般说来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大成期。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启溟碑帖
癸卯秋月 启航搜罗碑帖,以餮书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