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江西日报》刊发“新余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扬帆起航”一文,从“坚持开放办学、拓宽国际朋友圈”“发力留学生教育、推进趋同化管理”“弘扬天工文化、促进人文交流”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我想去学校图书馆坐坐,还想去抱石公园走走。”近日,在结束武汉的行程后,来自尼泊尔的特里布文大学校长KesharJungBaral特地绕道,回到曾经访学的新余学院,与老朋友深情回忆在这里度过的日子。作为尼泊尔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大学的校长,KesharJungBaral教授再次回到新余,重温在新余学院访学的美好时光,更期望与学校拓展务实合作。日前,两校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新余学院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再添新契机,这也是学校推动开放办学的阶段性成果体现。
坚持开放办学
拓宽国际“朋友圈”
新余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战略,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思路,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赴德国、匈牙利参加第五届江西高校海外展,拓展与德国、匈牙利等国高校合作。坚持“请进来”,2024年,接待美国阿什兰大学、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蒙古国奥肯大学等国外高校代表团来访,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拉曼理工大学等高校通过视频会议洽谈互派免学费交换生项目。学校还通过江西省外语学会等专业机构,推进国际生招生、校际合作等项目,与意大利中区华侨华人联谊会深度洽谈中意教育合作事宜。2024年,学校与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等16所海外高校(教育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战略合作协议、学生交流交换协议等,为全校师生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发力留学生教育
推进趋同化管理
学校积极落实“留学江西提质扩容行动”计划,重启来华留学生教育,招录来自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1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91人,学习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校完善留学生管理相关制度,规范留学生招生准入标准,推进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学校留学生管理部门与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协同配合梳理工作清单,优化管理服务环节,在学生宿舍、迎新工作、入学教育、文体活动以及日常管理、评先评优等方面进一步落实趋同化要求,实现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和内涵式发展。
弘扬“天工文化”
促进人文交流
天工开物文化源于分宜县,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新余学院在国际交流合作中,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介“天工文化”。2024年暑期,学校邀请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5名师生来校开展研学活动,参访当地企业以及博物馆,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工匠精神。近日,学校组织留学生观看《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首部作品《天工开物》,并与主创团队面对面交流,让留学生感受“天工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学校成立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定期开展“天骄湖”沙龙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热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熊剑书 李君华)
往期推荐
7篇!校报好新闻我们获省级奖啦!
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向军来我校调研
来源 | 新闻中心
编辑 | 眭梦儿
校对 | 谢芳 欧阳艺
审核 | 李君华 熊剑书 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