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何要派兵灭掉日本?而刘伯温又为何死谏阻拦朱元璋呢?
开局一个碗,然后硬生生地将天下给打了下来,可见朱元璋是一个狠人。历史上,只有朱元璋和刘邦完成了农民出身,然后做上皇帝的壮举。
而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也是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在登基称帝之后,朱元璋和其他皇帝一样,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开始做外交工作。
在外交政策上,朱元璋特别反对元朝动不动就使用武力的做法,反而采取和平的策略。而在朱元璋派出使者之后,周边的小国都纷纷向新兴兴起的明朝称臣。
这些小国也都明白华夏王朝的实力,所以及时抱上了大腿。但唯独有一个国家,一直在北元的残余势力和明朝之间左右摇摆。
这个国家是高丽,因为一直未作出选择,最后导致明朝和高丽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张。后来,高丽的大将篡位,开始投靠明朝,并让朱元璋给他们取个新国名。朱元璋在思索良久之后,给出了朝鲜二字,这也是朝鲜的由来。
相比于朝鲜一开始的摇摆不定,有一个国家的态度可谓是极其嚣张,它就是日本。当时朱元璋送到日本的不止有希望他们来朝贡的国书,还带去了指责。
因为倭寇频繁袭扰明朝沿海地区,给沿海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以朱元璋借着这个机会,希望日本解决下倭寇肆虐的问题。
当时的日本的怀良亲王看到这封国书后,就气不打一处来,认为朱元璋是在威胁他。之后,他便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杀害了5名明朝使者。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呢?日本这种做法,注定是自讨苦吃。而逃回来的使者也将此事上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完之后大怒,立刻扬言灭掉日本。但这个时候,刘伯温却突然出阻拦,这是为何呢?
日本的狂妄
在日本杀害明朝使者之后,朱元璋就起了要灭掉日本的决心。但是,他又有点不甘心,于是又派了一批使者前往日本。
这次前往日本后,日本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非常隆重地招待明朝使臣,还决定向明朝称臣。后来,日本也真的派了使者来到日本,还受到了朱元璋的招待。
但日本是个喜怒无常的国家,在得到朱元璋招待后,日本前几年还像模像样地向明朝进贡。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仿佛皮又痒了。那是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当时的日本使臣带来了一封日本将军所写的书信呈交给朱元璋。
要知道,以朱元璋的规格,最起码也得是对方国王亲自写信交谈。如今,他们却让一个将军和朱元璋相提并论,很明显是对朱元璋和明朝的侮辱。
也正因如此,朱元璋十分生气。那么多蛮夷之国都先后臣服,唯独日本三番五次地挑事。随即,朱元璋便扬言出兵,然后攻灭日本。当时明朝的功勋还未被清洗,正值兵强马壮,朱元璋也雄心勃勃,打算拿下这块弹丸之地。
而在听说朱元璋准备大举进攻日本之时,刘伯温却突然找到朱元璋,然后极力阻止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刘伯温的劝阻
刘伯温之所以规劝朱元璋不愿攻打日本,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明朝刚刚建立,政权还不算稳固,北方还有元朝的残余势力负隅顽抗。如果朱元璋大兴强兵攻打日本的话,自然会给北元可乘之机。
而且,明朝是经历过数十年的战争才建立的,百姓们当然希望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如果再打仗的话,必然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赋税。
第二个原因,是有前车之鉴的存在。早在朱元璋之前,忽必烈就曾率军攻打过日本。元朝的建立,就是依仗蒙古人强大的武力支撑。在先后灭掉几十个国家之后,最终建立了元朝。
但就是这样强大的元朝,在进攻日本之时居然惨遭失败,而且还是两次。这两次攻伐日本的战争,不仅没有为元朝带来任何利益,反而使元朝的国本受到冲击,毕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在刘伯温的规劝之下,朱元璋最终也冷静了下来。他是农民出身,也意识到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战争之后,百姓们都迫切地希望能够休养生息,于是就取消了进攻日本的计划。
之后,为了防止自己后代耗费国力去征讨日本,朱元璋特地在《皇明祖训》中规定,将日本视为“不征之国”,也就是说,这是不能攻打的国家。
这并不是说朱元璋怕日本,而是日本对当时的明朝其实根本没有威胁,大动干戈的去攻打日本的话,没有什么利益可谈,而且劳民伤国,很有可能动摇大明朝的国本。
但朱元璋虽然对日本比较客气,但日本人却是一点不讲情面。他去世之后,倭寇肆虐明朝边境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导致沿海经济发展受到巨大损失。试想,如果当初朱元璋下定决心灭掉日本的话,他的后代也就不用遭受被倭寇袭扰的难题了,更夸张点说,也许也不会有近代史中发生的那些事了,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