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856-6620013
![]()
近年来,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不断探索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方式,积极引入项目建设,让昔日的废弃矿山转变为青山。![]()
在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废弃矿山修复项目现场,村民们正忙着修剪整理水竹枝条,搬运、挖坑、种植、填土,大家分工明确,一派繁忙景象。参与生态修复的村民也因此获益。“村里到废弃矿山搞生态修复,就喊我们来种竹子,一天给我们100块钱,我感觉这一片竹子成长得好的话,还能给我们带来生态效益。”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村民李仕平说。 ![]()
谢刚是贵州省科学院派驻到德旺乡净河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驻村期间,他进行了矿山生态修复研究课题,和村委会干部进行协商,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工则工”的工作思路,把废弃的矿山进行生态修复,转废为宝,实现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的目标。“净河村平地山组砂石矿山于2016年闭矿,属于废弃矿山,因砂石裸露、土壤稀少、不适宜植物生长导致杂草丛生。我是贵州科学院派驻江口县净河村第一书记,长期从事的是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通过对我村的村情村貌了解,发现该矿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典型废弃矿山,我积极争取科技厅项目资金,利用竹类的浅根特性,对该矿山进行生态修复。”贵州省科学院派驻德旺乡净河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刚说。 “谢刚同志驻村以来,他把净河村当成家,在驻村工作中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同时,谢书记发挥林学专业的特长,将矿山生态修复科研项目引到我们村,为我们村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可行性方案,非常地不错。”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委会委员王长付说。 ![]()
据悉,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共有种植面积5亩,种植竹类800余株,投入资金20余万元(含土地复垦资金)。同时也为参与生态修复的周边群众带来了一定的收入。“该项目实施以后,组织周边的群众进行专门管理,定期除草、施肥,保证苗本的存活率,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提高了我们村的森林覆盖率,废弃矿山得到有效利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净河村矿山变竹林,在绿水青山中找到新的‘财富经’。”贵州省科学院派驻德旺乡净河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刚说。(江口县融媒体中心 曾锣强)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微视江口”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