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拓技艺是我国最古老的纸质印刷术,它是一种以湿纸覆于金石器物之上,用墨打拓,使器物特征真实复制到纸上的技法。传拓技艺发轫于东汉末年,代代相传,至今已流传千年,在考古、文博、文物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突破静态的展览模式,着重营造场景式、体验式文化互动空间,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创新提出“万物可拓,人人可拓”“玩拓乐拓,非遗健身”等传承理念。开发了万物可拓之“趣成长”十大系列拓板,并申请版权266项,现已形成“非遗+党史学习教育”“非遗+民族团结”“未成年人趣成长”“古籍文物保护传拓专业培训”四大研学课程体系。
研习馆依托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兴趣班、非遗研学实践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昆明市“非遗进校园”活动、公益活动、“趣成长”传拓体验课等形式进入大、中、小学校园,推动非遗传拓在校园中普及和传承。根据大学、初高中、小学、幼儿园等不同学龄段开展不同特色的课程。针对大学生,课程更偏重于了解非遗,掌握非遗技艺,如与高校联合开展古籍文物保护传拓专业培训,让学生动手实操;针对初高中、小学生,课程则侧重于“寓教于乐”,通过沉浸式非遗学习、研学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孩子们对非遗有新的认识,增强非遗保护意识;针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课程更多侧重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色彩搭配等,引导幼儿认知、热爱、学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以来,研习馆累计开展“非遗传拓技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近600场,学习体验人数超过5万人,科普及文化传承影响人数超过400万人。仅2023年,研习馆累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61场,学习体验人数3839人次。
“非遗传拓进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文化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将非遗“传拓技艺”的传承和课堂教育相结合,让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让学生们近距离、沉浸式体验学习,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项目申报单位: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云南澹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项目组人员:颜艳萍、张衡、杨敏仙、邵秀玲
来源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编辑 童文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亚
审核 董艳玲 念华昆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
点赞 | 云南省2024年入选“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一)——非遗赋能旅游专业技能提升实践案例
喜讯 | 祝贺!《屋顶足球》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云南省
京剧院
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