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湖北省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
湖北省文明办组织评审、综合评议
“湖北好人”2024年第四季度
上榜人物名单揭晓
其中
石和良
石和良,男,1963年5月生,红安县七里坪镇石家咀村渡口管理员。石和良从1980年开始成为倒水河畔的一名“义渡”渡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44年来,他义渡两岸群众40多万人次,他负责的渡口未发生安全事故和乘客滞留,多次被省市评为达标乡镇渡口。石和良曾荣获2023年“黄冈楷模”。
百年接力,只为一句“不收钱”承诺
郭家埠渡口位于倒水河畔,渡运惠及周边10个村、2万余名群众的出行。“1910年起,我爷爷石世劲就是这里的渡工,最初的过河工具是只能坐两名乘客的小木船,再到可载多人的竹排,都是免费摆渡。”石和良回忆。革命战争年代,红军游击队通过郭家埠渡口,石世劲利用竹排运送红军战士,转运干粮衣物,屡建奇功。新中国成立以后,郭家埠渡口由石和良父亲石生福接手,他接续义渡承诺,不论严寒酷暑一直坚守摆渡每一位过河的群众。1980年,父亲将渡口交给石和良管理,并一再叮嘱,“从你爷爷开始,这个渡口是义渡,是不收钱的红色渡口,你一定要服务好乡亲,不能坏了石家的好名声。”从此,石和良便坚守在渡口,随叫随到。
44年坚守,义渡群众40多万人次
在石家咀村,以前倒水河以西没有公路、没有医院,村民有急事,只要一个电话,不论是农忙还是夜晚,石和良都会及时出现。乘客们身体有疾病、年龄太大,他甚至会在下船之后,一路护送到家。在石和良的手机里,存了500多名村民的电话,为了方便村民联系,20年来他的手机号一直不变。2016年7月,遭遇罕见洪水,倒水河暴涨,村民李作厚因行动不便,围困家中,屋内积水达1米多深。接到求救电话,石和良与村干部一起“三进三出”,将李作厚一家四口及生活用品、粮食物资等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当年汛期,他转移受灾群众300余人,运送物资几十吨。44年来,石和良义渡两岸群众40多万人次,他负责的渡口未发生安全事故和乘客滞留,多次被省市评为达标乡镇渡口。
乐在其中,渡口升级坚守初心
船一日不停,钱一分不收。石和良放弃与子女一起进城居住、颐养天年的机会,依旧居住在渡口附近的老旧房屋,并将自家责任田与村民调换至渡口渡亭附近,种植着水稻和花生,生活在渡口、劳作在渡口、服务在渡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随着现代化建设,倒水河两岸的桥越架越多,渡口越来越少,乘坐渡船的人也越来越少。曾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停歇下来时,他认真地说道“只要还有一名乘客,我就放不下手里这把舵。”
河水悠悠,义渡不止。扁舟一棹,浮浮游游,承载着百年的信任和承诺。石和良谨记着父亲教诲“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踏踏实实地干下去,要把自己的渡船当成两岸老百姓的船,给他们及时行便、做好服务。”
看精彩视频
关注“最红安”视频号
来 源:极目新闻
编 辑:李雯婷 古桂琴
审 核:汪 冠 高农业
推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