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神铁路:鸣笛向远 再赴朝华

文摘   2025-01-10 10:24   宁夏  


包神铁路

鸣笛向远  再赴朝华


2024年,包神铁路集团全年完成货运量31650.26万吨东月铁路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发布重载铁路智能驾驶科技成果,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智能驾驶科技成果进入谱系化应用,神朔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智能化重载铁路。“智慧包神”建设进一步推进,铁路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评选荣获“A类”成果。


一个个指令从调度指挥中心发出,一车车乌金风驰电掣般发出超越的呼啸,一组组实时数据在千里大动脉的各个站点飞奔而来,汇聚起包神铁路2024年的喜讯:全年完成货运量31650.26万吨。

包神速度、包神智慧以及始终在精进的包神方案,时刻彰显着包神铁路胸怀“国之大者”,在自觉担负起“打造能源运输桥头堡、守好‘蒙煤南下’北大门”历史重任的征程中,始终坚守“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担当,以实干为笔、以奋进为墨,精心勾勒出一条蓬勃发展的运输大动脉。



党建引领 以担当诠释初心

神朔铁路蛇口峁隧道内,职工进行破底清筛作业


在2024年包神铁路发展历程中,一条主线贯穿于全过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公司高质量发展凝心聚魂。

包神铁路党委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深化改革,有序落实重点工作。一年来,各级党组织累计召开专题理论学习中心组34次,举办读书班22批次、专题培训29批次,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791次。深入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大讨论,形成对集团党组改革举措建议9个方面14条、公司党委改革举措建议14条。步调协同的贯彻落实,确保了严督实导,督出成效。

将党纪学习教育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用好《违纪行为典型案例》,自觉用党的纪律规矩规范约束自身言行,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系统推进“以案促改促建促治”党性锤炼专项纠治工作,落实20条纠治措施,以严的基调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

看,在抗沙一线猎猎飘扬的党旗下,甘泉铁路公司党员先锋队与肆虐的黄沙一次次展开较量。每一次挥动铁锹、每一次铺设防护网,都是对使命的坚守、对担当的践行。

这一动人场景,正是包神铁路党建力量蓬勃彰显的生动缩影。这一年,包神铁路党建创新工程三年行动持续走深走实,从基层抓牢、从堡垒筑强,一系列党建品牌的涌现实现了党建引领和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戍守北疆的“一棵树”党建品牌生根发芽,助力甘泉铁路安全运输。巴图塔站区“最先一公里”党建品牌唱响能源保供的冲锋号,2024年累计装车量8704.22万吨,同比增长401.47万吨,增幅4.84%,为巴图塔站区创建亿吨级装车站区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不仅如此,包神铁路红色力量正持续推高民生的“温度”。营养美味、品种多样的班中餐,点燃职工活力的活动室,读书交流、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健康包神”“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扶贫助困”“金秋助学”“劳模疗养”等点点滴滴的惠民实事,托举起职工稳稳的幸福。集团公司挂牌督办的一项又一项重大安全隐患彻底销号,政府取暖改造、奶牛养殖、线路架设、村庄道路硬化……千里铁道线上,处处可见在党旗下挥洒汗水、拼搏奋进的身影……


能源保供 以奋斗承载使命

达拉特北站职工检修接触网设备

“过去这一年,在包神铁路行车室、机车驾驶室、接触网、钢轨线路上,每一个“逆风奔跑”的包神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守护千家万户光明与温暖的责任担当。

从年初能源保供应急体系建设方案落地,到一体化运营保持运输高效、运行畅通,列车运行图高标兑现;从紧盯非煤揽货量、煤炭运输量、外购煤量等关键指标,到非煤货运量、外购煤分别提前54天、13天完成全年运输任务,包神铁路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公铁联运”优势,打造央企合作新典范。“西煤东运”“蒙煤南下”“疆煤出区”及反向运输、非煤运输等多样化的运输方式,为东西部协同发展注入了活力、贡献了包神方案。

特别是进入2024年四季度,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连续降温,煤炭需求持续增长,包神铁路充分发挥一头挑煤矿、一头挑电厂的“扁担”效应,全力扛牢能源保供责任。与公司总调室、上下游单位积极联系、协同配合,持续在装车组织紧密衔接、运输能力挖潜提效、分界口协调配合等关键环节发力,充分融入集团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作,落实“一企一策”工作要求,帮助企业解决运输难题,组织做好煤炭源头装车与运输工作,加强万吨编组,优化机车、车辆衔接与周转,最大化组织万吨列车开行,压缩货车中停时间。除三季度外,其他时段包神南线、神朔线列车运行图兑现率保持在88%以上,神朔线万吨列车基本实现满图运行,持续为能源保供赋能。

“西联疆宁、东达渤海、北接蒙古国、南入成渝”的区位优势,赋予包神铁路“护航千家万户暖”的光荣使命。公司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畅通运输大动脉。其中,东月铁路项目已列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清单,中蒙跨境铁路大桥项目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国家铁路建设重点项目——府谷铁路公司揭牌成立,孤银铁路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神朔铁路自动闭塞更新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0%,蛇口峁隧道病害整治工程第一批完成90%、第二批完成40%、第三批完成初步设计审查,隧道主要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智慧重载 以实干彰显力量

(包神铁路智慧调度指挥中心)


“呜……”随着汽笛长鸣,一列“国能号”24轴大功率电力机车满载着乌金从“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神朔铁路出发,驶出吕梁山脉,直达渤海之滨

进入新时代,智能驾驶、远程监控、大数据、5G通信、物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已成为铁路发展的新航向。包神铁路结合安全、生产和管理刚需,自2018年成立“智慧包神”建设领导小组以来,始终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重载铁路物流通道”的企业愿景,步履铿锵、一路前行,让“智慧包神”闪现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4年8月3日,以“赋能重载、智慧未来”为主题的包神铁路重载铁路智能驾驶科技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同一时刻,亮相发布会的重载铁路智能驾驶列车,由两台“国能号”12轴机车牵引着长达1400米的108节车厢,总重超过1万吨,自全国最大的横列式单场万吨编组站——朱盖塔站出发,终抵黄骅港站,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智能驾驶成套技术在包神铁路牵引机车上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这是公司实现智能化驾驶的重大突破。

一直以来,作为横跨陕北晋北高原的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神朔铁路不仅是国家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而且具有400米的最小转弯半径和12%的最大线路坡度,沟壑纵横、坡陡弯急的复杂运输环境,对列车操纵提出了极高要求。

面对挑战,包神铁路历经数年技术攻坚和不懈努力,2024年实现了智能驾驶技术从单一的8轴电力机车拓展至覆盖8轴、12轴、24轴等多种型号的30台电力机车,万吨列车编组模式也实现了“3+0”“2+0”“1+0”等多种方式灵活组合。智能驾驶技术100%覆盖运行场景,机车出库检查时间减少17%,列车单趟运行时间节约15分钟,1000米以内实现实时环境感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下的重载铁路物流大道如虹。

在新质生产力的助推下,包神铁路不断积蓄新动能,气象驾驶舱、视频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铁路沿线状况,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等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稳步推进,“铁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获得科技部批复……

以轨旁关键行车设备存在的信息监测盲点、设备故障检修对线路运输安全及运输效率造成的影响为切入点,包神铁路深入研究重载铁路运营特点和设备监测需求,自主研发出一套全面、高效的行车设备自动检测与监测系统。2024年10月19日,申报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重载铁路工电供关键设备综合监测系统”在第二届中国数字交通创新发展大会中获评“典型案例”,为重载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包神铁路,这条肩负着能源运输重任的钢铁巨龙正以其重载的实力彰显国家“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的魅力。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时代新责任,包神铁路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扛牢能源保供责任,全面提升经营创效水平,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重载铁路物流通道奋力前行。



“国能号”24轴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神朔线燕家塔大桥上运行



END



文字丨贺晓梅

图片席保军   李尚昆      明 

编辑丨王艾丽

审核丨李   娟

监制丨葛   



神华能源报
传递能源行业声音 讲好能源报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