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时间如梭
立冬辞秋,天地共休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
水冻地冻,万物收藏
一岁终而一岁始
朔风始起,万物境藏
↑团团自制手机壁纸,自取哦~
照片来源苏州摄影家协会
摄影师:唐春宏
PART.01
走进立冬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立冬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PART.02
气候变化
南方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在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华南地区,立冬时节仍是夏秋的景象。尤其是海南广东地区,这里的夏季刚刚离去,初秋景象才慢慢铺开,冬季离这里还是有些远的。这些地方在12月才能进入冬季,寒冷才慢慢来袭。江南西南地区,这个时候霜雾出现了,早晨起来出门,会有浓浓的雾气,植物上也结了薄薄的霜。此外,西南地区这个时候迎来雨季,降雨非常多。
北方
立冬后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呈现冬天景象。冷空气不断发力,也让北方地区陆续迎来供暖季。
立冬
PART.03
传统习俗
冬补
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酿黄酒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人们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来源:小红书LA)
PART.04
遇苏州,过立冬
咸肉饭菜
咸肉菜饭虽然没有载入苏州的名食谱,但它从来不缺少喜爱它的食客。现在的人虽然都是用电饭锅烧菜饭,但是一碗风味独特的咸肉菜饭,也总自带着一股苏州的细软味道。此外,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场,居民王方英在面粉中加入了火龙果汁、芹菜汁、胡萝卜汁等做成的五彩饺子皮既有营养,又外观鲜艳。五彩的饺子煮好后,蘸上醋,一口下去,让人顿时想起童年里那一个个吃着饺子有着温度的冬天。
喝羊汤
苏州人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羊肉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老苏州觉得冬天喝一碗羊汤,能够抵挡一个冬季的严寒。
不过羊肉温热助阳,所以热性体质,容易上火的人不宜食用,有发热、牙痛、口腔溃疡的人也最好少食,以免加重症状。此外,吃完羊肉后不宜马上饮茶,否则脾胃不适。
吃螃蟹
雌蟹九月长成,蟹黄结实;十月雄蟹成熟,蟹膏丰腴,因此有“九雌十雄”的说法。立冬前后,大闸蟹正是肥美时。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就曾作诗道:“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自酿黄酒
苏州人总是喜欢什么节气做什么事情。其中,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就是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从立冬到第二年立春是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谓之“冬酿”。
立冬扫疥
立冬之日,江苏、浙江、河南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俗语说:“立冬不扫疥,单衣过寒冬”,立冬扫疥指的是用洗澡来去除体内寒气。没有扫疥就说明立冬时温度高,冬季是暖冬的概率高。所以,古人往往把立冬前后的温度高低当成整个冬季的温度,以此预测冷暖冬。
秋尽冬生,光阴荏苒
愿这个冬天
时光能缓,故人不散
你我无恙,喜乐长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陆香
本文由“青春苏州”原创出品
转载请联系授权
▲喜报丨我市2个项目入围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全国赛
▲携手筑防线,共护水域安全丨苏州青年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演练顺利举办
▲非遗季·节气中的苏州:探寻苏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