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沈阳消费网】小字,点击关注,就可以每天收到最新逛街杂志。
入口处观众队伍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今年春节,沈阳文化游持续走俏,辽宁省博物馆(以下简称辽博)成为游客来沈阳参观游览的必打卡地之一。
1月29日(大年初一)至2月4日(正月初七),辽博共接待观众11.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9.33%,这进一步彰显了“博物馆里过大年”的新风尚,也为春节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这已成为很多外地游客来沈阳的打卡攻略之一。蛇年春节期间,辽博共接待观众11.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9.33%。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座博物馆,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簪花仕女图》等国宝最具特色和影响。目前,辽博推出的“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丰神有仪——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人物画展”“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主题文化展”“漫步美中——古罗马时期女性主题文物展”“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探星——全省博物馆文创优秀作品展”“乐居——旅美华人艺术家侯宁油画作品展”等特展为广大观众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多件国宝文物成为看点。![图片]()
辽博副馆长董宝厚说:“为让广大观众在喜庆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年的独特魅力,辽博推出了延时服务、文化展览、精彩活动等多项举措,邀请五湖四海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同庆蛇年新春佳节。”“一天根本看不完,辽博有三层,共22个展厅,涵盖古代辽宁、中国古代铜镜、中国古代货币、辽代陶瓷、满族民俗、中国历代玺印等主题展,还有很多特展。我建议来辽博参观的朋友,最好可以参观两天。”一位外地游客说。
春节期间,记者多次到辽博采访,听到了祖国各地的方言。 据辽博统计,春节假期,省内观众占比47.5%,省外观众占比52.5%。省外观众来源地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苏、浙江。辽博副馆长董宝厚说:“由于距离原因,黑龙江、吉林、河北的游客多年来一直都很喜欢来辽博参观。今年春节新的亮点是来自江苏、浙江的游客,他们不远千里,乘坐飞机来到辽博,就为一睹国宝的风采,这背后是沉甸甸的文化自信。”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说:“我们特意带着孩子来到沈阳,就为了让他看看沈阳故宫和辽博国宝,感受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 针对大量的青少年观众,辽博推出了百名儿童写春联的“墨韵蛇年 童联贺春”活动,从小年到正月十五持续举办的“灵蛇献瑞·文化市集”,包括生肖剪纸、新春印象、花灯DIY等迎新春活动,动手制作“流麻”明信片、彩绘倒流壶的特色讲解活动也让青少年观众在喜庆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年的独特魅力。![图片]()
“《瑞鹤图》冰箱贴我要12个,不!我要14个!”一位来自浙江的90后游客一口气要买走14个《瑞鹤图》冰箱贴。这位游客说:“我今天看了以辽金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展,也看到了《瑞鹤图》,深深地被震撼了。我要买《瑞鹤图》冰箱贴送给我的亲朋好友,我认为这是我送给他们最好的辽宁礼物,但是只剩下5个。” “在每场展览的背后,文创部门创新推出与展览主题相结合的相关产品,使得观众在欣赏美术作品之余,也能带走一份艺术的实物纪念。江浙游客的购买力很强,他们不仅喜欢看展,也喜欢购买各种文创产品。”董宝厚说。 辽博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开通了多元的销售渠道。在旅客密集的桃仙国际机场等地设立的授权专营店,以及涵盖天猫、京东的线上销售,都极大拓展了文创产品的市场覆盖面。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