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亦称“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可概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
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病因:泄泻病因是复杂的,有内伤饮食而泄者,有感寒而泄者,有伤暑而泄者,有伤湿而泄,有脾虚作泄等。
症状:有腹痛而泄,有不痛而泄,有稀泄、溏泄、水泄、热泄、寒泄,有一日十余次泄,有一日至二三次泄,此证非常多样复杂。
此病本属肠胃类病,虽然多样复杂,不外内伤外感所致。在治疗方面,必须采取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按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并以整体观念,全面结合更为妥善。
治则:泄泻一证,属于肠胃病,但多样复杂,必须辨证论治。
名方验方
1、平胃散:
治疗:内伤饮食爽湿而作泻,或胃部胀满不适,或去远方不服水土者,服之立效。
组方:苍术20克 厚朴12克 陈皮12克
甘草3克 生姜3克 大枣3枚
2、五苓散:
治疗:暑湿相搏,以致泄泻、小便不利等,服之即可取效。
组方: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2克
泽泻12克 肉桂3克
3、胃苓散:
治疗:暑湿相搏,停饮爽食,寒热相杂,阴阳不分,水谷不化,肠鸣泄泻,或腹痛腹胀而作泄者,服之立效。
组方:厚朴12克 陈皮12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猪苓12克 泽泻12克
肉桂3克 甘草3克 生姜3克
大枣3个
4、七味白术散:
治疗:脾虚肌热,虚热作渴,服之立效。
组方:党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葛根12克 木香3克 藿香6克
5、参苓白术散:
治疗: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泄或吐,服之即可取效。
组方:党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山药12克 莲肉12克 砂仁6克
益智仁10克 扁豆10克 薏苡仁5克
陈皮12克 桔梗10克 甘草3克
6、四君子汤:
治疗:久泄脾虚,元气不足,身困倦怠,四肢无力,服之即可取效。
组方:党参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甘草3克
如小儿身体虚弱,五脏娇嫩,久泄脾虚,元气不足,身困倦怠,四肢无力,服之即可取效。
如小儿身体虚弱,五脏娇嫩,久泄脾虚,元气不足,或泄久病情严重,闭目摇头,或目直上视,甚至小儿脱水危急,立即服之,或徐徐服,即可救急。继续频服约有12小时,即可恢复正常。
7、理中汤:
治疗:脾虚受害,或生冷寒凉食物伤于肠胃,以防腹痛而作泄者特效。
组方: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0克 炙甘草6克
8、四神汤加减:
治疗:五更泻(又名“肾泄”),肾阳不足则不能正常闭合,故将交阴分时(凌晨3-5点,阴气极盛,阳气萌发之际)则泄。
组方: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山药15克 肉桂3克 补骨脂10克 甘草3克
泄泻分类
按泄泻症状定为病名,所以称泄泻。对于每一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泄泻问题大致有三:
1、如人过饱饮食,夜间突然发生泄泻不止,连泄数次,泄后腹空不药而愈。或热结肠胃,以致肠胃发炎,泄泻不止,通过治疗很快即可痊愈,称为急性泄泻。
2、如人发现泄泻不止,症状属于急性泄泻,但也有复杂性发作的,若当时诊断不明、治疗不当,而转为慢性泄泻有之。
或内伤饮食生冷瓜果不洁之物,外感不正之邪结于肠胃,以致经常泄泻者,也可称为慢性泄泻。
3、如慢性泄泻,经治疗不愈,延长日久,甚至十年八年治疗无效者,称为顽固性泄泻。
此病在诊治方面,必须有整体观念,全面结合,并利用四诊八钢、五行生克辨证论治的方法,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向,疾病才会很快痊愈。
余在临床50年之经验,泄泻的病因不同,症状发作表现不同。由于症状病因不同,在治疗上也各异。
如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此理甚简。在临床就不是这样简单的道理。
注意事项
其中有内伤为病者,有外感为病者,有内伤外感为病者。有寒泄者,有热泄者,有寒热相杂而作泄者;有虚泄者,有实泄者,有虚实合并而作泄者。
在治疗方面应考虑到年岁老少、身体强弱、患病时间长短,是否有并发症等,甚为重要。
如年老身体衰弱,元气不足,当采用扶正祛邪之法,较为妥善。
如小儿,体质软弱,五脏娇嫩,脾胃不健,易受内伤外感所致而作泄。法当健脾理脾为主,并应注意胃气衰弱、服药的接受能力,极为重要。
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气清味淡之品,以免伤胃作呕。
储备以下中成药(根据节气特点分析,一、二、三应该用得比较多)
一、虚寒泻
1.以面色苍白或萎黄,腹部怕凉,畏寒肢冷、大便稀溏或水样便,舌胖苔白为主症者,可酌情选用——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
2.脾肾虚寒泻,又名五更泄、鸡鸣泄、肾泄,以黎明前腹泻腹痛、四肢不温、腰膝酸软无力为主症者,可酌情选用——四神丸
二、脾虚泻
以面黄,形瘦乏力,纳差便溏,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腻为主症者,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1.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2.补中益气丸(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
三、湿热泻
以大便臭秽,肛门灼热或脓血便,舌红苔黄为主症者,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1.香连丸(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适用于痢疾、肠炎等,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痛而欲泻,泻后或排气后疼痛减轻,口干口苦,口渴不喜饮,小便色黄,大便臭秽黏滞不爽,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
2.葛根芩连片(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适用于腹泻(肠炎、痢疾),症见身热,心烦,口苦,口中黏腻,口渴不喜饮,恶心,腹痛腹泻,泻下臭秽,小便色黄。
3.枫蓼肠胃康颗粒(清热除湿化滞)
适用于急性胃肠炎属湿热泄泻型及伤食泄泻型者。症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或食滞胃痛而症见胃脘痛、拒按、恶食欲吐、嗳腐吞酸、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数者。
四、伤食泻
以有饮食不节史、腹胀、便臭秽、苔厚腻为主症者,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1.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
2.枳实导滞丸(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五、久泻久痢
以腹泻或痢疾日久不愈,或泻下无度,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为主症者,可酌情选用——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六、胃肠感冒、水土不服
以怕冷发热,头身疼痛,胃肠不适,呕吐或腹泻为主症者,偶到异地,呕吐或腹泻者,可酌情选用——藿香正气水【软胶囊、片】(解表散寒,祛湿止泻,和中止呕)。
临近年关,预防感染,也可以参考如下操作:
黄酒,一到二两,温一下,送服:
1.桂附地黄丸(每天下午、晚上各一次,每次十到十五颗);
2.或则附子理中丸(每天上午、中午饭后各一次 ,每次十到十五颗) ;
3.或则岐真固元丹(每天下午一次,每次一颗到两颗)
以上三种,任选一种即可.
1.每天多喝米汤(少下米,多熬一会,熬粥时,可以加薏苡仁 芡实、陈皮、黑豆、花生、核桃等适量)
2.多吃白萝卜和多喝白萝卜汤(白萝卜煮水,放一点淡盐,还可以放姜、蒜、葱、花椒)
3.黄豆、黑豆、赤小豆(红饭豆)各一把,熬水喝,喝的时候加白糖适量
4.每天上午喝一杯红糖生姜水(红糖大拇指大小一两块切碎,生姜大拇指大小一个切碎,滚开水泡服,温服);每天晚上喝一杯放温凉的开水冲蜂蜜(蜂蜜一两勺)
防疫方法,供参考:
一、香油(芝麻油最好,菜籽油也可以),涂抹鼻孔,防瘟疫,源自古方。
二、食盐水嗽口防瘟疫
用法:
小瓶,装比较浓的食盐水,如嗓子有点痒或疼,就用它漱口。
小瓶随身带,分分秒秒抗病毒,可以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另外,咱们老百姓的厨房里,生姜、大蒜、花椒(蜀椒)、葱(葱白)、米(五谷)油盐酱醋茶等等,都是宝物,调配得当、用之恰当,可以解决很多很多问题。
三、熏蒸处方:
艾叶10g 石菖蒲10g 苍术10g 薄荷15g 防风15g
使用方法:加水1000ml,泡10分钟,小火慢煮30分钟,浓缩药液150ml。
使用时在室内进行,将熏蒸方药液加入洗净的家用空气加湿器中通电熏蒸或者在锅中持续蒸煮挥发,每天1-2次。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邮箱:2042938103@qq.com。
关注我
每日了解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