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南坑籍北大博士谢周:我在北大读书的日子

文摘   2024-09-06 09:08   江西  


兴国县南坑籍北大博士谢周:我在北大读书的日子



作者简介:谢周,男,2001年出生,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南坑乡郑枫村人。2019年高中毕业于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2023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器人工程系。20239月,通过推荐免试保送至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系统与控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特等奖(全国第五名)、北京大学华泰科技证券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职务。
今天,谢周博士给大家带来一篇他的寄语随笔,与学子们共勉!
博雅塔影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碧绿的荷叶承载着颤巍巍的露珠,似乎要铺满水面,偶尔有绿头鸭从一旁的水面钻出来,倏忽间又钻到叶片下,漾出一汪水波,久久不能散去,仿佛在诉说着北大百年的历史与故事。从本科到现在读博,北大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我求知的足迹与成长的印记。


燕园初见,湖光塔影依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初到北大,我依然清晰记得那份激动与不安。这里的宏伟建筑、广阔校园,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都让我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刚入学的日子,我努力适应这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还记得六年级时从南坑村中心小学转到鹰潭市第一小学,那时的我同样面临着环境的巨大变化。面对新的教学方式和城市生活的节奏,我一度感到迷茫和孤独,以至于在六年级的第一堂课上害怕到掉眼泪吓坏了身边的同学。但最终通过不断调整心态,积极融入其中,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那段经历让我明白,面对任何环境的变化,只要保持勇敢和坚定的信念,终将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北大的课堂上,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接触到了许多以前未曾了解的领域和观点。这里的学术氛围极其浓厚,教授们不仅学识渊博,还充满独特的见解,常常让我对学术问题有全新的认知与启发。这些课堂上的思维碰撞与讨论,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无尽热情。在每一次的课堂讨论中,我不仅能够从教授的讲解中获益匪浅,还能从同学们不同的角度中汲取灵感。大家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使我时常感到耳目一新。我逐渐意识到,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是成长的关键途径。每当参与这些讨论时,我仿佛置身于知识的熔炉中,逐渐锻造出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的理解能力。课后,我常常会进行自习和阅读大量的文献,这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更是我继续探索未知领域的机会。在这些安静的时刻,沉浸在书籍和资料中,我仿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徜徉,不断寻觅新的智慧与灵感。每一次阅读,每一次反思,每一次学术探讨,都是我进步的一小步,却让我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学术目标。


作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我深知这份荣誉背后伴随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我们这一届的学生人数众多,竞争十分激烈,时常会感到挑战与压力并存。然而,这种环境也给了我极大的动力。与一群志同道合、充满激情的同学们一起,我们彼此激励、共同进步。在这个追求卓越和创新的集体里,我常常被他们的勤奋和才华所激励,促使自己不断提高。


虽然学习任务繁重,经常需要面对大量的作业、实验和阅读材料,但我并不觉得疲惫或焦虑。相反,在这其中,我体会到了不断进步的快乐。每当完成复杂的任务或解决棘手的问题,我都能感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这种进步的体验,让我的学习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教授们的智慧常常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带领我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每一节课都像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而他们的耐心与关怀,也让我在这紧张的学习节奏中感到温暖。无论是课堂上的指导,还是课后的答疑,他们总是悉心为我们解答每一个疑问。在他们的引导下,我逐渐走向更高的学术境界,培养了更全面而深刻的学术思维。

当然,大学并不只是学术的殿堂。北大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也让我感受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还是参与校内的讲座和论坛,我都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和归属感。除了学术,足球场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我穿上球鞋,踏上绿茵场,我便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自由与奔放。在球场上驰骋的感觉让我放下了学业的压力,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与队友们并肩作战,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更让我找到了另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谢周与奥运团体冠军、亚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孙玉洁老师合影。时为孙玉洁老师在北大教学时给谢周示范的情景)

在北大的日子里,我也经历了许多不可预见的挑战。其中最难忘的便是入校半年后突如其来的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节奏。校园封闭,原本充满活力的课堂变成了冰冷的屏幕,许多原本计划好的学习和生活安排都被迫中断。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单调,线上学习也让我难以集中注意力。无论是学习上的压力,还是生活上的孤独感,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逐渐地,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学习,如何利用线上资源,与老师和同学保持互动。疫情虽然打乱了原有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但它也让我更加珍惜北大的时光。在校园的日子里,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图书馆的学习时光,都变得弥足珍贵。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不仅让我更加珍惜北大的成长机会,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困难中坚持与适应的力量。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相信这些经历将成为我应对更多未知挑战的宝贵财富。


北大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每当我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漫步,回想起自己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日夜,我都感到无比的幸运与感激。这里的每一片树叶、每一缕阳光,都是我奋斗与成长的见证。
在北大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如何在多元的生活中找到平衡。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熏陶、体育的锻炼,共同塑造了一个更加充实和全面的我。无论是在课堂上汲取智慧,还是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北大的每一天都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在这里,我找到了梦想,明确了方向,并拥有了迎接未来挑战的信心。无论未来如何,我都将带着在北大学到的一切,勇敢前行。



兴国文艺
“兴国名人访”、兴国乡镇资讯、兴国自媒体、兴国教育、兴国企业推广、兴国文化推广、兴国趣视频、兴国党史、兴国山歌、兴国散文、中外历史等综合类内容。本平台受到诸多厅处级干部的题词和关注,志在为文艺爱好者提供新颖而广阔的文史与政商视野,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