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的兴起
也门胡塞武装,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伊斯兰什叶派分支宰德派,又称五伊玛目派。这是什叶派中仅次于伊朗十二伊玛目派的派系,人口主要分布在也门北部内陆高原。
也门总人口3369万,宰德派占35%,逊尼派占65%。两派不对付,斗争了千年之久。
公元897年,宰德派教士哈迪·叶海亚,在北也门以萨达为中心建立了宰德派伊玛目国家,从而形成了也门“北南分立”的局面。
16世纪,奥斯曼入侵也门,宰德派受重创。一个叫苏尔·卡西姆的宰德派伊玛目奋起反抗,成功击退了奥斯曼帝国,并攻占了逊尼派居住的南也门,统一全境,建立了卡西姆王朝。
1872年,奥斯曼再次入侵也门,卡西姆王朝灭亡。期间,宰德派并未放弃反抗。1904年,叶海亚·哈米德丁,继承叶海亚家族衣钵,终于成功击退奥斯曼。1911年,叶海亚·哈米德丁与奥斯曼签订了《达安条约》,在北也门再次建立宰德派政权。
1918年,一战结束,奥斯曼帝国解体,北也门的宰德派完全接管了奥斯曼在北也门的势力范围,建立了一个叫穆塔瓦基利亚王国的神权国家。而南也门,则被英国所把持。
——英国人早在19世纪,就击败奥斯曼,殖民了南也门,占领了南也门南的丕林岛、亚丁,奥斯曼帝国解体后,英国联合30多个酋长领地,组成了所谓的“亚丁保护地”,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南阿拉伯联邦”。
北也门叶海亚家族王朝,是个比较封闭的政权,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抵制一切外国进步思想,老百姓生活极其穷苦。
1934年,因为与沙特发生领土争端,叶海亚王朝差点被沙特灭国,当时躺在南也门的英国人,瞄准时机,扮演和事佬,逼着叶海亚王朝签订《塔伊夫条约》,承认了南也门的独立。
这样,南北也门,彻底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1962年,受埃及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的影响,北也门部分军人,组建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了叶海亚家族的统治,建立了阿拉伯北也门共和国,彻底终结了宰德派在北也门长达千余年的宗教统治。
新建的北也门共和国,主张宗教包容,废除了宰德派及其圣裔家族的合法权威,允许逊尼派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同时反殖民、亲苏。
权力地位被共和派军官推翻,让北也门的宰德派很不满。一些原属于宰德派的保守势力,不甘心权力拱手与人,坚持与共和派战斗。自此,北也门陷入了长时间的内战。
期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关于纳赛尔的故事,可参考本公号的《埃及真相》),高调介入这场北也门内战,扶持新生的北也门共和国,想把北也门发展成埃及“小跟班”。但这就让一旁还是君主制的沙特不爽了,所以沙特联合约旦,组成了保卫叶海亚家族的保皇派。
当时埃及背后站着苏联,而沙特约旦背后又站着美、英。所以,北也门内战,实际演变成了一场国际代理人战争。
战争旷日持久,直到1967年,英国人撤出南也门殖民地,南也门获得了独立。但独立后,也没有立刻并入北也门,而是由一个叫也门民族阵线的苏式政党把持。1970年,取国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实行苏式社会主义。
如此,北也门和南也门,虽然没有统一,但因为英国势力退出,苏联占了主导地位,所以总算消停,长达8年的北也门内战,也因此宣告结束。
战争让也门国不成国,8年间,年均死亡人数高达53000人。不过,北也门的内战结束了,可南北也门各自内部的冲突却没有消失。
尤其南也门,领导层,对于亲苏还是亲阿拉伯国家,存有严重分歧,以至于1986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领导层火并事件,死了1.2万人——新中国第一次撤侨,就是因为这次南也门内乱。
1978年,军人出身的萨利赫,成为北也门最高统治者,北也门政局倒是相对安定。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沙特逊尼派的极端分支瓦哈比派,不断扩张和冲击,蔓延到了北也门,本已经消停的宰德派再次蠢蠢欲动,出现了宰德派复兴运动。
1990年,国际形势突变,尤其苏联衰退走向解体。南北也门,也总算找到机会坐下来聊一聊,尤其南也门迫切想要结束内乱,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借机实现了也门统一。
但统一化,由于逊尼派大量涌入,北也门的宰德派成了少数派,有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所以宰德派复兴运动越烧越旺。
1990年前后,宰德派复兴运动中,有一个叫“青年信仰者”的组织,在不断的斗争中迅速崛起。这个组织的主导者,正是我们今天熟悉的侯赛因·胡塞家族。“青年信仰者”也就是胡塞武装的前身。
侯赛因·胡塞,1956年出生于也门北部萨达地区宰德派部落。一开始,他期望通过政党选举的方式介入政治,没成功。后来,他主张效仿伊朗,在也门建立神权统治,这让也门政府非常恐惧,很早就把“青年信仰者”定性为“伊朗支持的极端什叶派”。
“青年信仰者”不顾政府阻止,非常活跃,经常印发各类宣传宰德派主张的小册子,以夏令营的方式举办研习班,以吸引和说服信众。
2000-2003年,巴勒斯坦爆发自1987年以来的第二次大起义,加上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侯赛因·胡塞蠢蠢欲动,首次公开宣传激烈的反美、反以口号,在一次穆斯林葬礼中他高呼:“美国去死,以色列去死,伊斯兰胜利”。
同时,他将矛头对准当时的也门政府——萨利赫政府,指责其同美西方和沙特勾结,出卖国家。
结果就是,自2004年开始,也门爆发了“青年信仰者”和政府军在宰德派活动中心萨达长达6年的内战,也叫“萨达战争”。
2004年9月,侯赛因·胡塞遭萨利赫派出的士兵暗杀致死,追随者为了纪念他,遂将“青年信仰者”改名为“胡塞运动”,并由其兄弟阿卜杜·马利克·胡塞接过领导权。
2010年,战争的局势愈发复杂起来。由于战火延烧到了也门与沙特边境,沙特出兵支持也门政府军。与此同时,南也门的“南方分离主义运动”、“基地”组织也趁乱扩张。
也门政府军担忧腹背受敌,不得不与胡塞武装签订停火协议。这份停火协议虽然极其脆弱的,双方的矛盾和仇恨也并未终结。但自此,胡塞武装作为一方割据势力,首次得到承认。
打垮也门政府
2011年,中东爆发“阿拉伯之春”,波及也门。2012年,也门萨利赫政府垮台了。
胡塞武装乘势而起,同南也门的“南方分离主义运动”合作,迅速占领了萨达省全境,并控制了焦夫、哈杰等省,同时打通了宰德派内陆大本营通往红海的交通要道,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萨利赫政府垮台后,政权落到了时任副总统哈迪的手里(英美逼迫下看似“和平”权力转移),并受到沙特政府支持。一开始,胡塞武装希望在新政府中分一杯权力之羹,但各种争吵后,并未能如愿。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2014年9月,胡塞武装继续往南打,一举推翻了哈迪政府,占领了首都萨那,引爆了新一轮内战,而哈迪本人则不得不流亡沙特。
——2014年也门内战之际,我们国家鉴于该国安全形势恶化,再次启动撤侨行动,《红海行动》即以此次撤侨为故事原型。
至2015年,胡塞武装实际已经替代了政府行驶国家治理职能。
但是,内战并未熄火。也门实际再次进入“两个政权并立对峙”的阶段,也门的武装力量,分裂成了“亲胡塞”和“反胡塞”的两派,继续缠斗相杀。
比较有意思的,是“亲胡塞”武装这边,出现了不甘心权力旁落的前总统萨利赫和追随者。“反胡塞”武装,则主要由哈迪政府领导的逊尼派部落武装、反北方军南下的“南方分离主义运动”,以及“阿拉伯之春”鼓噪下的逊尼派伊斯兰主义者组成。
与此同时,沙特为阻止什叶派掌权,牵头组织了多国联军强势介入也门局势,支持哈迪流亡政府反击。而伊朗,则毫无疑义地支持胡塞武装。
在复杂的局势中,胡塞武装没有被打垮,相反,愈挫愈勇,得益于前总统萨利赫的支持,拉拢了也门第一大党“全国人民大会党”的支持,不仅接收了大量萨利赫的旧部,还在伊朗的支持下学会了制造、改装无人机和导弹的能力。
另外,由于沙特的入侵,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因此激发了也门人的反侵略情绪。而胡塞武装也不客气,高举“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大旗,所以民心这块也更胜一筹。
也门自2014年开始的这轮内战,至今未熄,整个国家早已四分五裂、断瓦残垣。2022年,哈迪总统宣布辞职,权力交给了8人组成的总统领导委员会。2023年底,胡塞武装与8人总统委员会达成了全国停火协议。
目前的局势是,胡塞武装控制着也门全国1/3的领土、70%以上的人口,占据着也门北部、首都萨那、红海重要港口,成为也门仅次于政府军的第二大势力。
抵抗西方的独苗
大概从2019年开始,掌握了无人机和导弹制造能力的胡塞武装,频频袭扰沙特境内机场、石油设施和军事目标,以及红海乃至整个海湾地区的油气运输和生产。此类袭扰,一度摧毁了全球5%的石油供应,影响到了国际油价。
自2023年10月爆发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胡塞武装更是频繁袭击美西方通过曼德海峡的船只乃至航母。
通过这些袭击,胡塞武装让全世界都见识了它毫不妥协的抵抗意志。尤其现在,随着真主党高层遭团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垮台、哈马斯遭重创,伊朗辛苦扶持和建立的“什叶派抵抗之弧”,似乎也就剩下胡塞武装这根顽强的抵抗独苗了。
说到这,我们稍微岔开下话题。说说最近的伊朗。
最近,随着巴沙尔政权垮台,伊朗已经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退缩之意,不仅在保卫巴沙尔政权之战中无所作为,更是频频向美西方示好,尤其近期突然放开网禁,允许西方一众APP进入伊朗。这几乎相当于宣布投降,等于让出了自身的话语权。
——比较怪异的,是它放开西方APP之际,却依然还禁着Tik Tok。
而在这之前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它也没有那么强的介入欲望,一度被以色列按在地上狠狠摩擦,眼睁睁看着哈马斯高层在其首都德黑兰被炸死,而不敢轻易还手。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懦弱行径,其一众扶持的“小弟”自然看在眼里失望在心里。
如此,往后伊朗的威信,恐怕很难再回到当初,这对伊朗而言是灾难性的。为什么呢?因为,未来不仅“小弟”不会再信任它,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暗中相助的大佬,恐怕也要打退堂鼓。
这就跟做创业公司一样,投资人不怕创业者编故事,甚至也不怕失败,最怕的是创业者丧失了基本的进取意志。只要创业者愿意继续折腾,已经下注的大佬,顾忌之前的投资打水漂,不会轻易放手,可如果创业者自己已经放弃,投资人也就只能撤股撤资。
所以有人就此推演,就连哈梅内伊为首的伊朗神权政府,恐怕很快也要步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后尘。老实说,就从目前伊朗萎靡的精气神来看,这个推演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与伊朗相比较,或许更能让人感觉依然在顽强抵抗的胡塞武装是何等硬气。
说起来,胡塞武装遭受到的美西方打击,一点也不小。早在2024年1月,美英就开始联手,对其展开了空袭,专门对准它的弹药库、雷达站和导弹发射装置打。只是,效果似乎很一般。
一个重要原因,是胡塞武装主要依托部落起家,军事目标比较分散隐蔽,作战方式也灵活多变。另外,英美动辄超百万英镑的武器,去对抗胡塞廉价的无人机,似乎也有点划不来,成本太高,难以为继。
2024年底,针对之前胡塞武装空袭了英美以色列货轮、用超高音速导弹袭击了以色列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英美又一次联手强力出击。据说,目标是也门首都萨那胡塞武装第一装甲师的营地。但打完了以后,双方都没有发表什么声明,显然,效果恐怕不太好。
倒是胡塞武装又宣布,击中了美国一艘10万吨核动力航母——砖家们分析,胡塞武装不是第一次吹牛了,其导弹击中航母的概率几乎为零。
不过,老美习惯性沉默、不回应,而给以色列加装了一套萨德防御系统这事倒是千真万确的——这从侧面说明,之前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已不足以抵挡胡塞的导弹袭击。
与伊朗的准联盟关系
过去,一般都把胡塞武装视为伊朗的“代理人”。
但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准确。如今伊朗自己都怂了,可胡塞武装却没有,这已经证明后者不完全仰赖伊朗。而如果仅仅将胡塞武装视为伊朗的“代理人”,自然很容易低估它的独立性和顽强性。
我之前在写伊朗革命卫队的文章里说过:
伊朗发展“代理人”,主要依靠革命卫队中的圣城旅,本身比较灵活,没有要求强依附,常常只是提供武器支援、军员培训和技术输出等。“代理人”愿意反美西方就行,甚至都不要求同一个信仰。比如哈马斯就属于逊尼派,而巴沙尔政权虽是什叶派,但属于阿拉维派。
所以与其说胡塞武装是伊朗的“代理人”,不如说两者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和意识形态而短暂合作的准联盟。
——两者的合作,没有上下依附关系,也不存在特别有约束力的“盟约”,因时因地而变化。
2023年3月,东大成功斡旋了伊朗和沙特,实现了世纪大和解。其中有个重要前提,是胡塞武装停止对沙特的“骚扰”。后来胡塞武装和沙特之间,好像确实消停了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胡塞武装似乎是真的听从伊朗的。
可最近的消息却显示,英美对胡塞武装发动新一轮的密集炮火袭击之际,沙特、阿联酋也跟着一起参与了。当地人说,沙特主要打击了胡塞武装的后勤基地。更新的消息是,胡塞武装已对沙特进行了反击,多枚Badr-1P弹道导弹射向了沙特西南边境阿西尔省军事基地。
由此可见,胡塞是胡塞,伊朗是伊朗。莫要误判了两者关系。
从历史来看,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建立神权政治之际,的确极大地鼓舞过也门的宰德派,胡塞武装的创始人侯赛因·胡塞和他的宰德派教士父亲巴德尔丁·胡塞,多次往返于也门和伊朗,接受过伊朗什叶派的革命教育。侯赛因·胡塞本人也把霍梅尼当偶像。
1991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后,美国借机强势介入中东,后来2001、2003年又分别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这进一步推动了胡塞武装向伊朗靠近。但严格来说,两者早前并无更深的合作。
伊朗和胡塞武装真正合作,是从2015年胡塞武装推翻哈迪政府后开始的,因为当时沙特扶持哈迪政府,胡塞武装也需要找个坚实的靠山,这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波高潮。第二波合作的高潮,就是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兴起之后至今。
伊朗和沙特过去是死敌,两者分别是中东最大的什叶派和逊尼派国家。对付沙特,伊朗主要就靠胡塞武装。2019年,沙特油气设施遭胡塞武装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日石油产量减少下降了一半,严重干扰了沙特的国民经济。胡塞因此成了伊朗拿捏沙特的“核弹”。
但进入2021年后,由于西方制裁加上疫情,伊朗国内民生凋敝,各种示威游行不断,伊朗政府有想要安静下搞经济的意思,而为了保证这点,需要和包括沙特在内的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当然也要适当割舍与胡塞武装的关系。
胡塞也明白,没了伊朗支持会有些麻烦,所以早在2022年4月就与沙特为首的联军签署过一个停火协议。
只是,估计就连伊朗和胡塞武装都没想到,2023年10月,哈马斯这边又会重新挑起与美西方的战火。
说实话,我们前面也说过,这轮冲突中,伊朗因为民生没搞好,始终就有点三心两意,没有想要过度介入的意思。但胡塞武装不一样,显得异常兴奋,因为它需要借此进一步加强与伊朗的关系,得到更多武器援助。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伊朗和沙特世纪大和解的背景下,胡塞和沙特还是再次打了起来。这也说明,伊朗和胡塞之间的战略目的,并不能完全契合,两者与其说是同盟,不如说是相互利用。
另外值得一提,伊朗的确给胡塞武装提供过大量武器,但胡塞的军备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也门国内,主要是吸纳了前总统萨利赫把持的也门国库武装,以及通过部落民兵自黑市上购买。再有,胡塞自2000年开始就向国内商人募集了大量资金,向北也门民众征税,所以也不愁钱。
有武器有钱,这是胡塞在伊朗面前能保持高度自主性的根本保障。
说了这么多,如此独立和顽强的胡塞武装,对于也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而也门对于胡塞武装又是什么?
也门太穷了
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而阿拉伯半岛算是中东最富裕的地方了。像卡塔尔、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巴林和阿曼都不错。原因也简单,因为这儿盛产石油。比如卡塔尔,人均GDP高达71568美元,是中东最高的,比以色列还高。
可比较奇怪的是,整个中东最富的国家在阿拉伯半岛,最穷的国家也在阿拉伯半岛,这就是也门。也门有多穷呢?有个比较,是它比刚刚改朝换代的叙利亚还穷,人均GDP只有465美元。
而且,相对阿拉伯半岛的其他国家,也门的地理位置也不差甚至相当优越。尽管不在波斯湾沿岸,但濒临亚丁湾和红海,扼守苏伊士运河通往阿拉伯海的唯一出口曼德海峡。
——这地,每年通过的商船近2万艘,吨位接近16亿吨,是世界上仅次于霍尔姆兹、马六甲和英吉利的第四大海峡。
也门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放眼世界也不多见。1839年,原本隶属奥斯曼帝国的也门亚丁,被英国人占领。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亚丁的商业价值陡增,很快就成为仅次于纽约的世界第二大繁荣的港口。
坐拥如此优越的交通要道,为何也门发展不起来呢?
其实原因显而易见,主要就是战乱,不间断的战乱。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也门内战就几乎没有断过。1990年,南北也门统一,萨利赫作为总统自此开启长达33年的统治,大家本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安生日子。
可实际上,当时的统一非常脆弱,南北双方差异非常大,一个以逊尼派为主要人口,一个以什叶派为主,另外双方的经济状况也差异巨大,北也门要比南也门好点。
关键,南北也门都保留了军队,所以一言不合就在1994年又打了起来。后来北也门赢了,再次统一了也门。可南北依然势如水火,难以融合。
南北也门的分歧还没整明白,后来宰德派复兴运动又轰轰烈烈闹起来了,其中最狠的胡塞武装,趁着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的混乱,把也门政府都给挑了,以至于一直到现在,也门的内战都还没有结束。
实际上,也门除了被西方意识形态和本土民族主义、什叶派和逊尼派、南北分歧搅和得天翻地覆外,它还是一个部落国家,内部有400多个部落。这些部落,没有现代民族国家意识,酋长讲话比总统命令好使。这就使得中央政府毫无威信可言。
目前也门有哈希德、贝克尔、哈卡和穆兹哈四个大部落联盟,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哈希德部落,势力遍布在萨那、哈贾、萨达诸省,辖区人口过百万,必要时可动用 10 万人以上的武装力量。其中,前总统萨利赫就出身哈希德部落。
这么乱一个国家,经济能发展得好就怪了。
另外,相对其他阿拉伯半岛国家来说,虽然也门坐拥曼德海峡这一得天独厚的交通要道,但国内的石油资源并没有那么丰富。像沙特,目前探明的储量高达366亿吨,占全球15.2%,而也门储量仅40亿桶,占全球总储量的0.2%。
加上西方制裁、战乱,石油开采量就更没法和其他阿拉伯半岛国家相比了,近年来,每日大概只有10万桶左右,而沙特每日开采高达1000万桶。
总之,也门要发展,太难了。没资源,也没安定的发展环境。
未来怎么样?
全书讲述了24个关键性历史瞬间,涉及复国运动、中东战争、阿以冲突、奥斯陆会议、拉宾遇刺等以色列建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全文生动、简明、精炼。随书附赠大礼——蓝钻故事导读手册,内容3万字,为蓝钻团队的心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