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在山中,也在海中。
海上福州,地处闽江之畔,
江河奔腾入东海,
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发祥地,
正勇立潮头,耕出“蓝海良田”。
山城南平,起于闽江之源,
千山尽翠织锦绣,
是万里茶道起点,
正追青逐绿,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一山一海,情谊相连,
共谱“协奏曲”。
山海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健全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加强山海统筹、强化功能互补。
牢记嘱托,山海作答。
当前,福州、南平
聚焦“所需”“所能”,
在产业发展、文化教育、
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入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共同推动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产业协作,互利共赢
今年9月,坐落在福州上下杭文化街区的武夷山水农特产品营销展示中心开业。中心集农特产品展示、茶叶品鉴以及商务洽谈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全方位展现南平市生态农特产品的独特魅力。
武夷山水农特产品营销展示中心(福州上下杭店)
“武夷山水农特产品营销展示中心是福州和南平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的创新实践成果之一。中心将秉承‘做优质生活供应商’的品牌理念,展销南平‘最本土、最特色、最实惠、最可靠’的‘绿色、优质’农特产品。”南平实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亮说。
无独有偶,坐落在南平工业园区的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由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南平工业园区共建,并在福州高新区设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国碳中心以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驱动的战略思路开展建设,目前已牵头组建12家高端装备、碳计量服务等产业公司,其中自主研发的中尺度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获得福建省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证,迈出了科创成果市场应用的重要一步。今年10月,该激光雷达成套解决方案在福州罗源湾开发区的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开展试点应用。这一系列推进举措,为海峡两岸融合“双碳”产业园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双碳”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了空间载体。
激光雷达设备
福州和南平在产业合作上日益紧密,发展前景令人期待。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推动:南平市属5大集团分别与福州市属8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已签约落地协作项目2个;全方位、多渠道推动协作招商工作,已签订山海协作招商项目共计30个,签约总金额83.43亿元。设立在福州软件园的南平(福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正在加快建设,聚力打造集产业孵化、人才引进、研发创新、数字服务、招商引资及产品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致力实现“科技研发在福州,产业发展在南平”。
连山接海、贸迁有无
不久前,南平港吞吐量已累计约23万吨,年运输量首次突破1万标箱。目前,福州与南平正就江海直达船型研究、水口过坝、交通强省等工作进行深入协调,共同推进闽江航运能力的提升;上月,鲲鹏供应链建瓯至福州港口的铁路运输线路启动试运营,有力增强了南平铁路货运与福州马尾港、江阴港的协同能力。
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洋坑作业区。 (黄杰敏 摄)
山海若比邻,守望心相依。福州、南平两地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半年开展互访交流。今年7月,福州市与南平市对口协作数字经济干部人才专题培训班举行,来自福州市、南平市的50余名数字经济领域干部人才、企业负责人参加。会后,大家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将聚焦福州海的优势、南平山的特色,助力新时代数字经济山海协作。
闽北高级技工学校与福州第一技师学院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南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与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平与省属医院以及福州市属三甲医院建立帮扶协作机制……人才培育、交流互访、经验分享,让人才活水竞相流动,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当“福州蓝”与“闽北绿”交汇融合
生态之本色更交相辉映
深化文旅康养合作方面,两地共同研发设计红色旅游主题精品路线,推出“夷”条有“福”之路红色主题线路、“牢记嘱托·遇见世遗”以及“醉美环带·探秘之旅”等数十条职工疗休养精品线路,累计接待7700多名福州职工;加强生态共保联治方面,推动双方环境监测中心站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进一步提升闽江上游水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推动“福建徒步”协会会长论坛在南平举行,开展“山呼海应 绿动环带-‘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体验交流活动”和“关注森林 保护古树 共护闽江-暨‘8•15’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有效引导两地市民参与生态建设。
山海无涯,奔赴不止。
两地将继续携手同行,
共创美好未来。
下一步,两地将着力把
“山”的特色与“海”的优势结合起来,
在区域双向互动发展中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加快构建山区与沿海一体化发展格局。
来源:闽北日报
主 管:中共政和县委宣传部
制 作:政和县融媒体中心
监 制:胡子平
主 编:李世翔
责任编辑:余长青
编 辑:魏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