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社会科学普及
社会科学普及,是指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活动。
社科普及是对人文、自然科学和社会常识的了解。比如说:北京故宫、贵州黄果树、张衡发明的指南针。就分别包含了人文、自然、科学及社会常识。向民众或者学生讲述这些知识的过程即是“人文社科普及”。
人文科学:关注的中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问题。研究对象与研究者自身都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个体性、多变性和丰富性。人文科学的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美学、伦理学。
自然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的经验证据为基础,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理解和预测的科学分支。
社会常识是社会生活中必须掌握且行之有效的知识,看似普通平常,实则蕴藏着古今中外为人处世的经验和智慧,是社会知识的精髓。
二、什么是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学、美学、艺术学、逻辑学、语言学、史学、军事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在内的社会学科。
三、社会科学普及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法律基本知识;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社会科学其他知识。
四、社会科学普及的主要形式
举办社会科学论坛、讲座、咨询、培训、知识竞赛、展览、座谈会、演出等; 利用场馆、常设展厅等公共场所和历史人文资源,建立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编写、制作、出版社会科学普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制作和发布社会科学普及公益广告;利用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普及的其他形式。
五、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要求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应当坚持正确方向、科学态度,反对和抵制伪科学、封建迷信和邪教学说。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社会科学普及的名义从事下列活动: 散布谣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封建迷信活动;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信息以及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信息;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破坏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其他活动。
六、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会科学普及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公民社会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其承担着引领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提升公众人文素质的公益性使命,它事关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科学普及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面对经济全球化百舸争流的图景与大势,面对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梦想与前景,面对人类文明进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更加凸显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可以说,没有繁荣发展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振兴的伟业就是不完整的;没有能够比肩或领先于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很难确证中国崛起的世界历史意义。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主 管:中共政和县委宣传部
制 作:政和县融媒体中心
监 制:胡子平
主 编:李世翔
责任编辑:余长青
编 辑:魏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