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怀好
本文以《中国老年报》为例,深入探析了新形势下中国老年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梳理了中国老年报业的特点与优势,直面行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四条发展路径,旨在为中国老年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老年报作为关乎亿万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的重要媒体,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历史机遇,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是政治责任更是艰巨任务。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我们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遵循,依据《〈中国老年报〉2024年度读者调查问卷》收集的6903份反馈,结合对中国报业协会老年报分会25家成员单位、国内111所老干部(老年)大学及广大读者群体、涉老工作者的调研报告,同时吸收了本报与老龄工作部门、养老服务部门、主流媒体等举办的19场以“推进老年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交流会成果,就中国老年报业的特点和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意见和建议,旨在探索新形势下中国老年报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国老年报业的特点与优势
老年报是伴随着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和离退休制度建立而产生的,特殊的定位决定了其独有的特点及优势。
一是潜在受众增多。人口老龄化是人口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必然趋势,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4%。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9亿,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24.64%。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报业的潜在受众规模将越来越大。
二是政策力度加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扩大老年文化服务供给,“鼓励编辑出版适合老年人的大字本图书,加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的艺术作品创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明确提出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一系列大政方针为老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老年报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内容专业权威。老年报深耕涉老新闻宣传领域,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宣传报道各方面,着力突出“精、专、深、透”,报道内容客观准确、表述方式生动鲜活,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可读性,更符合老年人的阅读习惯。
四是发展潜力巨大。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将达10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19)》指出,我国正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媒体用户增长的最大潜在空间无疑来自60岁以上老年群体。老年报作为主要为老年群体提供精神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毋庸讳言,老年报业的发展壮大有助于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老年报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在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互联网用户增多的双重生态下,通过对中国报业协会老年报分会成员单位调研发现,老年报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受众流失较为严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普及,老年人的阅读习惯逐渐从纸媒转向融媒,特别是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兴起,其快速、简明、可视化的传播特点受到老年人青睐。据2023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已达1.4亿,相当于每两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网民。《〈中国老年报〉2024年度读者调查问卷》显示,44.3%的受访者更喜欢线上阅读。可见,老年人的生活态度更加年轻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乐于享受融媒带来的全视听、动态化阅读体验,而这些是纸媒无法满足的。目前,大多数老年报融合发展较为缓慢、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受众流失。
二是管理机制相对陈旧。通过对中国报业协会老年报分会成员单位(全国各地老年报媒)进行调研,发现多家老年报在管理机制上存在结构不合理、手段落后、缺乏改革动力等问题,有些老年报经营管理过于依赖传统路径,缺乏多样化思维,未能有效运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手段,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读者需求。
三是经营意识尚显淡薄。受传统思维影响,一些老年报过于依赖发行和广告收入,没有积极探索增值服务、跨界合作、智库研究等多元化盈利模式。宣传方式相对保守,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和社交媒体等现代营销手段,25家老年报中,仅有11家推出了数字报。大部分老年报缺乏品牌意识,媒体传播力和市场竞争力不高。
四是媒体融合发展滞后。受资金、技术和人才限制,老年报普遍存在平台单一、原创力不足、信息发布滞后等问题。传播渠道较为单一,尚未形成融媒传播矩阵,25家老年报中仅6家成立了融媒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普遍缺少融媒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现有采编人员与复合型融媒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老年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融媒体时代,老年报业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一)坚持内容为王,突出专业特色
内容建设关系到媒体的生命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老年报业需坚持内容为王,突出自身特色。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同向发力同题共答。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报”理念,聚焦党中央关于老龄老干部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关注养老领域发生的大事要事,报道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适老化改造,老年助餐智慧服务等热点话题。例如,《中国老年报》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养老”系列报道,突出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事业的关心关怀,全面展示我国老龄和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成就,紧紧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各级涉老工作部门同频共振,同题共答。
二是不断丰富版面内容,优化创新栏目设置。版面内容灵活丰富,是满足老年读者多样化需求必做的“功课”,也是推进媒体融合的基础性工作。2024年上半年,中国老年报社在大兴调查研究基础上,稳步推动版面、栏目优化,推出“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专版,增设“评论员观察”“长寿故事”“曝光台”“最美养老工作者”“防骗贴士”“学习园地”等栏目。目前正逐步开设“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等版面,以及“军旅晚霞”、中国老年报陕西版等专版,就老龄政策解读、养老产业动态、老年人话养老等进行深度报道,力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专栏专版。
三是美化报纸版面版式,提升阅读可视效果。注重版面设计和视觉呈现效果,提高可读性和吸引力。《中国老年报》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将报纸改为窄报、大字号,使阅读更加轻松舒适。通过文字搭配图片、音频、视频及数字视觉艺术等多种元素,创作新颖生动、更具感染力的融媒作品。同时积极发展数字报,增加阅读便利性,扩大传播覆盖面,提升影响力。
(二)聚焦受众需求,实现精准传播
技术创新为纸媒精准传播赋能,老年报业应深刻洞察并准确把握老年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与独特偏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实现对目标读者群的精准画像。同时,还要关注涉老工作者的阅读需求,实现精准推送、精准传播。
《中国老年报》在深入研究受众需求基础上,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作报”和“生活报”。“工作报”突出权威性和专业性,及时解读党和国家为老服务政策举措,全方位呈现我国老龄老干部工作发展成就和养老产业动态。“生活报”突出服务性和指导性,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和文化精品,让老年人知天下大事、览古今中外、阅时代新知、享精神愉悦。
同时,老年报还应加强与老年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的读者希望举办老年文化活动,如老年人康养、旅居、游学、才艺展示等;50%的读者希望开设“编读往来”栏目;30%的读者希望举办知识竞赛。
(三)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方式
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老年报业需立足实际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借助融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呈现方式多、传播效果好等优势,将涉老新闻宣传向网络空间拓展,着力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
一是在加强选题策划上下功夫。加强选题策划、做好主题报道、增加原创比重,围绕涉老政策、民生热点等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进行宣传报道。开通第三方平台账号,老年报之间互相引流,形成融媒体报道矩阵。
二是在引人育人用人上下功夫。加快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融媒体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的领军人才。近年来,中国老年报社引进20名人才,使得干部队伍平均年龄下降、学历水平提高、专业结构多元化。举办新入职员工暨青年编辑记者培训班,创新开展“一线讲述”能力提升行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破纸媒与新媒体界限,要求不同岗位记者都熟练掌握采写、视频拍摄剪辑等技能,以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
三是在强化制度保障上下功夫。不断健全与融媒体发展相适应的岗位聘用管理、薪酬绩效、职称评聘等机制,鼓励多劳多得、以质取酬,调动全体采编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制度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组建新媒体专业队伍,通过采访工具科技化、剪辑设备智能化、发布渠道多样化等手段,宣传报道老龄老干部工作政策。
(四)整合渠道资源,推动跨界发展
老年报由于其专业性,在经营方面缺乏优势,而融媒体时代唯有创新经营模式、扩大品牌效应,才能有效应对挑战。老年报在做好新闻报道及服务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宣传,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做到“跳出行业看宣传、结合宣传谋发展”,积极探索“宣传+”多元复合发展模式。
一是探索“宣传+服务”。中国老年报社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网等媒体开展“擦亮‘蓉城金秋’品牌 围绕中心讲好成都故事”专题调研采访,打造复合型宣传服务产品;联合医疗机构,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走进老干部局、北京高校、军休系统等,为老同志慢病管理送去健康公益讲座和现场义诊;与交通运输部离退休干部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等单位,共同开展老年人(残障人士)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需求调查;连续多年开展知识竞赛、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与中央电视台《等着你》栏目联手启动“携手共话团圆梦”特别活动,帮老同志寻找老战友、老同学、老朋友等。全方位用好宣传平台,拓展服务内容,打造“宣传+服务”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二是探索“宣传+助老”。中国老年报社与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合作,以报纸为主阵地开展业务宣传,宣传福利彩票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以及对养老事业的贡献;积极联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相关宣传,帮助老年人守住钱袋子,幸福享晚年;与陕西省民政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宣传报道、课题研究、老博会等多方面项目合作;承接广州市老干部局、江西景德镇老干部局等单位委托项目,连续采访刊发其系列老干部老有所为的精彩故事,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是探索“宣传+智库”。中国老年报社探索打造智库型媒体新名片,围绕老龄社会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银发经济等主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积极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行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为社会公众传递思想产品。为进一步挖掘推介各地在老龄社会建设中的创新实践和典型经验,中国老年报社联合有关单位举办“老龄社会治理与老年友好社会建设交流会”,开展“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2024)”征集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四是探索“宣传+项目”。老年报业应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中国报业协会老年报分会充分调动成员单位积极性,策划开展“银发经济发展调研宣传行”活动,斡旋具有投资实力的央企、国企分赴各地开展调研宣传和投资活动,全方位助力我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中国老年报社总编辑,中国报业协会老年报分会会长)
本文刊发于《中国报业》2024年11月(上)
来源:中国报业
猜你想看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