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推荐理由
INTRODUCE
余华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他以纯净细腻的叙述风格,独特的语言表达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著称。
在该书中,他的文字简洁有力,能精准地传达出书中人物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对各个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善恶、挣扎与迷失。如父亲孙广才的贪婪、好色、暴力与虚伪,将人性的丑恶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主人公孙光林在孤独与苦难中不断挣扎,却始终保持着对文明与美好的向往,体现了人性的坚韧与善良。这种对人性多面性的揭示,能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都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他们有的选择反抗,有的选择沉默,有的选择逃避。但他们都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对命运的抗争精神为读者们带来了勇气与力量,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不惧风险。
内容简介
INTRODUCE
《在细雨中呼喊》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欢乐和苦痛,细腻地刻画了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粗暴的父亲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通过主人公孙光林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展现了他在南门村、孙荡镇和北京三个不同地方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小说以细雨为线索,串联了一系列令人震撼和感动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友情、亲情和梦想的探索和思考。
书籍内容摘要
INTRODUCE
1.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的生活,我们以前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最后却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相关。
2.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准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3.当漫漫的人生长途走向尾声时,财富荣耀也成为身外之物,记忆却显得弥足珍贵,一个偶然被唤醒的记忆,就像是小小的牡丹花一样,可以覆盖浩浩荡荡的天下事。
4.越来越大的雨点与那片火纠缠起来,燃烧的火不仅没有熄灭,反而逐渐增大。就如不可阻挡的呼喊,在雨中脱颖而出,熊熊燃烧。
5.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渐遗忘。
6.我们看到,在语言里现实和虚构难以分辩,而时间的距离则像目光一样简短,七年之间就如隔桌而坐。
7.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8.最终人都是与自己和解,与平凡的岁月友好相处。
9.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栗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
10.于是我找到了生与死之间的不同,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
11.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特此说明)
团委组宣部
编辑|熊婕婕
审核|王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