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达人|地测学院俞朝悦:毅力坚韧,创新求变

教育   2025-01-07 16:46   陕西  

在知识的浩瀚星海中

有这样一群探索者

他们以智慧为舟、勤勉为帆

破浪前行于学术海洋


他们不仅是领域的深耕者

更是启迪后学、引领风尚的学术达人


让我们聆听学术达人的经验分享

共同见证智慧与勤奋的辉煌篇章

一、个人简介

俞朝悦,地测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彭建兵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机理与风险防控。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与红层灾变防控基础研究、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演化与灾害风险管控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2023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 

二、精益求精,默默耕耘

在俞朝悦的学术生涯中,论文发表和学术著作撰写一直是她工作的核心,尤其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她的研究重点涉及无人机摄影测量、区域落石源区智能识别以及地质灾害机理与风险防控等方面。

在撰写论文和学术著作的过程中,俞朝悦深刻体会到了地质科研工作的艰辛与其中的乐趣。从研究问题的构思、野外数据收集与分析,到论文撰写、期刊选择和审稿,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准备与耐心等待。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俞朝悦清晰表达、逻辑论证的能力,也提升了她与同行有效交流与合作的技巧。每一篇论文的发表,都是对她的知识体系的检验与提升,让她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在失败中寻找新的方向,在成功中保持谦逊并不断学习。这些经历不仅加强了俞朝悦的研究能力,也锻炼了她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代表论文


点击图片详看论文

论文题目: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a catastrophic landslide-debris flow disaster chain triggered by extreme rainfall in Shaanxi, China

期刊简介:《Natural Hazards》致力于研究自然灾害的各个方面,包括灾难性事件的预测、风险管理以及自然和技术危害的前兆特征。影响因子为3.28,在中科院分区中,通常位于工程技术类(如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等)和自然科学类的 Q2-Q3区。

论文摘要:2021年10月5日,中国陕西省汉坪村突然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链。这场灾难性的灾害链破坏了7栋房屋、41.9公顷耕地和3条道路,并造成1人死亡。基于对灾害现场的详细实地调查,我们通过实验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解译以及SBAS-InSAR技术,分析了灾害链的动态演变,并初步揭示了灾害链的运动过程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次滑坡是在苍耳崖的上部引发的,这是斜坡结构、地震破坏、工程干扰和降雨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极端降雨事件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滑坡前,InSAR结果显示源区已经出现了变形,且变形速率与降水量有很强的相关性。随后,滑坡在苍耳崖狭窄陡峭段的运动产生的势能-动能转化效应和气垫效应导致滑动体的解体。随着地表径流的补充,碎屑流逐渐转变为泥石流。此外,由于在沟道的卡口和弯道处的堰塞效应以及高密度泥石流沿沟道的夹带效应,泥石流的规模逐渐增大,在运动过程中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本研究的发现为理解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链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也为灾害预防和减灾策略提供了信息。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三、力求上进,探索创新

俞朝悦参与了四项专利的研发,涵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岩体裂隙产状表征、小流域沟道分形维数计算以及硬质土体原状取样装置等多个技术领域,这些专利涉及地质工程、风险评估和土体取样等方面。在参与这些科研项目和专利研发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科研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紧密合作。在与导师和同学们的协作中,俞朝悦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合理分工、整合个人优势,以推动项目的进展。此外,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实验反馈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以追求更优的成果。

Jan.7

图文来源 | 地测学院 俞朝悦

编辑 | 吴冬梅 闫雅梅

审核 | 高天智 王妍 郭旭

长大研途
长安大学研究生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