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水利工程“不简单”

学术   2024-11-05 18:23   浙江  


编者按


从功能到形态,从内涵到外延,从城镇到山野,浙江的水“千变万化”,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人民美好生活提出的高要求、新期待。浙江省水利厅联合浙江日报开设“一滴水的72变”专题第二季,旨在全面展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下,浙江之水的精彩蝶变。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定海五山水利工程。





舟山市定海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周边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竹山,五座山占据了七成城区面积。强降雨期间,山体来水量大流急,极易引发城区内涝,一直是定海人的心病。


痛定思痛,定海提出构想,以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竹山等环绕定海的五座山体为切口对症下药,自2019年起建设五山水利工程。针对“山区来水大、中间蓄水差、下游排水慢、城区管网老化”等问题,工程一体推进“上拦、西调、中提升、内循环”四大工程和防汛防台数字变革,拦蓄、分滞、强排多措并举,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利用,变“平面排涝”为“立体防治”,拉开了治水大幕。


在成功防御2022年台风“梅花”后,近期五山水利工程又迎来新的挑战。日前,罕见的秋台风“康妮”给全省带来了狂风暴雨,其中定海城区累计降雨量达177毫米。关键时刻,五山水利工程“显身手”,通过各环节的统一调度安排,发挥出最大防洪排涝效益,确保定海城区无恙。


五山水利工程布局图


源头控水

“上拦”拦截70%山体来水

从10月31日起,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定海的水库、河道水位迅速上升。五山水利工程“上拦”项目14个截洪渠生态水池闸门、9个应急出水口闸门开启拦蓄状态,全力拦截山体来水,减少城区河道的排水压力。

11月1日上午9时,“上拦”工程长岗山段的长岗飞瀑、拖雨潭、鸟鸣涧等点位蓄水池水位已超过1米,并通过进水口将山水引入3.8公里长的长岗山段箱涵。


长岗山段箱涵


顺着东海云廊上设置的行洪廊道,可以清晰地看到箱涵内的水位至少已达40厘米,平时这座小型的“流动水库”对山体下方进行生态补水,滋润附近植被,台风影响期间中箱涵发挥“双向”作用,及时调节两侧启闭机,将上游山水全部引流至红卫水库。同时,红卫水库出水口也已开启拦蓄状态,截洪渠拦截的山水正不断注入红卫水库。


行洪廊道


据了解,在五山水利工程“上拦”项目中,定海区以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和竹山五座山体为主框架,分多个标段建设约18.3公里截洪渠,用来拦蓄大部分上游山体来水,引入水库或直排入海。台风影响期间,上拦截洪渠工程排海水量11.5万方,拦蓄入库水量132.9万方。


联库调水
“西调”工程调蓄水量158万立方米

在定海区三防指挥部,工作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实时监测五山水利工程各个关键监测点。“西调”作为五山水利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红卫、城北、虹桥三座水库间的调水通过2.6公里的分洪隧洞有序运行,实现库库联通、联网联调。


工程监控大屏


“我们根据统一指令安排,从10月31日晚上开始启动‘西调’工程进行了调水。”定海区河湖管理中心主任李哲介绍,从10月31日22时起,红卫水库的蓄水通过分洪隧洞进入城北水库,随后开启城北水库提升泵站,最终将来水汇入虹桥水库中;随着雨势增大,23时10分,城北水库提升泵站同时开启4台水泵机组向虹桥水库汇水;11月1日1时30分,各水库水位降低,红卫水库关闭水闸停止调水;5时30分,城北水库提升泵站关闭4台水泵机组,停止向虹桥水库调水。至此,“西调”工程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调水。


11月1日上午,根据台风“康妮”带来的降水情况,“西调”工程第二阶段调水再次开启,助推红卫水库、城北水库保持低水位运行。两轮调水期间,西调工程共调蓄水量158万方,在有效降低城区两座水库溢洪风险的同时,也储备了珍贵的饮用水水源。


强力排水
“中提升”排水105万立方米

11月1日上午9时许,位于定海环城东路的新河泵站的4台强排机组全部开启,以最大排水能力应对不断上涨的水位。“我们安排了人员24小时值守,时刻关注水位情况。从现场的排水情况看,下水速度非常明显。”新河泵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尽管持续的降雨让排水系统面临着挑战,但经过3小时的排水作业,至当天上午9时30分许,新河水位为1.16米,仅高出正常水位0.16米,距离警戒水位1.7米仍有较大安全空间。


新河水位


当日,城东河泵站和卫海泵站等3座泵站也全部开启,通过地下铺设大口径压力涵管3.8公里,将城区涝水快排入海,使河道应急排涝能力较原来提升80%以上。此次台风影响期间,3座泵站共排水105万立方米。


泵站排涝中



地下畅水

“内循环”改善明显城区积水

在此前完成75.5公里地下管网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定海还启动了五山水利工程“内循环”新一轮建设。目前已对城区29条道路完成提升改造,已新改建污水管网6.7公里,新改建雨水管网7.3公里,进一步疏通了城市“毛细血管”、打通城区排水末梢,立体式提升城区防洪排涝整体水平。


台风影响期间的定海城区


“去年我们店门口就进行了道路管网修缮改造,今年这么大的降水量,都没有受到影响。”朱家塘弄附近经营超市已有10余年的雷女士回忆,2019年台风“利奇马”影响时,部分水漫进了店门口的楼梯,只能用木板和沙袋遮挡。对于道路管网改造带来的效果,雷女士不禁点赞。

虽然雨势凶猛,但城区多个低洼易涝区域受淹点位数量大为减少,积水程度较往年得到明显改善,城区仅有7个低洼地出现少量积水。


“水利+”典范

东海云廊成为城市新封面

台风过后,在风和日丽的寻常,五山水利工程又成了彰显集生态、景观、文化、休闲、创富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综合体”,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东海云廊”。


五山水利工程如一条蓝色丝带环绕在山腰


针对五山水利工程紧贴主城区,周边人文和自然景观众多的特点,定海从一开始就跳出水利谋水利,依托工程山间施工便道打造“东海云廊”生态带,使该工程集防洪排涝、健身休闲、观景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推动城市风貌提升、文旅惠民。


而今,“东海云廊”沿线设置有山海胜境、崇文重学、勿忘历史等五大主题,串联起公园、体育馆、图书馆等城市功能设施,成为展示定海历史文化的城市客厅、城乡居民云间漫步的新地标和水利科普长廊,累计吸引游客近677万人。


东海云廊状元阁


通过精心培育“东海云廊”商业IP,举办世界定向排位赛、半程马拉松挑战赛等高能级赛事,常态化开展特色集市,累计带动农户1800余户增收1000余万元,云廊周边10个村经营性收入高于全市平均20%以上。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定海区融媒体中心、定海区水利局

浙江水利
发布水利资讯,提供便民服务,普及水情知识,传播水利文化,弘扬水利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