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入食品、溶入饮料的新兴毒品有哪些?

文摘   2024-11-14 11:25   宁夏  


了解禁毒知识

禁毒宣传

毒品非儿戏,勿吸第一口

近年来,新兴毒品日渐兴起、层出不穷,与海洛因、冰毒等常见传统毒品形成叠加共存局面。

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食品饮料类新兴毒品。


01

大麻巧克力

外观特点:形态与正常的巧克力类似,外包装简陋,没有注明成分、制造商等信息或仅有外文说明
主要成分:制作过程中掺入的四氢大麻酚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滥用危害:一般直接食用,与吸食大麻烟效果类似,但持续时间更长,产生的致幻作用可严重影响判断能力,诱发车祸、自残及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由于外观与普通巧克力类似,大量误食后易导致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02

大麻糕点

外观特点:形态与正常的糕点类似,外包装简陋,没有注明成分、制造商等信息或仅有外文说明,有的印有大麻叶
主要成分:制作过程中掺入的四氢大麻酚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滥用危害:一般直接食用,与吸食大麻烟效果类似,但持续时间更长,产生的致幻作用可严重影响判断能力,诱发车祸、自残及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由于外观与糕点食品类似,大量误食后易导致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03

大麻糖果

外观特点:形态与正常的巧克力类似,外包装简陋,没有注明成分、制造商等信息或仅有外文说明
主要成分制作过程中掺入的四氢大麻酚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滥用危害:一般直接食用,与吸食大麻烟效果类似,但持续时间更长,产生的致幻作用可严重影响判断能力,诱发车祸、自残及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由于外观与普通棒棒糖类似,大量误食后易导致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04

果冻

外观特点:形态与正常的果冻类似,外包装简陋,没有注明成分、制造商等信息。
主要成分:制作过程中掺入的卡西酮类苯丙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滥用危害:直接食用或混入酒水饮料中食用,与吸食冰毒及卡西酮类物质效果类似,产生兴奋和致幻效果,并导致狂躁、偏执及被害妄想,诱发各种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大量使用可诱发心力衰竭和肝肾衰竭甚至死亡。

05

神仙水

外观特点:形态与口服液类似,常标注各种名牌奢侈品商标。
主要成分:非法制造的随意性较大,通常含有氯胺酮,同时还可能存在冰毒摇头丸曲马多等多种毒品成分。
滥用危害:一般混入酒水饮料中食用,具有类似吸食氯胺酮的致幻作用,同时根据添加其他毒品成分的不同,还可能产生兴奋、镇静、催眠等多种效果。由于毒品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极易使用过量导致急性中毒。

06

新潮饮料

外观特点:形态与瓶装饮料类似,外包装色彩鲜艳
主要成分:制作过程中掺入的γ-丁内酯及其水解产生的γ-羟丁酸
滥用危害:一般直接饮用, γ-羟丁酸具有兴奋和致幻效果, γ-丁内酯进入人体内也可以水解成为γ-羟丁酸起作用。过量使用可导致强烈的麻醉效果,且苏醒后过往记忆会受到损害,因而也被用于迷奸。

注:粉红色字体表示已管制的物质黄色字体代表一类物质的统称(既有管制的也有非管制的)紫色字体代表未管制但存在危害的物质

转自一米阳光就业服务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