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很多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实地考察,有些受条件限制还需要在虚拟环境下进行。
然而,沉浸式电脑端虚拟实地考察的开发耗时耗力,每个虚拟情境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且造价可高达10万澳元。
针对这一难题,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开发出了一款全球首创的教学沉浸式创建工具,能让老师更有效、更轻松地帮助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学习,而且成本只是之前的一个零头。🙌
你上的课在用吗?
UNSW理学部的老师卡罗尔·奥利弗教授(Carol Oliver)是这款工具的幕后功臣。
早在2007年,她便与NASA学习技术团队合作,开创了首个与天体生物学相关的沉浸式虚拟实地考察。
在她的带动下,学校的媒体与沉浸式技术团队突破重重技术阻碍,最终设计出了教学沉浸式创建工具TALIA。
TALIA几乎适用于每个学科的老师,而且只需接受少量培训,甚至无需培训就能上手,一次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老师只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图像、声音、视频、文件和其他资料数字化,放置在一个360度的虚拟环境中,即可供学生探索、发现、分析。学生甚至也可以亲自动手设计。🔍
这款工具已开始在UNSW的一些课程中应用,包括天体生物学和地质学。
图片来源:UNSW,西澳州皮尔布拉虚拟实地考察
理学部航空学院的老师还用它为实习飞行员们创建了虚拟驾驶舱。✈️
悉尼西南区的利物浦医院急诊室也被复刻了虚拟版本,供医学部的学生们学习使用。🏥
这会取代传统的实地考察吗?
卡罗尔·奥利弗教授表示,就目前来看,虚拟实地考察和实境的学习成果并无任何区别。
她最近的一项研究甚至显示,虚拟实地考察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让他们积极参与解决问题。
在她的天体生物学虚拟实地考察中,她要求学生在探索虚拟情境时,像以往在实境过程中所做的一样,用纸和笔做记录。📝
而且笔记也将作为学习评估的一部分,需要提交。
结果发现,学生反而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更加严谨、审慎。
这种思辨能力有助于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下“屏蔽”人工智能的干扰。
当然,虚拟实地考察不会将真实的实地考察取而代之,而是与之相辅相成。
卡罗尔·奥利弗教授指出,它让教育变得更加平等和包容。
“我听说,在我所在的生物、地球和环境科学学院,有些课的半数学生都没法儿参加实地考察。
他们有的有工作在身,有的有家庭责任。还有一些情况,可能是因为一个班里的学生太多,或者是那个地方不好去。
有了虚拟实地考察,我能带学生去他们无法亲身前往的地方,我能带我的学生去火星。”
有哪些国际合作伙伴?
在卡罗尔·奥利弗教授的推动下,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已开始使用这款工具;
UNSW与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和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在虚拟实地考察领域的全新合作也初具雏形。🤝
通过建立国际合作,UNSW能与合作伙伴共享视觉数据,为学生创建更多更好的虚拟实地考察。
UNSW还更进一步,把来自不同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匹配,让他们有机会虚拟交流学习,接受全球化教育。
利用尖端科技
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这就是澳大利亚所提供的
优质教育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