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新中国共成长丨祝银良:从绿军装到红马甲,他用行动见证忠诚与奉献

政务   2024-10-05 11:02   浙江  

【人物小贴士】祝银良,男,1949年9月出生,现居住于婺城区城北街道常青社区。19岁时,他参军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兵,在此20年间,前往祖国大江南北参与重点工程项目建造,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卓越贡献。退伍后,他回到金华参与社区工作,多年来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社区百姓无数赞扬好评。如今75岁的他,初心依然炽热,也仍在用实际行动助力社区建设,诠释着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老照片里的辉煌记忆


我叫祝银良,今年75岁。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1949年出生的我生长在国旗下、沐浴在春风里,军人对我而言是最为神圣的象征。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困难,父母因病相继离世,那一年我只有11岁,家里还有12岁的哥哥和8岁的妹妹。幸运的是,党组织给了我们一些衣食上的救济,让我们三人得以茁壮成长。

过去,老百姓很少走进照相馆,而我的第一张照片,就是19岁那年穿着军装入伍的证件照。

1968年,适龄的我兴高采烈地应征入伍。带着从小对军人的敬意崇拜,穿上梦寐以求的绿军装,神采奕奕地拍了人生的第一张照片,正式成为南京军区代管下的一名建筑工程兵。

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所以,在部队时,我们每天除了军事训练之外,就是每个周六进行文化学习,这也让我各方面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今在我手机里还有几张为数不多的老照片,一张是1979年拍摄于湖南韶山,那时我和战友们在这里学习,四个人站在毛主席旧居门前昂首挺立,展现着中国军人的精神风采。还有一张则是在我们团部门口,战友开着军用三蹦子,我坐在车斗里、水塔下、办公楼前,大家开怀大笑、意气风发……

工程兵是人民军队中的重要兵种,主要任务是实施工程侦察、构筑重要工事。而我们的战场,从来都是五湖四海,山川河流,现在的许多重点工程都留下了我们的影子。首都机场扩建,我们两个团接受调动,纷纷北上参与机场修建工程,也就有了如今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机场建完了以后,一行人又来到河南洛阳,成立了舟桥部队。为了克服江河障碍,我们平日里面对六七十米宽的黄河水面进行演练,并不断加紧加强日常训练,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只为在1个小时之内实现浮桥架通,让黄河天堑变通途。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军以来,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壮美山河中,始终埋头苦干,冲锋在攻坚破障的任务前沿。在领导和首长们的栽培下,20年里,我接连担任排长、连长、副营长,也在一路的风雨征途中,磨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坚定了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至死不渝的忠诚之心。




新时代中的老兵担当


往事历历在目,我仍记得初入部队时的满腔热血,但脱下这身军装,服务人民的情怀已经深深地融入我的血脉。

1999年以后,我转业参加了社区工作,自此先后到祝丰亭、北苑、红湖路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最早的时候,社区还叫居委会,那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不超过4人,对我而言确实是“万事开头难”。还记得因为经费有限,夏天的傍晚,我们吃过晚饭后,就和几个同事提着水桶去大街上给绿化草坪浇水,不一会儿工夫,绿化解了渴,但人人都累得面色通红、满头大汗。

社区工作最是千头万绪,还容易得罪人。但部队教给我的,就是得扛住事,啃得下“硬骨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不敢说能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只想竭尽所能多为他人考虑一些。那些年,我充分发挥“拓荒牛”先锋精神,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制度规定,始终把居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前后,当时红湖路社区的一个小区没有路灯,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人们都不敢出门走动。此外,这里的下水管道也很堵,居民和周围群众深受其扰。为了这件事,我们自发成立小组,多次跑到区里向相关部门说明情况、争取维修费。3个月后,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该小区终于疏通了下水道、装上了庭院路灯,日常十分难行的路面也重新修缮了,在居民们的笑容上,我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小时候人们都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没想到曾经向往的幸福生活真的照进了现实。而这些年,逐渐向好的又岂止是这一个小区。

二十年来,一道道尘土飞扬的沙土路变作了宽敞笔直的康庄大道,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无论是居住环境、休闲娱乐等方面,各社区的基础设施设备愈发完善,在城市越变越美的同时,也给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这些发展,让我真实感觉到国家的强大,真正让我们这一代感受到十分幸福。

再说说我的75岁。3年前,常青社区从红湖路社区分出来,我就此成为常青社区第二支部的支部书记。由于腰和颈椎不太好,一直以来,社区对我很关怀,但我还是想着为社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每个星期我依然会去义务巡逻,并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希望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

我与时代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也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眼下,两个女儿都在杭州成家立业、幸福美满,而平日里得闲,我们许多老战友还是经常聚会。这些年来,远至香港、澳门,一起吹过维多利亚港的海风,在大三巴前合影留念;近至沙畈银坑,探寻粟裕将军留下的红色印记,再次重温革命的初心誓言。

每每和战友再见,我们回顾往昔,笑声朗朗,恍惚中,只觉得天地一瞬,大家又回到了那个金色年代,那般雄赳赳、气昂昂,一众人吃着大锅饭,再走南闯北,奔赴一个又一个“战场”。

而如今,我们多已两鬓霜白,但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战友之间随手一个电话便能轻易联系上,我们大家也相约着要走遍更多地方,去饱赏祖国的名胜风景和大好山河……


记者手记
回首“一路走来”,作为一名工程兵、退役军人、社区党组织书记……祝银良的故事让记者感受到,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他与新中国同岁,也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进步,军营大熔炉使得他“淬炼成钢”,打下了厚重的人生底色,亦如整个时代呈现出的蓬勃向上的朝气与面貌。同时,祝银良的“拓荒牛”精神也值得我们点赞学习,我们相信,这种敢闯敢干、拼搏进取的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必然会经久不衰,世代相传。



口述丨祝银良
整理丨曹静怡
编辑丨王舒婷
审核丨林玉洁
监制丨月映红
近期热点(点击标题查看)

>>>>国庆假期不停工  奏响项目“奋进曲”

>>>>发展成就巡礼④|把群众关心的事办好 婺城奋笔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民生改革微故事② | 加装“幸福梯” 品质生活“一键直达”

>>>>涉及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汇总


婺城发布
婺城建城1800多年,有“浙江之心”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这里是动能强劲的“活力婺城”,魅力四射的“品质婺城”,钟灵毓秀的“水墨婺城”,生态宜居的“幸福婺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