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意见》从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提升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等方面,提出系列政策举措,着力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
车主投保贵、险企连续亏损难题待解
“2020年以来,我国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推出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新能源车险业务增长迅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阶段性地出现了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较高、部分车型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少数车辆投保不畅、部分车型保费较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现象,引起了各方关注。”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
1月24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保信”)联合披露2024年新能源车险赔付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
行业亏损同时,新能源车主也对连年上涨的保费叫苦不迭。中国银保信去年3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其中,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比燃油车多出1687元,大约相当于燃油车全年保费的1.8倍。
“我花10万块买的车,现在保费就要收4000多元!”家住北京的新能源车主郭先生对记者表示,他的车辆车龄并不长,车险保费从2022年的3400元/年涨至如今的4175元/年。
郭先生告诉记者,新能源车险定价和自己每年都在出险有一定关系,但身边有同为新能源车主的朋友反馈,即便车辆没有出险,车险费用也在上涨。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一体化程度较高,推高了维修费用,车险费用也由此水涨船高。
中国银保信有关负责人同样指出,维修成本较高是新能源车阶段性出现赔付率高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一体化程度较高,智能设备和配件局部损坏通常需要成套维修更换,对维修经济性的考虑还有所不足。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采用维修授权模式,不同企业维修体系之间相对封闭,社会化程度较低,零配件和维修工时价格偏高。
同时,出险率较高、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错配、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不匹配等因素,也推高了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和行业亏损。
解决投保贵、投保难
为根本上降低新能源车险赔付率,进而推动新能源车险保费降低,《意见》强调,要通过丰富维修零配件供给渠道和类型、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经济性研究等举措,合力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
《意见》提出,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提升动力电池的维修经济性,支持其自营或授权网络向社会销售“三电系统”配件。同时,要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研究制定低速碰撞试验标准,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化检测资源,降低汽车企业负担。
针对当前高赔付风险带来的车主投保难问题,《意见》还明确了要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保险保障,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目前,相关平台已完成搭建。
《意见》发布当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的公告》指出,为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实现愿保尽保,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支持上海保险交易所搭建“车险好投保”平台。
据介绍,“车险好投保”平台将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10:00正式上线。首批有10家大中型财险公司接入,第二批20家左右财险公司将在今年2月接入。“车险好投保”平台为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新能源车主可通过平台链接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其中,新能源汽车个人客户可通过“车险好投保”微信服务号、支付宝生活号自助投保,在登记投保需求并自主选择保险公司后,跳转至所选择的保险公司投保页面完成投保操作;新能源汽车法人客户可访问网页(https://nevis.shie.com.cn),登记投保需求并自主选择保险公司后,相关保险公司将主动联系该法人客户提供线下承保服务。
强化数据共享,助力降低运行成本
中国银保信有关负责人指出,除了通过降低维修成本、优化车辆设计制造来推动降低新能源车险运行成本外,还可以推动建立保险行业和汽车产业数据合规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提高新能源车险定价精准性,提升保险风险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保险价格和赔付风险更加匹配,助力降低新能源车险运行成本。
事实上,这也是此次《意见》部署的重点之一。《意见》明确,要推进数据跨行业共享,加强新能源车险的数据基础建设,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还将建立常态化联系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指导银保信公司、上海保交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相关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依法依规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数据共享。
此外,在定价方面,《意见》提出,要对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行合理优化,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科学性。
《意见》还提出,要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充分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优化新车型车险定价标准,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保险车型风险分级等因素,提升定价精准度和合理性。
前瞻部署顺应智能驾驶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达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预计2024年全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超过1700万辆,渗透率超过60%。
“当前,智能驾驶技术较快发展、车型快速迭代,给广大车主带来了舒适便利的驾乘体验,同时也给车险经营带来较大影响。”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风险因素发生变化,智能驾驶模式下,车辆驾驶风险因素从人的因素更多转向技术、软件和网络安全等因素。同时,保险事故责任发生变化。随着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汽车制造商、技术服务商等参与程度可能会提升;此外,产业链协同重要性更加凸显。保险公司、汽车制造商、技术服务商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强化数据共享和工作联动,为车主提供更加高效便利和贴合实际的保险保障方案。
该负责人表示,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财险行业需对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对车辆行驶风险带来的变化开展研究。同时,积极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强化数据积累、共享和应用。
目前《意见》已提出要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和“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上述负责人认为,这是开展相关探索的第一步,后续财险行业还将针对智能驾驶特点及其风险变化,对保险产品保障内容、产品形态进行创新优化,提供更加贴合实际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校对:刘星莹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今日,爆发!批量涨停丨小米:召回约3.1万辆SU7!最新回应丨加息!日元跳水!丨今天操作,1天赚9天利息!攻略附上!丨特朗普:美联储应立即降息!丨“卖疯了”?!金价猛涨,黄金店铺延迟放假!黄金手机贴成新宠?丨热搜!柯洁更改微博备注!丨特斯拉,新一轮涨价潮?丨春节休市安排,公布!丨商务部最新回应!丨A股,午后突发!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今日,爆发!批量涨停丨小米:召回约3.1万辆SU7!最新回应丨加息!日元跳水!丨今天操作,1天赚9天利息!攻略附上!丨特朗普:美联储应立即降息!丨“卖疯了”?!金价猛涨,黄金店铺延迟放假!黄金手机贴成新宠?丨热搜!柯洁更改微博备注!丨特斯拉,新一轮涨价潮?丨春节休市安排,公布!丨商务部最新回应!丨A股,午后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