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和风暖阳的冬日,我们来到了中国八大美院之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这次专访,我们以实地教学探访的特殊形式走访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方向的吴帆老师以及今年他的课程之一《拉丁文字编排》的两位本科生同学:仇博谦和曾艺馨。让我们从教与学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学院的教室中一同聆听来自设计教学现场的声音。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院,这里是艺术学子心目中的理想之地。
他虽然少有露面,但在当下观念纷繁的设计圈中,他始终潜心专注在设计教育的第一线,并始终以冷静犀利的思考对设计教育抱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2023年4月,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师生参访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吴帆老师领队(左一)
作为中央美院视觉传达专业方向教师,他不以“作出好版式、好设计”为终极教学目标,而是将设计课堂转化为一处“让历史在当下复活的场所”,并以同行(xing)者的身份与他的学生一起面对和探索平面设计的过往和未来。
吴帆老师课堂
他已经从事设计高等教育工作十五年,他的众多课程被历届学生交口称赞,广受好评;同时也以“课程强度极高”“要求严格”等标签在美院学生中口口相传,但他的课堂却又强调“好作业并非最终目标”。如今,他桃李众多,更为可贵的是,但凡经历过他课堂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从那里领悟和找寻到了面对设计时,属于自己的“起点”。
吴帆老师课堂
K叔采访吴帆老师
在近三个小时的“课堂”上,K叔、吴老师以及他的两位学生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师的成长等话题展开了对谈,输出了很多与我们以往讨论不同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本期,我们将访谈内容整理成章,与大家分享:
在交流之前,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设计教育”的内涵是传授特定技巧和知识,以教导他人如何进行和从事设计工作。因此,这次访谈一开始,我们大家都想知道身处学院之内的吴帆老师是如何进行这一工作的。然而,访谈一开始吴老师就从他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解释和澄清。因为在他看来,我们的理解混淆了“设计教育”和“设计”这两个概念,两者从根本上而言是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工作,对这一组概念的澄清是理解他学院教学工作的前提。
吴老师解释到,这两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常常会被混淆使用,这种混淆往往把目的性的设计工作内容等同于设计教育的核心甚至全部,并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要求和指导设计教育,而这种混淆在他看来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入门基础课程《拉丁文字编排》课程 (李建丽同学作品)
对于“目的性”他进一步解释道:制作一本书、策划一场展览、设计一个视觉形象、为某类特定群体进行设计、或是以升学就业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等等,指向的是传达特定信息,完成特定功能,获取既定效用或收益。因此,我们经常能听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说法,这确实是绝大部分设计和培训工作的合理逻辑。
入门基础课程《拉丁文字编排》课程 (李泽林同学作品)
然而,“设计教育”则非常不同,因为这一工作行为的最终结果指向的不是某种产品或系统,更不是某种承诺和效益,真正的教育工作指向的是“人”——具有心智结构的独立个体。因此,用吴帆老师的话说:“设计是什么,设计要做什么,设计应该探索什么,设计的价值何在,这些问题最终必须由每个个体在实践思考中作出属于自己的回答,而不是由某些人,某些机构进行灌输和操纵——无论是以多么高尚和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旦这一独立人格受到侵害,那么它所造就的思想和行为便会成为一种“虚假意识”,我作为教师的天职之一便是在能及的范围内始终尽力保护这一独立人格,避免我的学生在无意识情况下,成为这种虚假意识的受害者。”
入门基础课程《拉丁文字编排》课程 (张萌同学作品)
在吴帆老师的课程中,他极力避免灌输绝对的价值观,也不简单强调绝对的好坏,更不会在毫无预设的情况下套用量化的设计标准。因为在他看来,“设计作为一种态度,具有与人一样的复杂内涵和广阔的灰度”,当下某些被视作“坏”的东西,在过去或未来的某种语境下,也可能会转化成“好”的东西。
同样,在平面设计的基础课程中,吴老师的工作是展现这门学科实践的历史和内在过程以及它的复杂性,为学生们提供专业思考的基础,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理解和形成独立的设计价值观。他认为这个过程才是设计教育和专业训练的真正意义所在。
就像吴老师所说:“教学可以有目标,但教育不能有目的,人的心智开启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这些对设计教育的理解和坚持决定了吴老师在学院内的基础教学追求的是教育的长期价值,对效率的追求让位于一种细微而缓慢的个体成长。他最为欣慰的结果之一就是通过他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激发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同时也使得学生通过课程设计作品展现出对平面设计,甚至对设计一点点宝贵的独特个人理解。
吴帆老师微博里记录了2021年课程同学的第一稿作业,并配文“每种笑容都不同,这是最好的事情”
专业“零基础”是绝大多数本科教育所面对的基本情况。高中同学们经过多年的文化课学习,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初步接触设计的专业学科。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特定门类的设计时是没有专业技能基础和专业学科概念的。那么,吴帆老师又是如何因材施教的呢?
入门基础课程《拉丁文字编排》课程 (李楚楚同学作品)
吴老师教授的课程之一是本科专业基础课程《拉丁文字编排》,该课程面对的对象是没有拉丁文字编排基础的本科生同学。因为学校特殊的选课制度,他课堂内的学生不但二三年级混合,学生的专业方向上也是混合的,课堂里往往有产品设计、社会设计、首饰设计等众多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学生选课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这里既有原本就希望以视觉传达为自己毕业方向的同学,也有抱着跨个专业浅浅试试水的同学,甚至不乏苦于自己展板做不好看,希望来“学两招”的同学,面对差异如此悬殊,甚至有些混乱的学生构成,教师该如何完成一门课程的教授,课程究竟是应该侧重技术,还是需要深度;是专注专业知识,还是站在时下热门的“跨专业”视角照顾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教学,这在极为有限的课时内对任课教师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入门基础课程《拉丁文字编排》课程 (吴丹同学作品)
吴帆老师深知他无法左右学生的客观情况,更无法顾及全部,唯有坚守自己课程的初衷,以不变应万变。在他看来,本科教育是专业的入门教育,专业基础教学的深度决定了专业实践的广度。同时,吴老师特别提到了他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最终目标不是教授“字体”或“排版”而是希望帮助真正有志于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同学,通过这十二次专业课(注:《拉丁文字编排》课程通常共计十二次课,为期一个月),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自己对专业的评价标准,找到成为一名设计师的“起点”。因此,他的课程并没有一开始就直接教授排版和操作的具体技巧,而是通过课程内容的精心架构,从历史、理论、视觉文化、专业技术等多个层面立体穿插,建构了一个精密运行的课程结构,紧凑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
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呢?答案是通过“从零到⼀”的基础建设。吴帆老师反复强调,在学院内本科的拉丁文字编排具有基础课的属性,旨在为成为一个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打下基础,并非培养狭义的“平面设计师”或者“字体设计师”。所谓“基础”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课程塑造基本观念、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基本尺度和标准,进而塑造基本的设计观。”整个过程不单是学会“排版”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重新“开启心智”的过程。课程要求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深度思考,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通过作品形成各自对设计的理解和态度。
入门基础课程《拉丁文字编排》课程 (王恺同学作品)
吴帆老师告诉我们,与快速输出结论给出思维路径的培训不同,在学院内的文字编排课堂上,“文字”、“编排”的观念必须深入到本质层面思辨和讲授,一堂课甚至会花费3-5个小时来深入讨论一个专业问题,这几乎是一种“不计成本”的投入。例如:文字作为一种工具与语言和人类的关系,文字的起源,它如何从图像变成符号,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人类在这一工具的变化影响下思维经历了哪些重要变化,“编排”的观念和技术又因此如何演进,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等等。学生们通过对专业深度讲授从而更加清楚、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今天文字排印的种种现象,同时开启自己对设计独立的思考。文字编排的课堂教学把实践建构在深度的思考和历史语境当中,对设计技能和作业效果的要求不急于求成,而是立足根本对学生进行细流灌溉,严谨细致地进行“从零到⼀”的基础建设。那么,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如何呢?
吴帆老师的课程通常只有十二次课,在一个月内完成,却能让许多零基础的学生取得巨大的成长。正如吴老师所讲,短时间有短时间的教法,长时间有长时间的教法,教学的成效取决于精密的课程结构设置和对教学核心从一而终的严格把控。
吴帆老师将他所教授的拉丁文字编排称为“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字编排”。在他看来,文字编排作为一种“语言的形式”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技能知识,而是需要变成植根于年轻设计师心中的“第二语言”,一种思考和表达的内在方式。那些编排和设计的知识不再是字面理解的概念,不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感知、一种眼光和一种态度。形成语言,塑造态度,这正是基础课程的核心关注之一。
每一位学生的作业,都被要求必须随着课程进度,循序渐进的进行严格的修订
此外,在吴老师看来,基础训练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教会学生“设计的风度”,而不仅仅是传授既定知识。所谓的“设计的风度”是指设计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成为一个有思考力和辨别力的人,在创造过程中学会沉默和克制,观察和倾听,设计作品的智慧和力量即源于此。
用吴帆老师的话来说:“作品不是对个性的表达,而是对个性的疏离”。严格深入的学院教育让年轻的同学脱离小我,具备某种开阔的历史意识,“意识到自身与专业历史甚至人类文明的潜在关联,体验到有形作品与无形心灵的关联”,并以实践的方式加以真正理解,从而避免空洞无力的观念姿态,克服设计行为中的大口号和大概念,小趣味和小机巧。这也是学院教育区别于单纯注重技能和实践目的设计培训的重要方面。
在拜访吴帆老师之前,K叔曾在网上看到学生对他课程的一些评价,其中“作业多”是高频出现的词汇。那么,事实真的如传闻中所说吗?
在被问及作业多的问题时,吴帆老师没有否认,他笑言道:“同学们对我们高强度的课程节奏应该是既恨又爱吧”。说到作业与学习的关系,吴老师以箭术学习中“箭”与“靶”的关系加以解释,他说道:“即便在古老东方悠久的教育传统中,射中靶心不是箭道的终极目标,但箭靶仍然是必要的存在。作业作为教学反馈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无可替代。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形式设置“箭靶”。学生通过规定动作对“作为道的箭术”加以实际领悟。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业既重要但也不那么重要。当拉弓射箭时,重要的是忘掉靶子的存在,专注于自己的身心。吴帆老师接着说,在他个人的教学中,课堂知识同样不是作为终极目标存在,而是作为一个个箭靶存在。通过实践和练习,课程改变的是学生心智结构,这才最为关键。因此,避免入门基础课唯技术论,唯目的论,唯功能论,沦为千篇一律,万年不变的死水,是吴帆老师认为至关重要的事情。
吴帆老师笑称作业并不重要,因为教学过程中他并不特别关心学生的作业最终呈现的样子,它们只是学习过程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何形成自己的设计尺度。他认为每个同学对作品中所使用的实际设计要素如行距、字距、网格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抽象原则和策略,每个同学都是独特和不一样的,因此原则与策略皆可因人而异,千人千面。有的同学可能比较感性,那么他们可以用感性的方式根据基本原理按照自己的逻辑设置版面要素,有的同学可能非常理性,那么他们采用严格甚至更为机械性的推理逻辑建构版面。从局部到整体,或者从整体到局部,这些不同设计策略在吴帆老师看来,也都没有问题。
在访谈现场,23年课程的两位学生代表也受邀加入讨论,通过与他们的对话和课程作业的展示,我们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吴帆老师上述教育理念对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仇博谦
我们的课题作业其实最终只要求做一本出版物。但为了更全面理解这个作业,我个人决定使用相同的文本和图片内容,以及同样的书籍页数,运用三种不同的设计策略进行设计研究,让三册出版物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阅读模式。
课程书籍一(尺寸:190mm × 285mm 16页 黑白数码印刷)
仇博谦
在设计这本大册子时,阅读的空间和版面的空间是我设计的关键。我希望大尺寸的出版物避免出现过多不当的空白,因此我选择了空行而非缩进的段落形式,图片与文本分置。同时,我要考虑衬线体文字的行距和字体大小,以确保页面留白均衡。此外,我还需要思考文字与图片的阅读关系,以避免出现在小尺寸书籍设计中出现的文压图策略时的密集感。
课程书籍二(尺⼨:68mm × 104mm 16页 黑白数码印刷)
仇博谦
而对于小尺寸册子,我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策略。在设计小册子时,我关注的是阅读内容能否完整,同时也要顾及阅读过程是否受到过多干扰。因此图文关系采用了叠加策略以应对设计空间的急剧压缩。相应地,我在字体、字号以及网格设置上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以适应近距离阅读,同时又能够确保呈现完整的内容信息。
课程书籍三(尺寸:127mm × 190.5mm 16页 黑白数码印刷)
仇博谦
我的大尺寸版面册子是侧重研究版面空间尺度,小尺寸侧重阅读功能设计,而中间尺寸则是对常规阅读形式的理解和练习。因此,这里我的设计策略是对侧重阅读体验本身的最优化。
课程书籍(尺⼨:119mm × 238mm 16页 黑白数码印刷)
曾艺馨
我这本书的文本来自于一篇关于设计理论的文章。同时,文章中作者对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三十六个问题以额外的形式插入到了文章中间,我选择了这篇文章以及其中的五个问题作为书籍设计的内容,同时,用自己寻找的五张图片去回应这五个设计问题。
曾艺馨
对于图文关系,我想我所选择的五个问题都出自同一篇文章,但文本与这五个问题并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我的设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特定图片的选择去链接文章与问题?这是我在这本书籍设计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图片选择的逻辑是这本书籍设计的关键所在。
课程作业内页
曾艺馨
比如这个图片,我用了视错觉的原理设置了‘yes’和‘no’的选择形式,作为答案去回应问题文本。其它的图像选择也是同样的逻辑,通过图文之间的某种关系,让不同的内容更好地链接起来。
课程作业封面
曾艺馨
这本书封面的设计形式,看起来好像有点混乱和复杂,但其实也是基于阅读互动的内在逻辑来设计版面。当读者读完整本书的内容,再回头看这个封面,就会发现这些文字内容是相互关联的,都来自于内容中的关键线索,这样封面就再一次给读完全书的读者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以上两位同学的课程作业以实例的形式具体展现了他们个人对设计过程的独立理解和表达过程,正如吴帆老师前面所说的,课程已经让刚接触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们初步开始了自己的设计思考,并在具体设计时尝试倾听和理解设计对象的不同特质,从而表现出“年轻设计师的某种风度”。吴帆老师致力于让学生的设计自然发生。更为重要的是,这是零基础学生十二次课程学习的成果,可谓神奇。下面是同时间内部分其它课程作业: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2022级视觉传达方向学生 向锦茂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2022级视觉传达方向学生 刘燕雨
进行了⼗五年的教学工作,年复一年地帮助专业入门的同学从零到⼀的转化,吴帆老师对设计教育的热情是否依然保持不变呢?通过访谈中呈现的状态来看,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这不禁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好奇,保持这份热情的秘诀是什么呢?
一个人要保持教学的热情确实非常不容易。因为每次的教学都是从零开始,每一波教的学生都会涉及到重复的教学内容,面对同样的教学问题,如果重复老一套教学内容,十多年里即便有再多的热情也可能被磨灭掉。然而,吴帆老师的秘诀在于对基础课题不断地深入钻研,他每年都会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拓充、甚至重写,不断将自己新的思考发现和兴趣带入课堂。同时,吴帆老师也非常重视基础教学的学术交流,他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基础课内容具有高度稳定性,对它的研究、交流和更新才显得愈发重要。
吴帆老师和他的朋友、外教Sebastian与学⽣在⼀起
另一方面,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有自身的局限,而学习和交流便是克服自身局限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他近年来力邀高水准的外教加入课程教学的原因。对此他坦诚而又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交流中,自己的教学和思考才变得更加完善。十五年来,每一次课程都是一次新的梳理和思考,吴帆老师一直将自己新的领悟传授给他的学生们,每一次都是全新的体验,这让他也非常享受专业教学工作。
写在最后
总监 | K叔 编撰 | 长龙 排版 |杨桃 校对 | 沐澜
注※全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照片内容均由出镜人及照片提供者惠允 © 图片提供者
附:吴帆老师简介
吴帆多样的设计和创作实践专注于个人工作方法论在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发展,其设计和艺术作品参与了包括:中国新设计2011米兰—都灵巡展、2012年第25届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2014年上海双年展及2014、2019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韩国Typojanchi15文字设计双年展、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等众多国内外重要专业展览。作为设计研究者,其专业活动涵盖了包括其教学、策展、写作、演讲、公共教育等诸多方面主要包括:公众演讲《平面设计:一种语言的形式》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2009、《设计教育:课程挑战与应对》国际设计教育联盟主旨演讲2014、尤仑斯年度优秀公共教育项目Top102010、北京市教育先进成果二等奖 2013,编辑出版《字体摩登:字体书与中国现代文字的再发现 1919–1955》同时发表论文《空间书写:一个现代形象塑造》2016。教学论文《飞行:创造力的教育》发表于《设计》2021、《设计趋同与设计教育》Design360 2022,教学写作《Portrait Exercise》收录于《Taking a Line for a Walk》Spector Books 2015。历任:北京 Icograda 世界设计⼤会联络⼈、北京 Greengaged-China 可持续设计项⽬负责⼈、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TDC60中国巡展策展⼈、瑞⼠苏黎世设计博物馆 Weingart Typography 中国巡展北京站策展⼈、中荷跨学科研究和设计实践项⽬ NEXT CITY 平⾯开放⼯作室项⽬主持、第⼆⼗三届⽩⾦创意国际⼤学⽣平⾯设计⼤赛评委、NewOne Awards 2023视觉传达毕设奖国际评委、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等美术院校教育质量⽐较调研项⽬研究员、评估报告撰写⼈等。
往期文章推荐